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花土溝鎮
- 外文名稱:huatugou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
- 下轄地區:轄區內無村、居委會
- 電話區號:0979
- 郵政區碼:816400
- 地理位置:青海省西部與新疆接壤
- 面積:29855.22平方公里
- 人口:29796人(2005年)
- 氣候條件:大陸荒漠區氣候類型
- 著名景點:仁薩拉城址、千佛洞、雅丹地貌
- 機場:花土溝機場
- 車牌代碼:青H
- 海拔:2689—3800米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青海省海西州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可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 門票價格:免費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地理位置,地理環境,氣候條件,自然資源,歷史沿革,建制人口,交通信息,公路,民航,鐵路,文教衛生,自然景觀,
地理位置
花土溝鎮位於柴達木盆地西北部,地處北緯37°51′-39°14′,東經90°27′-94°31′之間。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木塔格沙漠交界,東與冷湖鎮接壤,西與茫崖鎮相連,南接格爾木。區域面積29855.22平方公里,約占全區總面積的十分之九。因鎮區周圍諸多土質山包常年受風蝕雨刷,形成菊花狀溝槽而得名。
地理環境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呈峰疊的阿爾金山雄峙其北,白雪皚皚的阿喀祁漫塔格山高聳其西南,形成山盆相間的地形格局。除北部阿哈提山、西南部阿喀祁漫塔格山海拔高度在3800米以上外,約占全鎮總面積80%的盆地區海拔高度在2689-3800米之間。且荒漠戈壁和流動沙丘占全鎮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全鎮生態異常脆弱,無自然植被分布和覆蓋,只在城鎮內有少部分人工綠化林及園林。
氣候條件
花土溝鎮屬於大陸荒漠區氣候類型。風多雨少、寒冷乾燥、冬長夏短,四季不分明、晝夜溫差大是其主要特徵,也是環境艱苦、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全年平均氣溫3.8℃,最熱天氣為7月份,平均18.5℃,極端最高氣溫30.6℃,最冷天氣為1月,平均氣溫-12.4℃,極端最低氣溫-25.3℃。年降雨量44毫米,相對濕度30%,年大風天氣為125天以上,多為西北風,多為8級以上大風,年平均風速3.1米/秒,最大風速22.3米/秒,年日照時數3173.2小時,日照率72%,無霜期為90天。
自然資源
資源豐富,種類繁多。現初步探明的礦產有煤、石油、天然氣、鐵、銅、鉛、鋅、金、銀、鋰、鍶、磷、鉀、鎂、鹽、硼、芒硝、蛇紋岩、石膏、石棉、滑石、石灰岩、粘土、水晶、雲母等。其中,天青石儲量為1592.9萬噸,占世界的66%。石油、天然氣、鉀鹽、芒硝儲量也非常豐富,其它如金、銀、鋰、鋅等在全省占有一定的比例。此外,還有野氂牛、野駱駝、野馬、雪豹、藏羚羊、野驢(國家Ⅰ級保護動物)和棕熊、黃羊、岩羊、猞猁、藏雪雞(國家Ⅱ級保護動物)等110多種野生動物,鎖陽、甘草、麻黃、大黃、枸杞、雪蓮、蒲草、葦根、沙柳、沙棘、高山柳等250多種野生植物。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構成了花土溝經濟發展的基礎。主要河流有阿拉爾河,發源於西南山前的潛流地,年平均徑流量總計9290立方米。有大小湖泊10餘個,較大的鹹水湖有尕斯湖和茫崖湖。尕斯草原是政區內最大的天然草原,是發展畜牧業生產的優質牧場。
歷史沿革
