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詞出現於1960年代後期的
西德,為當時西德的保守派批評重視同共產主義諸國對話的時任西德總理勃蘭特時所新造的辭彙。
在
1939年簽訂的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納粹德國承認芬蘭為蘇聯的勢力範圍。後蘇聯對芬蘭發起了
冬季戰爭,卻遭遇了芬蘭頑強的抵抗。最終芬蘭以割讓本國十分之一的領土為代價同蘇聯停戰。1941年
蘇德戰爭開始後,芬蘭對蘇聯發動了以收復失地為目的的
繼續戰爭。後因軸心國轉入劣勢,因而芬蘭同蘇聯停戰,並攻擊駐紮在芬蘭國內的德軍。
因其戰敗國的身份加之地理位置而難以期望獲得西方世界支援的芬蘭,在1948年同蘇聯簽訂了互助條約。作為維持獨立及議會民主制和資本主義的交換,在國際事務上芬蘭事實上站在了蘇聯一側。大眾媒體也進行了自我審查,冬季戰爭中蘇聯的侵略也成為了禁忌的話題,不過這些情況到了後期
蘇聯解體和加入
歐盟後,芬蘭才得以不再受到蘇聯勢力的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