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尾榛雞(花尾棒雞)

花尾榛雞

花尾棒雞一般指本詞條

花尾榛雞(學名:Bonasa bonasia):屬於走禽。體結實,喙短,呈圓錐形,適合啄食植物種子;翼短圓,不善飛;腳強健,具銳爪,善長行走和掘地尋食;鼻孔和腳都有被羽,以適應嚴寒。雄鳥頭上有短羽冠;上體大都棕灰,具栗褐色橫斑;頦和喉黑,下體暗棕褐而雜以白色;外側尾羽呈花斑狀,而具一條寬闊的黑褐色次端斑。雌鳥略同,但頦和喉大都棕白。

棲息在林下植被繁茂,漿果豐富的松林、雲杉、冷杉等針葉林里。多成小群活動,以各種野生植物的綠色部分、種子、果實為食。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雄鳥,雌鳥,雛鳥,大小量度,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習性,食性,叫聲,分布範圍,世界,中國,繁殖方式,亞種分布,種群現狀,保護等級,養殖技術,生長特點,飼養管理,疾病防治,

形態特徵

雄鳥

鼻孔被有黑羽,雜有少量淡黃色;額白,後緣以黑羽;頭頂棕褐,雜以不顯著的褐斑,並具羽冠;後頸和上背都是棕黃,而具栗褐色細橫斑,羽端具狹小棕灰色邊緣:兩頰白色;頸側上方羽毛特長,與耳羽同色,均為暗褐色,下方為白色;額,頰及頸側的白色前後相連成一條顯著的白色縱帶;下背以至尾上覆羽轉為棕灰,栗褐色橫斑變狹而不顯,並微具暗色羽乾紋。中央一對尾羽棕褐,滿雜以更暗色的蟲蠹狀細斑,並微具若干模糊的栗褐與淡白並列的橫斑,外側尾羽基部灰褐,雜以暗褐色蟲蠹狀細斑,並具一條寬闊的黑褐色次端斑,羽端白色。肩羽棕褐,雜以栗褐色塊斑及白色羽乾紋,其在外側者,外翈尖端具大形白斑,相連成一條白色縱帶;兩翅覆羽大都灰褐,中覆羽具白色端斑,前後也連成一系列白斑;飛羽暗褐,外側的初級飛羽的外翈有雜以棕白色的邊緣。喉黑色,周緣有白色縱帶;胸部暗棕褐,具白色羽緣,二色之間有栗褐色橫斑;腹、脅及尾下覆羽亦然,但白色更發達,在腹部棕褐色幾乎全被覆蓋著;兩脅雜以紅棕色。

雌鳥

與雄鳥相似,但上體較棕黃,因雄鳥體羽的灰色都由棕黃色所替代;背部的栗褐色細橫斑變粗,自下背以後的黑斑幾乎都被掩蓋著;頦黃白色;喉棕黃而具黑色羽緣、喉周的白色縱帶不顯著,至眼後中斷;額頭也不白。

雛鳥

雛鳥上體紅棕色,額中央的栗黑色縱帶延伸至頭頂,頸側的栗黑色縱帶更顯;背羽具白色羽乾紋和羽端斑,並雜有栗褐色;肩羽與背同色,但具不明顯的淡褐色橫斑,外緣和末端都點綴以黑褐色;飛羽暗褐,其外翈具一系列棕斑。尾長僅20毫米,呈灰褐色而具深褐色點斑。下體近白,胸和兩脅都混雜黑褐色斑。嘴和腳黃色。7月以後的幼鳥羽色與雌性成鳥相似。

大小量度

體重♂323-409g,♀302-509g;體長♂334-388mm,♀303-401mm;嘴峰♂14-19mm,♀13-19mm;翅♂157-172mm,♀152-168mm;尾♂110-165mm,♀121-139mm;跗蹠♂37-48mm,♀31-47mm。 (註:♂雄性;♀雌性)
註:花尾榛雞圖冊網址

