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7號(CNA004021G)

花香7號(CNA004021G)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花香7號是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利用太空技術、核技術、生物技術培育出來的高產、抗病、優質、帶標記性狀的香型雜交水稻新組合。母本為花香A,來源於神舟三號飛船搭載誘變的突變體;父本川恢907是通過雜交、復交,核輻射處理和花葯培養相結合選育的大穗、大粒、高配合力的強恢復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香7號
  • 品種類別水稻
  • 特性特徵:稻米品質優,香味濃,口感好
  • 適宜地區:四川平壩丘陵地區
特性特徵,栽培要點,高產栽培技術,

特性特徵

1、農藝性狀優良 花香7號屬優質遲熟組合,早造生育期131天,晚造115-120天,比汕優63遲2天,比Ⅱ優838早1天;株高117cm,穗長26.8cm,平均每穗166粒,結實率83.71%,千粒重29g。苗期分櫱較強,長勢旺,葉片淡綠、劍葉硬直,莖葉粗壯,抗倒伏,葉鞘1.6%、精米率74.3%,整精米率56.5%、粒長6.8mm、長寬比3.2、堊白粒率20. 、葉耳無色。穗大、粒大,成熟轉色落黃佳。
2、稻米品質優,香味濃,口感好 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出糙率80%、堊白度5.5%、透明度2級、鹼消值5.3、膠稠度78mm、直鏈澱粉含量13.2%,蛋白質含量8.0%。
3、中抗稻瘟病 2006年由重慶市涪陵農科所統一進行稻瘟病抗性鑑定,其葉瘟為3級、稻瘟為5級,綜合抗性指數為3.5,綜合評價為3,抗稻瘟病,抗性明顯優於對照Ⅱ優838。

栽培要點

1、花香7號屬中秈遲熟品種,適期播種,培育壯秧:在廣西作中稻栽培,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種, 晚造在7月上旬播種,採取旱秧或濕潤育秧。適當稀播、勻播,每畝用種量1~1.5公斤。秧田要施足基肥,適施斷奶肥,巧施送嫁肥,育成多櫱適齡壯秧。
2、培育壯秧  據試驗,秧田櫱都能大穗,因此強調培育壯秧。由於該品種分櫱偏強,稀播易育壯秧,採用半旱育秧方式,秧田與本田比為1∶10,要增施一定量的氮磷鉀肥。秧田播種量75 kg/hm,大田用種量7.5kg/hm,秧田基肥30%的複合肥150kg/hm,二葉一心施尿素60kg/hm,插秧前4d施尿素75kg/hm作起身肥。二葉一心期噴1 500g/hm多效唑(加水750kg/hm)控高促櫱,秧田期嚴防稻薊馬和灰飛虱為害,特別注重灰飛虱(引起矮縮病)的發生和防治。單晚秧齡30d左右,要求秧田帶櫱2個以上,並做好帶藥上田。
3、合理密植  花香7號屬大穗型品種,採用稀植攻穗的栽培策略,培育優質群體和協調庫源矛盾,主攻結實率和充實度,提高單穗實粒數。移栽密度58cm×67cm或58cm×75cm,插叢數13.5~15萬叢/hm,落田苗60萬/hm左右,爭取每叢成穗12個以上,有效穗180萬/hm以上,每穗總粒爭取240粒以上,實粒210粒以上,千粒重30g。
4、科學施肥  花香7號需肥量較大,施純氮240kg/hm。施肥要求重施基肥,早施促櫱肥,中期控制氮肥,必須施保花肥,配施鉀肥。據高產田調查統計,基肥施尿素300kg/hm、過磷酸鈣300kg/hm、氯化鉀150kg/hm,或者30%的國產複合肥450kg/hm、尿素150kg/hm;移栽後12d追施尿素75kg/hm作追肥(促櫱肥);保花肥施尿素45kg/hm、鉀肥75kg/hm,保花肥對延遲葉片衰老起著重要作用。
5、水漿管理  淺水插秧,3d內深水護苗,5d後寸水促櫱,移栽後25d及時擱田,分多次輕擱。中後期薄露灌溉,乾乾濕濕養稻到老,幼穗分化期適當增加水量,後期切勿斷水過早,促使二次灌漿的穀粒都能飽滿,提高千粒重,增加整精米率和產量。
6、病蟲防治  苗期要特別注意灰飛虱的防治,預防矮縮病的發生;中後期防治好螟蟲、稻縱卷葉螟和褐飛虱;破口至抽穗期做好稻曲病的防治,一般整個生長期內要防治1-3次,確保豐產豐收。(廣西賀州市金豐農資)

