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嶺庫蚊(Eumelanomyia miaolingensis Chen,1982)是蚊科庫蚊屬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苗嶺庫蚊
- 拉丁學名:Eumelanomyia miaolingensis Chen,1982
- 界:動物界
- 目:雙翅目
- 科:蚊科
- 屬:庫蚊屬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鑑別特徵 雄蚊尾器亞端葉的背基剛毛特化成強壯的鐮狀棒,為區別於已知其他庫蚊的獨具特徵。
形態描述
雙翅目 蚊科(上) 庫蚊亞科 343
雌蚊中型暗色蚊,翅長3.4-3.6mm。頭:頭頂正中蓋以淡金黃色平覆鱗和散在豎鱗,後頭有眾多暗色豎鱗,兩側豎鱗棕褐;兩頰的乳白色寬鱗區向眼後延伸形成不顯著的緣飾。觸鬚黑而短,約為喙長1/6-1/7。喙黑,2根基側剛毛約與觸鬚等長。食竇甲:中突稍明顯,食竇甲齒約40個,約略等大,尖刺狀。胸:中胸盾片的中鬃和中側鬃發達;盾鱗細而稀,淡棕至棕褐;小盾片裸露。中胸側板棕褐、淡棕至淡綠,無鱗。中胸下後側鬃1根。翅:翅鱗細長而色暗。足:各足股節除基半腹緣色淡外,均色暗,各脛節和跗節全暗。腹:腹節背板和腹板全暗,但尾節稍淡。
雄蚊與雌蚊相似,但體型較小,翅長為2.6-3.0mm。觸鬚約為喙長的3/5-4/5。觸角鞭分節1-11上每節的長毛輪有16-22根毛,短毛輪有7-8根短細毛。尾器:抱肢基節發達,無亞緣毛,端腹位有一簇長剛毛。亞端葉顯著,前部三棒離生,前、中二棒呈波狀(“S”形);前棒末端呈鉤狀,中棒末端擴大呈截狀;後棒彎曲呈肘狀,末端明顯擴大呈鐮狀。後部毛組有2根稍短的刺鬃,其一末端彎,另一末端圓;刺鬃後有4個寬葉片,其中最後1個形狀特殊,呈刷狀,其末1/3有後伸的刺繸。背基毛明顯特化,變成粗壯而末段彎曲如鉤的鐮狀棒。抱肢端節基半細,末半膨脹,其末端有1個外伸的指狀突,指爪小而短。端節外側基部有1個附加的瘤狀突。陽莖側板卵圓形,背面內側有1排約7-8個粗齒,腹面有若干細齒。肛側片刺冠發達,端下有4根細小的肛毛。腹節Ⅸ兩側葉相距遠,各有5根長剛毛。
幼蟲頭:觸角幾乎全長有小刺;1-A著生於近乾頂1/3處;2, 3-A生於近乾頂。頭毛1-C刺狀,長度約為其基距之半;4-6C均細短而分2枝;7-C通常分5枝;14-C分5枝;16, 17-C微刺狀。頦每側有8個齒。胸:前胸毛1-3P均單芒枝,3-P明顯較細短,約為1, 2-P的1/3長;4-P細短,常分3枝,偶分4枝;5, 6-P均單芒枝;14-P分2枝。腹:腹節背板有紫褐色脂肪帶。腹毛6-Ⅰ分2芒枝;7-Ⅰ單芒枝;6-Ⅱ-Ⅵ分2芒枝。櫛齒46-55個組成一齒區,櫛齒末端繸狀。呼吸管指數7-8,為尾鞍的3.8-4.2倍長;1-S 11-13株,排成一曲折行,每株3-4枝,偶分5枝,前位腹毛長度約為著生處管徑的1.5-2倍,末對腹毛可分2枝,約與著生處管徑等長;梳齒13-14個,末端梳齒約有前位梳齒的4-5倍長;每個梳齒的基半有6-10餘個粗側齒,末半約有10餘個細側維。尾鞍表面有微刺。腹毛1-X分4枝;2-X分2枝;偶分3枝;3-X不分枝;4-X通常14株,最外2株很短小,生於柵區外。
生活習性
幼蟲孳生於山腳泉井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地理分布 僅發現於貴州省貴陽市郊(3♂♂,3♀♀,6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