棲息環境

花尾榛雞是典型的森林鳥類,大都棲住在下木及植被茂盛,漿果豐富的紅松、冷杉、雲杉等針葉林及柞樹、樺樹等闊葉林或混交林中,分布高度從海拔400米的低山丘陵到1800米左右的較高山地都能見到,並有明顯的季節性垂直遷移現象。它們特別喜歡棲居山谷或陽坡有漿果的稠密灌叢和山麓潮濕或靠近水域的林內,常常在背風的山坡或倒木旁活動。冬季到落葉樺樹林與河流兩岸稀樹的喬木林地,這裡陽光可以直接照射,日照時間也較長,而且具有多芽的枝條,可以得到充足的食物。

生活習性

習性

花尾榛雞是林棲鳥類,繁殖季節不成群,其他季節多成小群活動,有3-4隻或6-7隻一群,也有多到10餘只的。一般在拂曉便開始覓食活動。尋食時榛雞群分散開,各自找食,彼此間保持有一定的距離,並不時發出“gi-gi-gi”的叫聲相互聯繫。平時多在松樹枝杈間隱蔽,有時人們走到附近,仍然不動:在林下灌叢間緩慢走動,受驚時能急跑,急跑幾步再起飛,有時也直接起飛,飛行時兩翅鼓動很響,飛行迅速,一般飛行2-3米即落於樹上低枝處,在人接近時復又起飛。遇驚時,常緊貼樹枝上或隱蔽在樹枝中。大雪覆蓋後的冬季,在樹上活動的時間較多,但不在樹上棲息,而在地上雪窩裡過夜。每天的活動時間和日出、日落時間的長短緊密相關。冬季大多活動在河流兩岸及針闊葉混交林內,鑽到地面的雪覆蓋中過夜,其它季節常在地面有蕨類植物並且稠密的灌木叢的松林和臭松幼林內活動。冬季食物缺乏時,活動範圍一般也相應擴大。叫聲高而尖,音調相同,特別是在繁殖期鳴叫最為頻繁。

食性

花尾榛雞的食物主要是植物的嫩枝、嫩芽、果實和種子,已經記錄有30多種植物和10餘種動物,特別嗜食松子、榛子、橡子等和楊柳及樺樹的芽苞、嫩尖、花序,以及各種藤本和草本植物的果實和種子,如越橘、羊奶子、稠李等。以及黑豆樹、野櫻桃、野薔薇、牙疙瘩、草莓等都是其喜歡吃的食物,食物隨季節而異,春夏季以植物的綠色部分為主;冬季的基本食物為枝梢及少量葇荑花序,有時也食寄生於樹上的苔蘚類。有時也吃一些鱗翅目的昆蟲、蝸牛、螞蟻和它的卵。在深秋、冬季和早春當地面被雪覆蓋時,幾乎完全是在樹上覓食,與此相適應,它的爪上具有櫛狀緣,可以抓住冰滑的樹枝,這是對冰雪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

叫聲

清晰的boorr boorr振翼聲。炫耀叫聲為拖長的吸吮音tseeuu-eee tititi。告警時為快速的pyittittittitt-ett-ett聲。繁殖期間鳴叫頻繁,且多為對鳴,尤其在清晨,叫聲高而尖,雄鳥叫聲為“唧一唧唧,唧唧,唧”,雌鳥為“唧一唧一唧唧,唧唧”。

分布範圍

世界

分布在阿爾巴尼亞、奧地利、白俄羅斯、比利時、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義大利、日本、哈薩克斯坦、韓國、朝鮮、拉脫維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蒙古、黑山、挪威、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烏克蘭。
花尾榛雞分布圖花尾榛雞分布圖

中國

分布在中國東北北部黑龍江省五營、帶嶺、上甘嶺,東北中部吉林一面坡、南部遼寧草河口等地(留鳥);河北興隆縣偶有分布,大興安嶺的新林、伊圖里河、大黑溝、紅花爾基和根河以及新疆北部福海和希爾津等地(留鳥)。

