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菖蒲(學名:Iris ensata var. hortensis Makino et Nemoto):是玉蟬花的變種。多年生宿根挺水型水生花卉。根狀莖短而粗,鬚根多並有纖維狀枯葉梢,葉基生,線形,葉中脈凸起,兩側脈較平整。花葶直立並伴有退化葉1-3枚。花大直徑可達15厘米。外輪三片段預告瓣呈橢圓形至倒卵形,中部有黃斑和紫紋,立瓣狹倒披針形。花柱分枝三條,花瓣狀,頂端二裂。蒴果長圓形,有棱,種皮褐黑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以日本栽培最盛,己育出一百多個品種。
(概述圖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法,分株,種子,栽培技術,整地,修剪,澆水,除草,施肥,病蟲防治,主要價值,藥用,觀賞,植物文化,
形態特徵
該變種(花菖蒲)為園藝變種,品種甚多,植物的營養體、花型及顏色因品種而異。葉寬條形,長50-80厘米,寬1-1.8厘米,中脈明顯而突出。花莖高約1米,直徑5-8毫米;苞片近革質,脈平行,明顯而突出,頂端鈍或短漸尖;花的顏色由白色至暗紫色,斑點及花紋變化甚大,單瓣以至重瓣。性喜潮濕,多栽於河、湖、池塘邊,或盆栽。花期6-7月,果期8-9月。
原種(玉蟬花)是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圍有葉鞘殘留的纖維。根狀莖粗壯,斜伸,外包有棕褐色葉鞘殘留的纖維;鬚根繩索狀,灰白色,有皺縮的橫紋。葉條形,長30-80厘米,寬0.5-1.2厘米,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鞘狀,兩面中脈明顯。
花莖圓柱形,高40-100厘米,實心,有1-3枚莖生葉;苞片3枚,近革質,披針形,長4.5-7.5厘米,寬0.8-1.2厘米,頂端急尖、漸尖或鈍,平行脈明顯而突出,內包含有2朵花;花深紫色,直徑9-10厘米;花梗長1.5-3.5厘米;花被管漏斗形,長1.5-2厘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長7-8.5厘米,寬3-3.5厘米,爪部細長,中央下陷呈溝狀,中脈上有黃色斑紋,內花被裂片小,直立,狹披針形或寬條形,長約5厘米,寬約5-6毫米;雄蕊長約3.5厘米,花葯紫色,較花絲長;花柱分枝扁平,長約5厘米,寬0.7-1厘米,紫色,略呈拱形彎曲,頂端裂片三角形,有稀疏的牙齒,子房圓柱形,長1.5-2厘米,直徑約3毫米。
蒴果長橢圓形,長4.5-5.5厘米,寬1.5-1.8厘米,頂端有短喙,6條肋明顯,成熟時自頂端向下開裂至1/3處;種子棕褐色,扁平,半圓形,邊緣呈翅狀。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長習性
花菖蒲耐寒,喜水濕,春季萌發較早,花期通常在早春至初夏,冬季進入休眠狀態,地上莖葉枯死。在肥沃、濕潤土壤條件下生長良好,自然狀態下多生於沼澤地或河岸水濕地。好於濕地生長、也能旱生栽培。喜歡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忌石灰質土壤。
分布範圍
產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崑崙山)、浙江(昌化)。也產於朝鮮、日本及蘇聯。
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主要有分株繁殖和種子繁殖。
分株
分株繁殖能夠保持優良品種性狀,很少發生變異。
分株時間:花菖蒲每隔3-4年進行一次,伊春林區一般在春季5月中下旬為宜,也可在秋季9月中下旬或花後進行。
分株方法:用利刀分割根莖,剪除病死老根,每株保留3-4個芽為好。在夏秋分株繁殖時,應將植株上部葉片剪去一部分,留25-30厘米左右進行栽植為宜。
