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基督教

芬蘭基督教各派的統稱。芬蘭總人口約517.6萬(2000年),基督徒約450.8萬,約占總人口87.09%。其中新教有宗派37個,約453.4萬人,獨立宗派有2個,約1000人,天主教有宗派1個,約7000人,東正教有宗派3個,約5.3萬人,新興宗派有8個,約3.7萬人。有4種語言的足本《聖經》譯本,1種語言的《新約聖經》譯本,4種語言的非足本《聖經》譯本。新教教會有:福音信義會、芬蘭五旬節派、播道會、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西羅亞五旬節派、基督復臨五旬節派、浸信會(瑞典)、衛理公會、瑞典教會(信義宗)、救世軍等;新興教派教會有耶和華見證會摩門教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芬蘭基督教
  • 外文名:Christianity in Finland
12世紀,基督教從瑞典和俄羅斯傳入芬蘭。
(1)、1155年戰爭爆發後,隨瑞典軍隊來芬蘭的烏普薩拉天主教主教亨利被視為來此傳教的第一人。13世紀,芬蘭教會先屬於丹麥隆德大主教區;1216年,教宗英諾森三世將之置於瑞典的烏普薩拉大主教區管轄之下。1220年,建立獨立的教會組織。1249年,多明我會傳教士來芬蘭傳教。1291年,麥格納斯作為被祝聖主教的首位芬蘭人而就職奧布主教區。至1554年,設立土庫主教區,下設136個教區。13世紀中葉,芬蘭教會基本上獨立於王權。14世紀初期,教會已獲兩項重要特權:教會財產不受國王徵稅,教會成員只按照教會法規由教會自己審訊。教會是當時芬蘭學校的創辦者和支持者。至16世紀,在一些較富庶地區教會掌握的田產約占全國總田產的21%,而王室掌握的田產不到7%。
(2)、1523年,路德宗傳入;16世紀20年代,在瑞典宗教改革影響下,芬蘭宗教改革運動展開,後自立路德宗為國教,與羅馬斷絕關係,田產被“重新分配”,特權被取消,國王成為教會首腦,教會教義、教規和儀式按馬丁·路德的主張進行相應的改革,並把《新約》、教義問答和讚美詩先後譯成芬蘭文。1869年和1889年的法案自1523年以來第一次寬容羅馬天主教,但天主教在芬蘭為少數人信仰。1856年,浸禮會先後傳入當地瑞典人和芬蘭人之中。1866年,衛理公會由美國傳入。1878年,公理會由瑞典傳入。1889年,救世軍入芬蘭活動。1892年,基督復臨派傳入。20世紀初,公誼會傳入。1910年,耶和華見證會傳入。1911年,五旬節派由挪威傳入。1919年,基督教科學派由德國傳入。1947年,摩門教在芬蘭建立傳教點。芬蘭大多數教徒是福音信義會成員,主教由國家元首任命:全國有1個大主教區(圖爾庫),1377座教堂。芬蘭信義宗組織為芬蘭全國教會,至1884年一直堅持主教統緒,曾因三個主教教座自動空缺而中斷,後又在瑞典教會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芬蘭五旬節派為第二大教會,有會眾7萬,教堂210座。
(3)、芬蘭東正教會是芬蘭第三大教會。路德教會與政府關係歷來密切。儘管芬蘭宗教信仰自由,教會影響日漸削弱,但教堂的聖餐禮洗禮仍為信眾普遍接受。教徒結婚要在教堂舉行儀式。在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的早期,芬蘭普世教會聯合委員會於1917年成立。1900年,芬蘭路德宗教會專設芬蘭信義會在華傳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