繁殖方式

花尾榛雞以一雄一雌的單配製為主,但也存在多配製的傾向。在繁殖季節非常隱蔽,極少活動,4月下旬或5月發情交配。繁殖期中,發情的姿態與松雞科其他鳥類相似,雄鳥張尾如扇,兩翅下垂,羽冠聳起,在地上奔跑時翅膀不停地划動,常把地面劃成淺溝。發情開始時比較寧靜,等巢區基本上都被占據後,雄鳥間常發生格鬥,不讓其他雄鳥進入自己巢區。雌鳥不參加搏鬥,它可以自由地在任一巢區找食。發情時雌雄鳥形影不離,相互鳴叫呼喚。此時雌鳥比較機警;稍有響動,就獨自飛走,待安靜後再互鳴重聚,一般是雄鳥飛向雌鳥。
交尾後開始營巢,巢築在山坡陽面林中、地面倒木或樹根旁,也隱蔽在下木較多、林相雜亂的林中。巢極為簡陋,呈凹窪狀。在有很多樹木圍繞的凹地處。巢材為枯枝、落葉,內鋪以細乾樹枝、松針、乾草。巢的大小17×19厘米,深4.5-5厘米。卵光滑而帶光澤,卵色淡褐,略具稀疏的紅褐色斑點,初產者色較淺,數天后變深,孵卵期25天左右,孵卵只由雌鳥擔任,孵卵時從不輕易離巢,每天離巢1-2 次,多在清晨3-5時和晚上18:00-19:30時。雛鳥當絨羽一乾就能走動,幾天后能獨立覓食,三周后能起飛。

亞種分布

花尾榛雞(12亞種)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Bonasa bonasia amurensis
2.
Bonasa bonasia bonasia
3.
Bonasa bonasia griseonota
4.
Bonasa bonasia kolymensis
5.
Bonasa bonasia rhenana
6.
Bonasa bonasia rupestris
7.
Bonasa bonasia schiebeli
8.
Bonasa bonasia sibirica
9.
Bonasa bonasia styriaca
10.
Bonasa bonasia vicinitas
11.
Bonasa bonasia volgensis
12.
Bonasa bonasia yamashinai

種群現狀

花尾榛雞是松雞科鳥類中,分布最廣、最為常見的一個種,但是自20世紀30年代以後,它的棲息地日趨縮小,被割裂成不連續的島狀或帶狀,生活在歐洲各國的種群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地方已經滅絕。生活於中國東北的花尾榛雞在滿語中被叫做“斐耶楞古”,意思是“樹上的雞”,後來取其諧音,稱為“飛龍”。因為它的肉味芳香、鮮美,成為東北地區主要的狩獵鳥類,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還把它作為歲貢鳥,進貢給皇帝作美味佳肴。由於森林砍伐和過度狩獵,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長白山的花尾榛雞密度竟下降了84%。花尾榛雞的幾個主要產地的密度都不高,大興安嶺地區為每公頃0.08-0.22隻,小興安嶺地區為每公頃0.10-0.17隻,長白山為0.08-0.19隻,新疆極北部地區的數量就更少了。而遼寧、天津北部和河北興隆等地的花尾榛雞則已經或者瀕臨滅絕。
長尾林鴞蒼鷹猛禽及一些鼬科動物是花尾榛雞的主要天敵。在長白山的花尾榛雞棲息地可以躲避天敵的針葉樹環境由於森林砍伐變的極為稀少,所以受天敵的威脅大。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中醫傳統理論認為花尾榛雞去毛、取肉備用,滋腎壯陽。因此被利用而被過度狩獵。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生效年代:1989。

養殖技術

生長特點

榛雞孵化期為24-25天,初生重10克左右,2周內生長較慢,隨後體重迅速增加,平均每隻每日增重5克以上,到8周齡體重增長迅速減慢,每日增重3克左右。1-3日齡榛雞的喙呈肉紅色,鼻稍黑,眼與嘴間有米粒大黑斑,背部有條近0·5厘米的棕色羽帶,出殼後4小時即能啄食,啄食動作象家雞一樣,採食時有兩爪扒食行為,飲水與排便動作與家雛相似。6-9日齡時,喙的尖端變為白色,其餘大部分變黑,眼喙間斑似高粱米粒大小,眼身間斑呈長形帶狀,向後方延伸。12-14日齡,喙的尖端、口角邊緣、下緣中間部位呈白色,其它部位皆為黑色。18-21日齡,喙尖端、口角為淡黃色,覆羽已有明顯花斑、花紋。25-35日齡,外部形態,羽色已與成年雞相似,但個體較小,喙斷仍保留淡黃色。