常於早春3月或晚秋10-11月分割株叢,分植苗必須帶有根莖部分,以3-4株為一小叢,按30-40厘米的行株距栽植。由於花菖蒲的根莖部分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種植不宜過淺,通常根莖以上覆土應在5厘米以上。分植後,春植株叢當年可開花。花菖蒲在夏季因有一段短暫的休眠期,故也有人在開花後進行分株。將老株掘起,減除一半葉片,然後分割種植。
種子
花菖蒲的種子繁殖是新品種的主要來源,花期通過自然雜交或人工雜交,得到花菖蒲的蒴果,1月中旬成熟,種子可以隨采隨播,或在0-4℃低溫冰櫃冷藏,到第2年3月播種。9月中旬播種,室溫為15-25℃ 時,30-40天出苗,長至10cm 以上時可移栽上盆。在大棚溫室的條件下,花菖蒲小苗可保持綠色,雖然生長很慢,但可不休眠順利過冬。第3年便可開花,從中選育新品種,可比第2年3月播種的花菖蒲早1年開花。
栽培技術
整地
花菖蒲栽植地應選擇在排水良好、略黏質富含有機質砂壤土地方,pH值5.5-6.5為宜。花菖蒲花栽植以床栽為主,床的規格:(高)5-10厘米×(寬)1.2-1.5米×(長)10-30米,床邊緣起土埂,土埂高10厘米、寬20-25厘米。栽植穴深度20-30厘米,栽植時覆土應掌握在比原根頸深1-1.5厘米為宜。整地做床時應施入腐熟有機底肥1200-1500kg/畝。
修剪
春秋或夏季花後均可,最好分株與栽植同時進行,儘量少傷根,以利分根苗儘快緩苗,秋或夏季花後分株栽植時應進行適當修剪。具體方法如下:
①剪除病蟲根、葉、枯死葉以及殘餘花莖。
②將植株上部過長葉片剪去,留下約20厘米左右後進行栽植。對一些外引種株分株栽植時,栽植前套用草本移植生根劑浸根,然後栽植。
澆水
定植後,早期應儘量保持苗床有較高的濕度,不得久旱和追施液肥。施肥可在秋季排淨苗床水後施用腐熟有機肥。花菖蒲喜水濕,尤其是生長忘記一定要保證水分充足,其餘幾節水分可相對少一些。通常栽培植在池畔或水邊,盆栽要充分澆水或將盆缽放於淺水中。生長期和夏季地下部分休眠期也不宜過乾,但水位要控制在根莖一下,12月底地上部分枯萎後,冬季盆土可略乾燥。
除草
花菖蒲在苗床定植後應及時中耕除草。鬆土應在土壤墒情適中時進行,不可在土壤濕度較大時進行。除草以人工拔除為主。
施肥
栽培土壤以微酸性為宜,栽植前可混合硫銨、過磷酸鈣、硫酸鉀等作基肥,亦可用農家肥,基肥必須與土壤拌勻。生長過程中追施3-4次肥。栽植時流葉片約20厘米,將上部減去後栽植,深度控制在7-8厘米。
病蟲防治
花菖蒲蟲害在幼苗期土壤乾旱時,易發生鞘翅目金龜子科植食性金龜子類中的東北大黑鰓金龜子與銅綠金龜子的幼蟲(蠐螬)危害根莖。
①東北大黑鰓金龜子:幼蟲乳白色,體長35-45毫米,頭部黃褐至紅褐色,具光澤,疏生剛毛。
②銅綠金龜子:幼蟲乳白色,體肥,並向腹面彎成“C”形,有胸足3對,頭部為褐色。
防治
①園藝防治:通過深翻,人工捕殺;利用成蟲趨光性設定誘殺;施入的基(底)肥一定要充分腐熟,以減少其成蟲產卵。
②藥物防治:利用2.5%-3%敵百蟲粉劑每公頃15-25kg噴粉,或用3%呋喃丹、50%辛硫磷顆粒劑2500g加細土25-50kg充分混合後,均勻撒於床面上,再翻下土中毒殺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在苗床上開溝或打洞灌溉根部毒殺。
主要價值
藥用
藥 名:玉蟬花
來 源:為鳶尾科鳶尾屬植物玉蟬花的根狀莖。
功 效:清熱利水,消積導滯。
主 治:可用於肺熱脾濕,水濕停聚,氣脹水腫等症。可用於食積證。
性味歸經:辛、苦,寒,有小毒。入肺、脾、胃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服,9-15克。
考 證:始載於《植物學大辭典》。
各家論述:《植物學大辭典》:本品根狀莖,味苦、辛,有小毒。
觀賞
花菖蒲在濕地公園的配置中,常成片群植,在碧波蕩漾中,彩蝶飛舞,風景格外秀麗。在河岸淺談與黃菖蒲、路易斯安娜鳶尾,可使花期前後相續2個月左右,花菖蒲葉片比較柔弱,在庭院水池岸邊,水塘石隙點綴數叢,綠葉襯托的花冠,更顯得婀娜多姿。
花菖蒲園藝品種繁多,花朵碩大,色彩艷麗,如鳶似蝶,花期尤其是群體花期較長,葉片青翠碧綠挺直似劍,觀賞價值極高’無論以盆栽點綴景色,還是地栽造景,池畔或配置水景花園,或作切花點綴家居,都十分適宜。
植物文化
花菖蒲的象徵代表意義:愛的音訊。花菖蒲的花語:信者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