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含情

花草含情

潮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獨樹一幟。《花草含情(當代中國散文名家典藏)》作者黃國欽致力在潮州這方土地上打一口深井,致力於捧出甘甜清淳的井水,來滋潤在日櫝生活中、在曠野旅途中疲憊奔走的人們的心田。作者又是一個交遊廣闊的文人,《花草含情(當代中國散文名家典藏)》書中的很多篇什,又可以讓我們看到俗世里日漸睽違的文人們,依然昂然的品格和操守。

基本介紹

  • 書名花草含情
  • 出版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
  • 頁數:228頁
  • 開本:16
  • 作者黃國欽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21037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作者早期的作品文筆優美,意像清新,音樂性強,像發表於《散文》月刊的《煙雨潮州》,曾獲得廣東省首屆秦牧散文獎、中國當代散文獎;晚近的作品人文意識強烈,藝術性哲理性交融,像發表於《花城》雜誌的《向南的河流》,新近剛獲得首屆廣東省“九江龍”散文獎

作者簡介

黃國欽廣東潮州人,已在《作品》《花城》《延河》《散文》《美文》《草原》《飛天》《芒種》《青海湖》《廣西文學》《福建文學》《廣州文藝》《電視·電影·文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文藝報》《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西部散文選刊》等發表作品,出版《心路屐痕》《夢年紀事》《青春筆記》《蘭舍筆記》等10部,書法集1部。獲中國當代散文獎,首屆秦牧散文獎,首屆“九江龍”散文獎等。出席中國作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文聯主席團成員,潮州市文聯主席、作家協會主席、《韓江》雜誌主編,一級作家。

圖書目錄

韓江浪花心坎流——評黃國欽散文的藝術追求
韓水長流
煙雨潮州
向南的河流
韓江流過潮州古城
千古風流潮州城
春詩——潮州元宵民俗側記
在鳳凰山作客
那天我在畲寨逛盪
功夫茶話
古鎮風情
走近童年
秦牧和家鄉
吾鄉人民為何紀念韓愈
天南海北
高原紀行
五月的旅行
遙遠又親切的城市——廣州大印象
上海,一個不逝的記憶
在北京下館子
那一份感情越來越清晰
旭日東升
紅棉昭示我
潮客文化斷想
坐摩天輪
青春難忘
花草含情
流浪的朋友
珍藏的友情
故鄉的韓江懷念您
落日
童年
夜思
我與中山裝
人生毋忘潮州戲
讀書
讀書的印象
生在潮州
碧野回鄉
林墉的激動
聽林墉妙彈
大師的不捨
晤平原兄
朋友照波
姓一個叫得響的姓
老舅
潮城書家
莽園不是園
守望鄉村
想起了陳翹
第一次見璋尊先生
秋天的思緒
雅集遇小奇
老鄉憲錦
張培忠的座右銘
永遠的親情
諦聽天籟
株洲情緣
重讀林非
認識張海主席
諦聽心靈的聲音
唱給生命的長歌
是信天游讓我們投緣的嗎
想起了小溪
秦人智奇
新疆詩緣
四益先生
走近肖力
迎春隨想錄
燈下耕讀
不會沉淪——《南方天空下》序
與陳曉明神交——讀畫隨感
粵海潮歌——《中國木雕·廣東卷》序
南國奇葩——畫冊《潮州木雕精選作品》開篇
代跋
關於散文創作的對話——和韓山師院中文
系學生談散文(節錄)