飼養管理

(1)孵化:榛雞產卵通常日產1枚,上下午不定,多為連產,只有當天氣不佳,如陰雨,低溫才偶隔日產。榛雞卵重13·6-16·6克,大小為36·9毫米×27·6毫米,卵為橢圓形、卵殼光滑,呈淡黃色或褐色,略具稀疏的紅褐點。初產時色較淺,數天后變深。榛雞的卵較小,人工孵化時蛋盤架鐵絲間距要小些,以掉不下榛雞蛋為度。  孵化溫度,1-10天為38℃-38·3℃,11-20天為37·7℃ ,21-25天為37·5℃。相對濕度,1-22天為60%-65%,23 -25天為65%-70%。
(2)育雛:花尾榛雞出殼後1周內,體溫沒有明顯增加,波動幅度大,且易受環境溫度的影響,1周齡後體溫逐漸上升,到31日齡基本趨向成年雞的體溫。所以在育雛過程中,對溫度的掌握需比較嚴格。第1周內應保持為34℃,相對濕度為60%;第7天開始每天降低0·5℃,在31天后就可保持室內溫度。同時還應保持一定的光照,相對濕度保持在65%(前期)、55%左右(後期)。
育雛方式可採用育雛箱網上育雛和平面沙地育雛,最好採用籠養。第1-3天育雛溫度為37℃,相對濕度為65%,3-6天的育雛溫度為36℃,相對濕度為60%;12-21天育雛溫度為33℃,相對濕度為55%,21-31天育雛溫度為30℃,相對濕度為50%。
榛雞出殼後4-6小時先飲溫水,水中加入適量的葡萄糖、土黴素。飲水後1小時開始開食。開食方法是將飼料撒在墊紙上,讓花尾榛雞雛自由採食。花尾榛雞的育雛料應以動物食物為主,可消化的動物料不低於50%-60%,蛋白質不低於23%。另外給予多種維生素,用量是家雞的一倍。第15-20天進行雞新城疫苗接種,要稀釋多倍後用。過半個月後再接種1次。
(3)育成期和成年期:花尾榛雞養至30日齡即可脫溫,進入育成期管理。此時期要防止啄肛、啄羽。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20-25隻,13周齡後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8-10隻。用混合日糧飼喂,蛋白質水平不低於18%,每天餵食4次。在進入交配繁殖期應按公母1:3-4的比例配組,日糧蛋白質水平保持在16%。採用全價飼料飼喂,每日餵3次,並應經常投餵青綠飼料及昆蟲。

疾病防治

(1)榛雞霍亂病:本病是一種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接觸性傳染病,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症狀:最急性者幾乎看不到症狀,即突然撲地而死,俗稱“搖頭瘟”。患病榛雞精神萎頓,羽毛松亂,縮頸閉眼,弓背,頭藏於翅下,離群呆立不動,劇烈腹瀉,糞便灰黃色或綠色,肛門周圍羽毛粘有稀糞;體溫升高,食慾廢絕,口渴,呼吸急促,鼻、口中流出粘液。治療:用青黴素、鏈黴素、土黴素、磺胺類等藥物治療該病均有良好的療效,具體用法參照家雞劑量至少減半。
(2)榛雞副傷寒:本病是由沙門桿菌屬所引起的一種急性或慢性傳染病,主要侵害雛榛雞,可造成榛雞大批死亡。本病主要經過蛋及消化道傳染,也可通過呼吸道及破損皮膚傳染。症狀:榛雞食慾減少、口渴、呼吸加快、呆立、頭下垂、嗜睡、翅下垂、絨毛蓬亂。有時見膿性結膜炎致使眼瞼粘連,頭部腫脹。慢性者下痢,有時糞便帶血,關節腫大有麻痹狀。治療:藥物治療可降低急性副傷寒的死亡率,但治療後的雞可以成為長期帶菌者,不能留作種用。此病用土黴素、金黴素治療效果好,可將藥物按0·2%的比例拌入飼料內連餵1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