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棘似刺鯿鮈

花棘似刺鯿鮈

花棘似刺鯿鮈形態特徵 體長為體高的4.0-4.6倍,為頭長的3.4-4.0倍,為尾柄長的7.8-9.0倍。體背部較隆起,尾柄較低。頭尖長,鼻孔每側兩個,口裂深弧形,不深達眼前緣下方。較薄;下唇褶分三葉,須長等於眼徑的1/2。替被燒大圓磷;胸腹部均有鱗,此限幾乎平直,後部行於尾柄中央。背鰭上緣平截,第三不分枝鰭條略粗大,尾鰭深叉形,上下葉等長。腹膜淺灰色,體背側淺褐色,腹白色,沿測線有一根黑色縱紋,側線上方有6-9個縱列的圓形大斑。體背側背鰭尾鰭上散布黑色小斑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花棘似刺鯿鮈
  • 拉丁學名:Paracanthobrama umbrifer (Lin)
  • :動物界
  • :脊椎動物門
  • :硬骨魚綱
  • :鯉形目
  • :鯉科
  • 亞科:鮈亞科
  • :似刺鯿鮈屬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地區,

形態特徵

背鰭Ⅲ-7;臀鰭Ⅲ-6;胸鰭Ⅰ-16;腹鰭Ⅰ-8。鰓耙6-8。下咽齒2·5-5·2或3·5-5·3。側線鱗43[5.5/(4-V)]44;背鰭前鱗12;圍尾柄鱗14。
花棘似刺鯿鮈
體長為體高的4.3-4.6(平均4.5)倍;臘迎道為頭長的3.5-3.7(3.6)倍;為尾柄長的5.4-6.2(5.9)倍;肯囑勸棄為尾柄高的10.2-11.8(10.8)倍。頭長為吻長的2.4-2.6(2.5)倍;為眼徑的2.7-3.2(3.0)倍;為眼間距的3.7-4.0(3.9)倍;為尾柄長的1.5-1.8(1.6)倍;為尾柄高的2.9-3.3(3.0)倍。
體長,側扁,自頭後背部至背鰭起點顯著隆起,以背鰭起點處為最高,入後漸次降低,腹部圓。頭稍呈錐形。吻突出。口下位,呈馬蹄形。唇簡單,上下唇均較薄,頦部中央具有三角形小突起。口角具須1對,較纖細,長度約為眼徑之半。眼較大,側上位,至吻端與至鰓蓋後緣距離相等。眼眶後緣和下緣具叉列粘液腔。鰓耙較請懂台粗短,排列斷台稀疏。主行下咽齒側扁,稍鉤曲。鱗略大,胸、腹部具鱗。側線較為平直。
背鰭凝祝備較短,末根不分枝鰭條為光滑的硬刺,與頭長相等和精捆或略短。背鰭起點至吻端與至尾鰭基約等距,或略近吻端。胸鰭較長,但其末端尚未達到腹鰭起點。腹鰭末端不達臀鰭,起點略後於背鰭起點,約與背鰭第1根不分枝鰭條相對。臀鰭短小,位於鴉乃諒堡腹、尾鰭的中點或略近尾鰭基部。尾柄細長。尾鰭深分叉,上下葉幾等長。肛門位置稍離臀鰭起點。
脊椎骨4+36-37。鰾大,2室。腸短,其長几與體長相等。腹膜灰白,上具小黑點。
體淺灰色,略呈暗黑,腹部白色。頭部背面及體背具黑色小斑點,沿側線具1條由多數黑色小點組成的條紋,側線上方有6-9個圓形大斑點,背、尾鰭也均具多數黑色小點,其他各鰭灰白。

生活習性

淡水生。

分布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