後記

關於散文創作的對話
——和韓山師院中文系學生談散文(節錄)
很高興今天晚上,和大家一起,來交流關於散文創作的一些體會。
《韓江》文學雜誌和韓山師院喜歡文學的老師和學生,一直很有緣。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潮州的文學界,就一直和韓師的師生來往很密切。當時,韓師有一個文學社非常活躍也非常有名,這個文學社就叫“三角梅”。文學社的社員大多能寫一手漂亮的詩歌或者散文,也經常能在報刊上發表作品。
一個學校的人文氛圍,就因為有這么一個文學社,和一群熱愛文學的年輕人,而變得富有朝氣和格外的吸引人。
大約在1990年,或者1991年,有一個女學生,寫得一手非常漂亮的詩,但是在學校里驕傲得不得了,一般的老師和同學,都不放在眼裡。有一天,黃景忠老師把這個女同學的詩推薦給我,也把這個女同學的驕傲告訴了我。我連夜閱讀了這首詩,覺得這個同學真的非常有才氣,但是,假如再打磨打磨,這首詩肯定能再上一個檔次。於是從晚上7點多,我就坐下來,給她推敲、修改,直到下半夜1點多,才改滿意了。第二天,我把經過修改的詩稿寄回給黃老師,請他給作者過過目,徵求她對修改的意見。黃老師後來告訴我,作者對修改完全沒有意見。
這個女同學就叫莊純。直到現在,我還不認識她。
講這個故事,是要告訴大家,凡是有才氣的學生,學校里的老師,和我們編輯部,是會努力幫助他、扶持他、培養他的。
現在言歸正傳,來交流關於散文創作的一些體會。
今晚和同學們交流的主要是修辭、技巧方面的問題。
在散文創作中,我第一個至深的體會,就是語言的音樂性。
為什麼有的散文,讀起來乾乾巴巴,味同嚼蠟;有的散文,讀起來像小河淌水,十分悅人?關鍵就在於這篇散文里,有沒有一個內在的旋律。
我寫散文的時候,就十分注重語言的音樂性,有時候,乾脆就在大腦里,迴旋著一支旋律。
比如,我寫散文《落日》,那是一個關於元宵游燈的題材,也是一個關於人性的題材。當時,我一個人坐在客廳的木沙發上,在我的醞釀中,一支旋律就在我的心中油然浮起,我的筆,就是按照這個旋律移動的,我的思緒,也是按照這個旋律展開的。
我的文章是這樣開頭的:“那時候是傍晚。一抹夕陽,在遠天的鉛色里孤獨地紅著。黃昏的風吹來,從路口、從樹梢,涼涼地接近了焦急的人們。”
接著,盤旋在我大腦中的旋律就開閘了:“正月裡來是新春,家家戶戶點紅燈……”這歌詞連同內在的旋律,就都被我寫進了文章里。
因為文章的中間部分有著對《孟姜女》的反覆的渲染,有著對游燈隊伍的久等不到的祈盼,有著對那一段封閉的日子的哀怨,所以在文章的結尾部分,我的筆調一轉:
“我想我不能巍然了。我應該走。
這時候一個飽滿的觸覺,突然抵在我的手臂上。我僵住了。我不能動。我感到一個少女的乳房。我不動不能動不好動。我等著觸覺的移開。
風還是涼涼地吹著,夕陽還是孤獨地紅。久久,那彈性的觸覺還是依然壓在手臂上。
謝謝你,姑娘。
我轉過臉去,陌生臉上一雙生動的眼睛,馬上明亮地溜向一旁,溜向游燈的隊伍上。
因為有了這彈性、溫柔的觸覺,那支古老憂傷的旋律,終於不再是無窮無盡的悽惶。
我不走了。我還要站在那裡。為了一個也許一樣是在尋找人生溫暖的姑娘。
游燈的隊伍繼續吹奏著一支高亢的嗩吶,背著一抹血色的夕陽,向東方走去……”
這,就是語言的音樂性或者叫內在旋律。在散文創作中,我覺得還特別應該注意音節,也可以說講究音節。因為,音節可以產生語言的美感、文章的美感、閱讀的美感。
我還覺得,在散文創作中,還要講究字、句的平仄,講究疊字、講究排比句、講究短句子的運用,講究長短句的搭配。現實中,很多人都不知道短句子的作用,不知道長短句搭配的效果,都趕時髦地使用長句子,所以,文章就顯得呆板、笨拙,沒有靈氣。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長句子是一種外來的形式,它跟我們的文章傳統、語言傳統、思維傳統不融合,偶爾用之,可以有一種新鮮的、新奇的效果,距離產生美。有一段時間,我也嘗試著寫過長句子,甚至不加標點、不分行、不過段。但是,這種寫法,說到底,是一種模仿,更是一種做作,大家想想,用一種外國人的思維來進行思維,能成功么?一味地採用模仿來寫文章,能成功么?一篇做作的文章、裝腔作勢的文章,沒有自己風格、特色和文采的文章,能成功么?所以,我把我的體會告訴大家。其實,平仄、疊字、排比句、短句子、長短句配搭,甚至過段,甚至能夠讓人體會、讓人感悟的半個句子,都是營造語言音樂性的一個好方法,它也是使文章優美、好讀、讓人回味的一個絕好的手段。