高產栽培技術

根據“花香7號”品種特性,圍繞畝產600 -700公斤 的目標特制定出以下高產栽培技術。
1、播種期
氣溫回升穩定在 10℃ 以上播種,適宜播種期為3月下旬到4月上旬,最晚不能超過 4月5日 。冬水田宜早,兩季田偏後。
2、培育健壯適齡的秧苗
採用保溫育秧的方式;早插田採取稀播中苗的濕潤育秧方式。培育的壯秧標準:適齡即秧齡35~50天,主莖葉片數7片左右;多櫱即單株帶櫱一般2~3個,單株帶櫱率90%以上;根系發達即白、多、壯;群體生長一致,個體間差異較小。
3、栽培方式
(1)兩季田免耕栽培。前作收穫後及時泡水、平田,不需翻耕稻田,但要捶糊田坎防止漏水,田內按 3m 開廂理溝,一個朝向,一線拉通,上下田廂溝對齊,廂溝深 17cm ,溝寬20 -30cm ;圍溝距田邊 1.5m ,溝深 23cm ;田寬 20m 以上開中心溝,溝深 20cm ,以利排水。移栽前7~10天,在晴天使用克無蹤或農達進行化學除草。然後灌水泡田、施底肥,待水層自然落乾2-3天后栽秧。
(2)寬窄行栽植。移栽規格16.7×(20+40)cm,每畝栽1.2-1.3萬窩,每窩栽1-2株,移栽葉齡4-5葉,秧齡30-35天。行40 -43cm ,窄行23 -27cm ,窩距17 -20cm 。
4、平衡配方施肥
花香7號需肥量較大,每畝施用純氮 12kg /hm。施肥要求重施基肥,早施促櫱肥,中期控制氮肥,後期補施粒肥。移栽後小苗開始走新根畝施氮、磷、鉀各含15%的高效複合肥 50公斤 ,有兩個分櫱後畝施尿素 6公斤 ,促進分櫱迅速快發,曬田復水後每畝施用氯化鉀 10公斤 ,劍葉出針期每畝施用尿素 2公斤 作粒肥。
5、病蟲草害綜合防控
(1)化學除草。秧苗二葉一心期,畝用10%千斤60-80毫升兌水噴霧,可防除秧田內稗草、游草等。大田移栽泡田前畝用20%克無蹤300毫升或40%的農達兌水50公斤噴施進行免耕化學除草。移栽返青雜草發生時畝用2.5%稻傑油懸浮劑30-40毫升兌水50公斤噴霧,可有效防除稗草、鴨舌草、水花生等。
(2)苗床病蟲害防治。苗床揭摸後抓好螻蛄、稻薊馬、青枯病、立枯病、綿腐病的防治工作,在移栽前噴施富士一號和稻騰進行帶藥移栽,預防稻瘟病和一代螟蟲。
(3)大田病蟲害防治。在5月15-25日使用稻騰進行大田治螟,同時做好稻瘟病的查防工作,發現病情使用富士一號進行防治。曬田復水後要抓好紋枯病的防治,病害發生時使用愛苗進行防治,病情較重的7-10天后再施藥防治一次。在水稻抽穗破口期使用好立克、稻騰、75%三環唑防治稻曲病、二代螟蟲、穗頸瘟。稻蝗、粘蟲、稻苞蟲、稻縱卷葉螟、稻鰓蚯蚓、福壽螺,應加強病蟲情調查,採取相應措施進行防治。
花香7號
親本來源:花香A(♀)川恢907(♂)
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
完成人:張志雄;向躍武;張志勇;蔡平鐘;蒲志剛;周賢明
品種類型:秈型三系雜交水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