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形地星

花形地星,屬擔子菌綱灰包目地星科,采 集 地 (草地上):河北 ( 40 ).青海 ( 40 ).新疆 ( 40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形地星
  • 外文名: Lycoperdales
  • 拉丁目名: Lycoperdales
  • 編 號 :2833
  • 拉 丁 名:Geastrum floriforme
  • 參考文獻:戴芳瀾: 中國真菌總匯,
簡介,外形,顯著特徵,

簡介

編 號 2833
拉丁綱名 Basidiomycetes
中文綱名 擔子菌綱
拉丁目名 Lycoperdales
中文目名 灰包目
拉丁科名 Geastraceae
中文科名 地星科
拉 丁 名 Geastrum floriforme
中 文 名 花形地星
定 名 人 (Vitt.) Cunn.
參考文獻 戴芳瀾: 中國真菌總匯, 第 472 頁, 科學出版社, 1979.
采 集 地  (草地上):河北 ( 40 ).青海 ( 40 ).新疆 ( 40 ).

外形

幼小子實 體小型,寬0.6~1.0 cm,近球形、扁球形、卵形或不對稱,頂部具小尖突,基部凹陷,表面具薄的泥沙和植物殘體殼(圖19 -2~圖19-3),多數標本的殼部分脫落,露出污白色較平滑的菌絲體層。 成熟子實體 小型至中等大小,乾燥時直徑為0.6~1 .4(-2.5)cm,保濕後為1.5~3.6(-4.5)cm。 外包被 多數開裂至中部,少數開裂至大於一半處,形成(4-)6~11瓣 狹窄漸尖的裂片,具吸濕性,乾燥時,裂瓣內彎蓋住內包被體(圖19-4、圖19-5),保濕後裂瓣展開露出內包被體,先端垂直或 反卷,外包被基部成深囊狀(圖19-6~圖19-8)。肉質層厚,沙土色、灰棕色、黃棕色、橄欖色至污棕黃色,沿裂瓣邊緣略收縮 ,不開裂,長久完整留存,表面平滑,被有稀疏的白色粉狀物。纖維層淡玫瑰色至沙土色,往往與肉質層緊貼而不見。菌絲體層 粉黃色或粉白色,表面具薄的泥沙和植物殘體殼,但殘體殼和菌絲體層常部分脫落,潮濕時可見纖維層外側殘留著的菌絲體層。 內包被體 球形、扁球形或卵形,直徑為0.4~1.1 cm,頂部闊圓錐形,無柄和囊托。內包被菸灰色至褐色,表面長有棕色較 粗的茸毛,且多數被有較厚的白色粉狀物。子實口緣 闊圓錐形,纖毛狀,較疏鬆排列成粗纖毛或緊密排列使表面平滑,有的初 期僅為一個撕裂的孔口,漸變纖毛狀,基部無口緣環,顏色同於內包被(圖19-1)。 擔孢子 球形或近球形,直徑為(5.0-) 5.5~7.0(-8.0)μm,棕色,在光學顯微鏡下表面多數具微疣突,少數具粗疣突,電鏡掃描照片可見突起為鈍的錐形,且常 相連(圖版Ⅺ5)。孢絲不分枝,少數有短分枝,直徑為2.0~5.5μm,黃棕色至深黃棕色,壁厚,表面較光滑並具少數顆粒狀 突起

顯著特徵

花形地星顯著的特徵是子實體小型至中等,外包被具強吸濕性,乾燥時裂瓣內彎蓋住內包被體。菌絲體層表面具泥沙和植物殘體殼,但早期即剝落,子實口緣纖毛狀,與內包被顏色相同且無口緣環。1842年,Vittadini除未提及菌絲體層被有植物殘體殼外,對花形地星的上述主要特徵幾乎都做了描述。采自甘肅南部的桑科草原的研究標本,其生境為高山草甸,故包被外側所被的殼主要是泥沙,幾乎未見植物殘體。與子實口緣纖毛狀的種相比較,最相近的種是花冠狀地星Geastrumcorollinum,這兩個種的異同,在花冠狀地星的討論部分已詳述。此外,該種外包被具強吸濕性,部分老標本肉質層又開裂,與吸濕硬皮地星Astraeushygrometricus(Pers.)Morg.也比較相似,但該種的子實體較小,被植物殘體殼,內包被僅被有茸毛,子實口緣呈圓錐形突起,纖毛狀;而後者擔子果中至大型,直徑可達5(-8)cm,無植物殘體殼,內包被有粗捲毛,無突起的子實口緣,僅具一撕裂的孔口,其擔孢子也大,直徑為(7.0-)8.0~12.0μm。關於花形地星的擔孢子大小,各作者的描述大同小異(見表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