漢代,羌族在此居住,曾建立婼羌國。西晉時,為吐谷渾屬地。隋大業五年(600年),隸屬鄯善郡。唐龍溯三年(663年)後,屬吐蕃國轄地。宋代,為撒里畏兀兒屬地。明朝正德七年(1512年)後,屬蒙古族諸部轄地。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為青海蒙古族左翼盟和碩特部西右中旗(俗稱台吉乃旗)尕斯陶海牧地。民國35年(1946年),屬都蘭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隸屬茫崖工委、茫崖鎮。1984年12月26日,青海省正式批覆設立花土溝鎮,1985年3月1日成立花土溝鎮。
建制人口
花土溝鎮下轄崗茨、代爾森、莫合爾布魯克3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005年底,全鎮常住人口為29796人(其中牧業人口為247人),分漢、蒙、藏、回、撒拉、土、滿、東鄉、維吾爾等17個民族,漢族占總人口的94.5%。人口主要集中於城鎮,其它地方多荒無人煙,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一人。另有流動人口約7000人。花土溝鎮是茫崖行政委員會駐地,不但是青海油田的主要生產、生活基地,也是茫崖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花土溝有青海石油管理局西部指揮部和鑽井工程處、油建工程處、地質測井處、運輸處、採油廠、通信公司等二級廠、處的指揮系統、生活後勤服務機構。學校、醫院、商業、郵電、工商、稅務、金融、招待所、影劇院、歌舞廳、幼稚園、飯店、酒樓等服務部門齊全。二、三產業發展較快。全鎮草原總面積214.2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積151.2萬畝。現牲畜存欄數為36824頭(只),2005年末牲畜存欄數為26000頭(只),存欄牲畜中母畜比例63%,仔畜成活率為90%,2005年牧民人均純收入為10569元。牧區政治穩定、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穩步發展。80%的牧民在花土溝修建和購置了永久性住房,90%的牧民不同程度地擁有各類家用電器,80%的牧民有電話、手機等現代通訊工具,90%的牧民有汽車、機車等現代交通工具,大部分牧民在冬春草場修建了房屋、網圍欄、水井等生產生活配套設施。
交通信息
公路
花土溝鎮東距州府德令哈830公里、距省會西寧1363公里。因無鐵路、無機場,公路交通是轄區內人員、物資進出的唯一依靠。315國道東西橫貫全境,茫(崖)當(金山)公路連線西北物資轉運中心甘肅柳園,還有簡易管道公路通達青海第二大城市格爾木,交通在西北地區尚屬便捷。蘭(州)西(寧)拉(薩)二次進疆光纜貫穿全境,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石油專網構築了花土溝迅捷的通信網路。
民航
花土溝機場總投資7億元,按照民航4C等級標準修建,機場跑道全長3600米,航站樓面積達3000平方米,預計2014年底基本建成,2015年6月正式通航。建成後的花土溝機場初步規劃將開通至青海西寧、青海格爾木、青海德令哈、甘肅敦煌和新疆庫爾勒等航線,預計至2020年,年輸送旅客9萬人次以上,年運送貨物100噸。
鐵路
格爾木到庫爾勒的鐵路已經納入國家“十二五”計畫,預計2014年年底前動工建設,2019年建成通車。格庫鐵路,連線青海省格爾木市和新疆庫爾勒地區,全長1240公里,投資200億,青海境內為540公里,投資116億,在青海省境內沿途設有花土溝火車站。
文教衛生
家庭電視普及率達95%以上。有青海省茫崖行委人民醫院和青海油田總醫院花土溝醫院,並設有急救中心。
自然景觀
轄區內的黃風山、大風山、開特米里克等地在長期西北風蝕下,被剝蝕成多種殘丘和槽形低地,形成的雅丹地貌,有的酷似古城堡、帝王墳,有的像駿馬、駱駝、蘑茹、饅頭,千姿百態,美不勝收,遠望如“千舟過海”、“百獸集會”。
丹霞地貌(假岩溶地貌),俗稱“千佛崖”。地處花土溝鎮東北的遊園溝,山崖上錯落有序地排列著成千上萬上泥菩薩,層層疊疊,由上而下逐漸由小變大,小則幾米,大則幾十米乃至上百米,猶如千佛坐禪,似神工鬼斧精心雕琢。
仁薩拉城址,位於花土溝鎮莫合爾布魯克村西19公里處,現僅殘存一段18米長的城牆,夯土築高約1.5米,夯層厚0.05—0.1米。是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