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石豆蘭海南個體

芳香石豆蘭海南個體

芳香石豆蘭(學名:Bulbophyllum ambrosia (Hance) Schltr.):根狀莖粗2-3毫米,被覆瓦狀鱗片狀鞘,每相距3-9厘米生1個假鱗莖。假鱗莖直立或稍弧曲上舉,圓柱形頂生1枚葉。葉革質,長圓形。花葶出自假鱗莖基部,1-3個,圓柱形,直立,頂生1朵花;花多少點垂,淡黃色帶紫色;花瓣三角形,長約6毫米,中部寬3毫米,先端急尖,具3條脈,邊緣全緣;唇瓣近卵形,中部以下對摺,基部具凹槽。花期通常2-5月。

生於海拔達13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芳香石豆蘭海南個體
  • 拉丁學名: fangxiangshidoulan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 蘭科 Orchidaceae
  • : 石豆蘭屬Bulbophyllum
  • : 芳香石豆蘭 Bulbophyllum ambrosia (Hance) Schltr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繁殖方式,摺疊分株,摺疊播種,資源信息,基本描述,種源位置,資源保存,共享信息,

形態特徵

芳香石豆蘭是草本植物。根狀莖粗2-3毫米,被覆瓦狀鱗片狀鞘,每相距3-9厘米生1個假鱗莖。根成束從假鱗莖基部長出。假鱗莖直立或稍弧曲上舉,圓柱形,長2-6厘米,粗3-8毫米,頂生1枚葉,基部被鞘腐爛後殘留的纖維,乾後古銅色,具光澤。葉革質,長圓形,長3.5-13厘米,寬1.2-2.2厘米,先端鈍並且稍凹入,基部驟然收窄為長3-7毫米的柄。
芳香石豆蘭海南個體
花葶出自假鱗莖基部,1-3個,圓柱形,直立,連同花梗和子房長4-7厘米,頂生1朵花;花序柄長6-8毫米,粗約1毫米,基部具2-4枚緊抱於花序柄的乾膜質鞘;花梗和子房長1-1.4厘米;花苞片膜質,卵形,長約3毫米;花多少點垂,淡黃色帶紫色;中萼片近長圓形,長約1厘米,中部寬5毫米,先端急尖或銳尖,具5條脈,無毛,邊緣全緣;側萼片斜卵狀三角形,與中萼片近等長,中部寬6毫米,中部以上偏側而扭曲呈喙狀,先端稍鈍,基部貼生於蕊柱足而形成寬鈍的萼囊,具5條脈。
花瓣三角形,長約6毫米,中部寬3毫米,先端急尖,具3條脈,邊緣全緣;唇瓣近卵形,中部以下對摺,基部具凹槽,與蕊柱足末端連線而形成活動關節,中部兩側擴展,邊緣稍波狀,先端稍增厚,上面具1-2條肉質褶片;蕊柱粗短,蕊柱齒不明顯;蕊柱足長10毫米,其分離部分長約5毫米。花期通常2-5月。

生長習性

蘭花一般生長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雜木林陰下。或有遮陰,日照時間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氣濕度大且空氣能流通的地方,有時也生於山溪邊峭壁之上。
蘭花宜種植於空氣流通的環境。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15℃至30℃最宜生長。35℃以上生長不良。5℃以下的嚴寒會影響其生長力,這時,蘭花常處於休眠狀態。如氣溫太高加上陽光曝曬則一兩天內即出現葉子灼傷或枯焦。如氣溫太低又沒及時轉移進屋裡,則會出現凍傷的現象。
芳香石豆蘭海南個體
蘭花是肉質根,適合採用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排水性能必須良好,應選用腐葉土或含腐殖質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鬆土或含鐵質的土壤,pH值以5.5-6.5為宜。

繁殖方式

摺疊分株

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於。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厘米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摺疊播種

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規方法播種不能萌發,故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播種最好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表面用75%的酒精滅菌後,取出種子,用10%次氯酸鈉浸泡5-10分鐘,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播於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然後置暗培養室中,溫度保持25C左右,萌動後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莖。從播種到移植,需時半年到一年。組織培養已獲成功,有條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資源信息

平台資源號:1111C0003305000961
資源編號:305246200050101
種質名稱:芳香石豆蘭海南個體
原產地:樂東縣尖峰嶺
省:海南
來源地:海南省樂東縣尖峰嶺
國家:中國
歸類編碼:11131913000
資源類型:野生資源(個體)

基本描述

主要特性:其他
主要用途:觀賞
氣候帶:熱帶
生長習性:耐蔭;耐寒;中度喜濕;中立地指數
開花結實特性:多年生;性成熟期2年生至3年生
特徵特性:附生;假鱗莖基部被鞘腐爛後殘留的纖維
具體用途:觀葉
觀測地點:海南省樂東縣尖峰嶺
繁殖方式:無性繁殖
選育單位: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試驗站
選育年份:1905-6-24
關聯項目及編號:平台資源整合

種源位置

海拔:1200
經度:10852
緯度:1842
土壤類型:沙壤土;山地泥炭腐殖質矮林土;微酸性
生態環境:熱帶季雨林區季雨林地帶
平均溫度:19.5
平均降雨量:2200

資源保存

保存單位: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試驗站
單位編號:305
採集號:101
保存資源類型:植株
保存方式:設施保存
保存時間:2003-06-17
實物狀態:

共享信息

共享方式:合作研究共享
獲取途徑:現場獲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