苗毽

苗毽,又叫手毽,身約長50cm,用本地大紅公雞和雄野雞的羽毛紮成,並飾以五顏六色的絨毛和彩色布條;毽頭大如柿子,內裝二三枚銅錢和一二枚銀元,外裹各種鮮艷布條或者毛線,搖晃或拍打時,既柔軟而富有彈性,又不時發出清脆的金屬撞擊聲。

整毽外觀像個大大的羽毛球,玩法也和羽毛球差不多,都是由兩人對打,但羽毛球用球拍打,手毽用手打;打羽毛球有競技和比賽性質,手毽只是一種表演和社交方式,沒有比賽性質。苗族男女青年們大多就是通過這種方式物色對象、的談情說愛,進而建立美滿婚姻的。
苗毽具體起源於什麼時候暫無考證,據苗族寨老說是從“古老古代”就興起來的。這種活動深受苗族男女青少年喜愛。每年春節期間,從初二到十四,各寨毽堂都是人頭攢動,彩毽飛舞,蘆笙嚶嚶,歌聲悠揚,蔚為壯觀。從三合鎮、拉攬鄉、打漁鄉、苗龍鄉到高洞鄉、交梨鄉、普安鎮等的幾百個苗寨都是如此,甚至這個區域內的一些漢族、水族、布依族村寨受其影響,也有自己的毽堂,其熱鬧程度並不亞於苗族村寨的毽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