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育36號是山東省花生研究所以花選1號為母本,95-3為父本選育的油用型花生品種。
花育36號生育期129天;籽仁橢圓形,種皮粉紅色,百果重239.0克,百仁重98.0克,出米率73.5%;蛋白質含量25.2%,脂肪含量48.6%,水分含量6%,油酸含量41.8%,亞油酸含量38.2%;抗倒性一般;抗旱性較強,耐澇性中等,中抗花生葉斑病;平均畝產莢果327.6千克、產籽仁240.9千克。
(概述圖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
選育過程
花育36號是山東省花生研究所(陳靜、苗華榮、胡曉輝、石運慶)以花選1號為母本,95-3為父本雜交後系統選育的油用型花生品種。
2010~2012年,參加全國花生品種區域試驗;2011年,通過山東省審定(魯農審2011021號);2013年1月,經全國花生品種鑑定委員會鑑定通過(國品鑑花生2013008)。
2018年,完成國家登記,登記編號:GPD花生(2018)370408。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花育36號屬中間型大花生。莢果普通形,網紋深,果腰淺,籽仁近橢圓形,種皮粉紅色,有裂紋,內種皮白色,連續開花。區域試驗結果:春播生育期127天,主莖高46.2厘米,側枝長49.7厘米,總分枝9條;單株結果14個,單株生產力20.7克,百果重252.7克,百仁重107.8克,千克果數508個,千克仁數1077個,出米率70.9%。
- 抗性:2008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濟南)品質分析:蛋白質含量22.8%,脂肪44.3%,油酸39.1%,亞油酸39.5%,O/L值1.07。
- 品質:耐花生葉斑病、花生鏽病,花生網斑病抗性中等,耐澇性休眠性強。2008年經山東省花生研究所田間抗病性調查:高感花生葉斑病。
產量表現
2008~2009年,在山東省花生品種大粒組區域試驗中,兩年平均畝產莢果361.8千克、籽仁257.2千克,分別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8.1%和10.0%;2010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莢果315.2千克、籽仁220.7千克,分別比對照豐花1號增產8.5%和9.0%。
適種區域
花育36號適宜在中國山東、河南(除洛陽外)、河北(除易縣外)、安徽、北京、遼寧、江蘇省淮河以北的北方大花生產區種植。
栽培技術
- 合理選地:花育36號花生品種增產潛力大,適合在地力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種植。寨里河鎮的土地資源較為豐富,境內獨特的沙壤棕土山地和棕壤土嶺地,結構疏鬆,土層較厚,酸鹼度適宜,保肥保水能力好,種植花育36號花生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 嚴格選種以及曬種:應嚴格選擇種子。種植花育36號花生時,應選擇無蟲、無芽、無霉爛的優質花生果做種子。一般在播種前10天左右,選擇晴天的中午,將花生種子果均勻地攤在地面上,厚度5厘米左右,連曬2~3天,以殺滅種子表面的病原菌,打破種子休眠,提高種子生活力和發芽力。然後,選取花育36號花生良好的種子進行剝殼,再將種子進行分類,把皮色好、粒大飽滿的列為1級種子。
- 精細化播種:花育36號花生的播種期適宜在春季5厘米土層地溫穩定在12℃以上時進行播種,寨里河鎮一般在5月上旬播種。適合運用起壟雙行覆膜種植方法,壟距適合在85~90厘米左右,壟高應設定在10厘米左右,壟面寬度應在55~60厘米期間,按照上述要求起好壟,再根據需要的密度在壟上開鑿2行3~4厘米深的種植穴,2行種植穴相距20~25厘米,在每1個種植穴中播種2粒種子即可,然後覆土壓實,壟面摟平後噴施除草劑,然後覆蓋地膜,覆膜時將膜的表面拉平整,確保種苗的整齊,也可運用機械化進行播種。
- 田間管理:苗期管理,首先開孔放苗,種植花生10天左右,花生出苗以後,應進行開孔放苗,開孔放苗的時間適合在10∶00之前或者16∶00之後進行,開孔不宜過大,引出幼苗即可,必要時可對花生進行多次開孔放苗,能確保苗數達到種植的要求,開孔放苗需要在播種出苗之後進行。花生出苗後應及時查苗補苗。在中期管理上,應注意防治花生褐斑病、花生黑斑病、蚜蟲。發生花生褐斑病、花生黑斑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200倍,發病初期開始噴藥,每隔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如發生蚜蟲,可用10%吡蟲啉2000倍液噴霧防治。7—8月份如發現棉鈴蟲、大青蟲等,可用棉鈴寶等藥劑進行防治;結莢期若發現地下害蟲蠐螬、金針蟲等危害,可用辛硫磷等農藥灌墩。遇旱要澆水,結莢後期注意排澇,在花生盛花期和下針結莢期若土壤乾旱,應及時澆水以保證有效結果數和莢果充分膨大。後期管理主要是防止植株早衰,通過噴施葉面肥,防治葉部病害,有效地提高花生葉片光合作用,促進果大果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