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鑑別,
形態特徵
幼小子實體 從一開始形成就生於地面上,寬0.8~2.5 cm,高1.0~3.0cm,洋蔥形或先端具乳突的球形,頂部具小尖突,有時可延伸成喙(圖16-1),但有的標本頂部與基部均向內 凹陷,外包被棕黃色或沙土色,表面平滑,不具植物殘體殼,略有細縱紋。 成熟子實體 小型至中型,多為中型,乾燥時大小 為(1.2-)1.5~2.5(-3)cm,保濕後為(1.5-)2.8~5.5(-6.0)cm。 外包被 開裂至大於一半處,形成(6-)7~ 10(-13)瓣裂片,裂片狹窄、急尖,少數漸尖,寬0.3~0.9 cm,最寬的裂片達1.1 cm,明顯具吸濕性,乾燥時裂瓣向內彎 使內包被體部分或整個被裂瓣包住(圖16-4~圖16-6),保濕後,裂瓣完全平展或向外反卷使外包被成囊狀或稍呈拱形(圖16-7 ~圖16-9)。肉質層 厚,暗栗色、污褐色至黑褐色,沿裂瓣邊緣略收縮,但多數不收縮,乾時硬,長久完整留存。纖維層 白 色、草黃色、沙土色、暗奶油色、暗菸灰色至褐色,較厚,緊貼肉質層,外側較平滑,或是有少數細縱裂紋、皺紋,有稀疏的菌 絲體層殘留物呈白色粉狀。菌絲體層 污棕黃色,厚,表面粗糙有皺紋,不具植物殘體殼,有時有一些小石粒嵌入,絕大多數成 熟子實體的菌絲體層易脫落,完全露出表面較平滑的白色纖維層,或者菌絲體層部分殘留於纖維層上,為粉白色(圖16-5、圖 16-6)。 內包被體 球形、近球形或扁球形,直徑為(0.8) 1.0~1.7(-2.0)cm,頂部闊圓錐形,無柄、無囊托。內包 被 菸灰色、暗灰色、棕黃色、污棕黃色、污褐色至黑褐色,表面平滑,被有褐色細茸毛或光滑。子實口緣 闊圓錐形,纖毛狀 ,顏色多數深於內包被,少數同於或淺於內包被,表面多數不平滑,略有細溝、脊,基部有一圈明顯甚至相當明顯的口緣環,但有時口緣環不很明顯。 擔孢子 球形或近球形,直徑為(3.5-)4.0~5.5(-6.0)μm,黑棕色、褐色,在光學 顯微鏡下其表面紋飾多數為粗疣突,少數為微疣突,在掃描電鏡下突起為短柱狀且略成錐形,基部漸寬,頂端鈍圓或平,可相連 (圖版Ⅺ2)。孢絲 不分枝,直徑(1.5-)2.0~6.0(-8.0)μm,棕色、黑棕色,壁厚,顆粒狀突起較密。
鑑別
花冠狀地星的鑑別特徵為:外包被明顯具吸濕性,乾燥時裂瓣內彎覆蓋內包被體,保濕展開時為囊狀,菌絲體層不具植物殘體殼,成熟子實體的菌絲體層易脫落而露出白色平滑的纖維層,肉質層厚、顏色深,不開裂,常長久完整留存,內包被體無柄。子實口緣纖毛狀,有明顯口緣環。鄧叔群(1963)、戴芳瀾(1974)、劉波(1984)都報導我國有小孢硬皮地星Geastrum mammosum分布,Hollós(1904)認為Geaster mammosus Fr.是花冠狀地星G.corollinum的異名,Sunhede(1989)也認為按照悉尼法規,應採用G.corollinum,而G.mammosum是其異名。據Sunhede(1989)描述,該種幼小擔子果有時群生,基部有菌簇,在新展開的擔子果里,肉質層和內包被表面可見薄的白粉和斑點,但不久即消失。這兩個特點,在所研究的標本中未觀察到。該種的內包被體多被描述為無柄,如Coker和Couch(1928)、Bottomley(1948)、鄧叔群(1963)、劉波(1984)等的描述,Sunhede(1989)則認為該種內包被體有非常短的柄,只是被肉質層包住而看不見才被描述為無柄的。至於擔孢子的大小,不同作者的描述有一定出入,研究過該種1500份標本的Sunhede(1989)的描述為(4.0-)4.5~5.0(-5.5)μm,Bottomley(1948)描述為3.0~7.0μm,劉波(1984)描述為3.0~4.0(-7.0)μm,鄧叔群(1963)描述為3.0~4.0μm,Coker和Couch(1928)描述為3.0~3.7μm。本卷描述的孢子大小,是根據采自河北、內蒙古、西藏、新疆共11號標本的顯微計測結果,為(3.5-)4.0~5.5(-6.0)μm。花冠狀地星與花形地星G.floriforme是兩個很相近的種,都有強吸濕性的外包被,子實體大小相近,內包被體均無柄,子實口緣都為纖毛狀。雖然後者菌絲體層被有植物殘體殼,但又因兩個種的菌絲體層都容易脫落而使殘體殼的有無難以判斷。再者,後者無明顯子實口緣環,花冠狀地星子實口緣環常明顯或相當明顯,但有時也存在口緣環不明顯的情況,這樣的標本容易被當作花形地星,尤其是在菌絲體層已脫落的情況下。由於花形地星有較大的擔孢子,直徑為(5.0-)5.5~7.5(-8.0)μm。因此,應將兩個種的巨觀、微觀特徵綜合起來加以比較,表3可簡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