在散文創作中,我第二個至深的體會,就是情緒、氛圍、意境的渲染。
一篇散文,用什麼來打動人呢?靠什麼來支撐呢?我的體會,就是著力對情緒、氛圍、意境的渲染。
大家想想,一篇遣詞造句平平的文章,一篇無波無浪、無峰無險的文章,一篇看不到作者感情、情緒的文章,會有藝術感染力嗎?你會對一杯白開水喝彩嗎?
沒有了對情緒、氛圍、意境的渲染,也就沒有了藝術散文、抒情散文的藝術感染力,沒有了散文賴以打動人的最本質的藝術特徵。
在散文創作中,我第三個至深的體會,就是如何追求一種風格,也可以說如何達到一種藝術審美的效果。
散文的藝術審美的效果,往往是通過文字的基調,或者格調傳遞出來。
文章如何給人一種審美的感覺呢?可以有很多種基調。但是,我的體會,憂傷、憂鬱最動人。淡淡的憂傷、淡淡的憂愁、淡淡的哀怨,可以把人心中的那一根共鳴的弦撥動。在人的潛意識中,吃軟不吃硬,同情弱者,看三國掉淚,替古人擔憂,都是人的一種與生俱來的本性,所以,一種憂傷、憂鬱的基調,就最容易打動人,最容易產生審美的效果。
在散文創作中,我以為語言的音樂性,情緒、氛圍、意境的渲染和調子、風格是三個最基本最關鍵的方法。本來,還想談談散文創作中意象的凸現和逼真的體會,這也是關於想像能力、描寫能力方面的體會,因為時間關係,就不講了。
最後,我再講散文創作中關於立意的體會。立意,也可以說是文章的時代性或者價值趨向。在修辭、技巧中,立意,可以說是最難的,一個人,沒有靈魂,就只是一堆血肉;一篇散文,假如沒有立意,就站不起來了。立意,可以有政治的,也可以有文化的。
以我寫過的《春詩——潮州元宵民俗側記》為例,它的立意,就是政治的立意。
好的立意,可以提高文章的品味和格調,可以起到一種教育人、陶冶人、淨化人的作用。
現在,文學界一些人提倡寫自我,還特別推崇那些小女人散文。我認為散文多元化是應該的,但是把寫自我、把小女人散文推到一種至高的地位,進而貶低其他樣式的散文,那就不足取了,那又是一種新的一元化,而且,作為文學全部功能中的一個功能,文學的教育作用、教化作用是永遠存在的、抹殺不了的。
以上講到的體會,都是我在散文創作中,自己琢磨、悟到的一點體會,供同學們參考。我的這些體會是這樣形成的,就是從剛開始習作的自發到現在的自覺;從最初的無意識,到後來的有意識,再到現在融化的深意識。我想,同學們都是非常有才華的人,只要循著自己的領悟找到一條適合自己創作方法的道路,就一定能夠寫出真正夠得上文學意義的散文。

序言

這是作者從1980年代以來創作的散文隨筆選本。作者是廣東有影響的一位散文家,散文創作曾得到散文大家秦牧、碧野的好評;評論家、《作品》主編謝望新,評論家、《延河》主編常智奇都曾著文評論作者的地域創作特色和藝術創作特色。
作者早期的作品文筆優美,意象清新,音樂性強,像發表於《散文》月刊的《煙雨潮州》,曾獲得廣東省首屆秦牧散文獎、中國當代散文獎;晚近的作品人文意識強烈,藝術性哲理性交融,像發表於《花城》雜誌的《向南的河流》,新近剛獲得首屆廣東省“九江龍”散文獎。
潮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獨樹一幟。作者致力在潮州這方土地上打一口深井,致力於捧出甘甜清淳的井水,來滋潤在日櫝生活中、在曠野旅途中疲憊奔走的人們的心田。作者又是一個交遊廣闊的文人,書中的很多篇什,又可以讓我們看到俗世里日漸睽違的文人們,依然昂然的品格和操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