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花梨鎮“,東臨瓮 安縣,南與南龍鄉、城關鎮接壤,西隔清水江與馮山鎮相望,北與米坪、龍水兩鄉相連。距開陽37公里,省城貴陽125公里。總面積133.8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625畝,人口2.7萬人。久銅公路縱貫全鄉,村組路網四通八達。地形結構屬典型的山區地帶,山巒起伏,重巒疊嶂,灌木叢生,植被良好。花梨”之名,系村寨名組合而成。原有花梨寨、花娘井、梨子坑幾個小村,後因人煙漸興,房舍連片,成了鄉村集鎮,遂取原村寨之“花”“梨”,命名為“花梨鄉”。查閱文案,有人不識地名來歷,就曾將“花梨”誤寫成“花力”及“花林”。地名寫法,應予規範,以免產生誤解。上世紀八十年代編寫《開陽縣地名錄》審定標準名為“花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花梨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地理位置:樂旺河
- 出處:《開陽縣地名錄》
建制沿革,地理環境,行政區劃,人口民族,自然資源,基礎建設,經濟發展,社會事業,旅遊資源,
建制沿革
花梨鎮以樂旺河為界,除西南角翁昭部分屬大婁山余系外,北部大片地域均屬武陵山余系,該地域自古為開陽所轄。遠在唐代屬蠻州江外地,至明代方有稱謂。其北部曰思外里,西南部(翁昭)曰思內里,後改稱開州廉里、第里;清代光緒末年劃為開州之東區;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 北部為紫江縣第九區,西南部屬第四區;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後,北部又改稱開陽縣第四區;南部屬第一區;解放初仍沿舊制;1951年,北部為第七區;南部屬第八區之一部;1953年稱第五區;1958年稱花梨人民公社;1962年以駐地命名稱花梨區;1984年地名普查後,改社稱鄉名花梨區;1991年撤區並鄉時,花梨、翁昭、新山三個鄉合併,稱花梨鄉。2013年4月花梨鄉撤鄉建鎮,更名為“花梨鎮”。
地理環境
東臨瓮 安縣,南與南龍鄉、城關鎮接壤,西隔清水江與馮山鎮相望,北與米坪、龍水兩鄉相連。距開陽37公里,省城貴陽125公里。總面積133.8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625畝,人口2.7萬人。久銅公路縱貫全鄉,村組路網四通八達。地形結構屬典型的山區地帶,山巒起伏,重巒疊嶂,灌木叢生,植被良好。
貴州貴陽開陽縣花梨鎮
行政區劃
520121107001 121 花梨社區
520121107200 121 花梨村
520121107201 122 十字村
520121107202 220 清江村
520121107203 220 建中村
520121107204 220 高坪村
520121107205 220 新山村
520121107206 220 翁昭村
520121107200 121 花梨村
520121107201 122 十字村
520121107202 220 清江村
520121107203 220 建中村
520121107204 220 高坪村
520121107205 220 新山村
520121107206 220 翁昭村
人口民族
人口2.7萬人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有磷礦、鐵礦、大理石、重金石、煤、石灰石等礦藏,其中磷礦儲量近5000萬噸,礦石品位在34%以上,易於開採。旅遊資源豐富。清水江流經花梨鄉境內20公里長的樂旺河峽谷風光旖旎,山川險要,河水清澈漣漪。吊水岩瀑布從100米多高落下,雄奇壯觀,美不勝收;瓜瓢岩傳說引人入勝;轎頂山何德勝起兵反清修築的營盤雄居江東。
基礎建設
久銅公路縱貫全鄉,村組路網四通八達。建設有構皮灘電站。
經濟發展
花梨鄉種、養殖業發達。糧、油、煙、豬是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主要產業。但人均資源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調整產業結構和提高農業科技含量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為此,鄉在翁昭建立無公害次早熟蔬菜基地,種植面積達6900畝,已成為農民增收的規模支柱產業。同時還在花梨村、清江村、十字村建立養雞、養兔、養豬、養牛基地,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礦產資源豐富。
鄉鎮企業漸進式發展。現有鄉鎮企業15家,其中:採礦企業7家,年產磷礦30萬噸以上,磷化工企業一個,主要生產磷肥和複合肥,該廠生產的“興黔”牌有機三元複合肥被國家環保局認定為綠色環保產品,並獲省消協推薦產品。傳統釀酒業規模越做越大,年產玉米酒500噸以上。
社會事業
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快速發展。全鄉有國小19所,幼稚園和初、高中各一所,全部通過“普九”和“普實”驗收。歷年來學校為國家和社會輸送了大量的合格人才。鄉衛生院設施齊全,技術力量較好,各村建有衛生室,能夠保障人民就醫的需要;電視收視覆蓋率較高,各村建有遠程教育網路、職業教育實驗室和實習基地,使勞動者能夠享受學習和受教育的機會。花梨是一片熱土,這裡的人民熱情好客,充滿著生機和朝氣的花梨期待著你的到來。
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豐富。清水江流經花梨鄉境內20公里長的樂旺河峽谷風光旖旎,山川險要,河水清澈漣漪。吊水岩瀑布從100米多高落下,雄奇壯觀,美不勝收;瓜瓢岩傳說引人入勝;轎頂山何德勝起兵反清修築的營盤雄居江東。1935年,紅軍從這裡強渡清水江,路經開陽北進遵義。這裡的青山綠水與歷史文化形成了東部地區的一道亮麗風景。2008年構皮灘蓄水發電後,將在清水江樂旺河上形成23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積,130公里的湖區旅遊線將直達構皮灘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