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莢螟

芝麻莢螟

芝麻莢螟(學名:Antigastra catalaunalis Duponchel),螟蛾科莢野螟屬的一種昆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芝麻莢螟
  • 拉丁學名:Antigastra catalaunalis Duponchel
  • 別稱:芝麻莢野螟、胡麻蛀螟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鱗翅目
  • :螟蛾科
  • 亞科:野螟亞科
  • :莢野螟屬
  • :芝麻莢螟
  • 分布區域:中國河南省、湖北省
  • 危害作物:芝麻
形態特徵,常用藥劑,危害症狀,發病特點,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7~9毫米,翅展18~20毫米,體灰褐色,前翅淡黃色,翅脈橙紅色,內外橫線黃褐色,近前緣處有3個不明顯的黃褐斑。後翅灰黃色,翅上有兩個不明顯的黑斑。卵 長約o.4毫米,長圓形,初為乳白色,後轉為淡黃至粉紅色。幼蟲 體長16毫米,頭部黑褐色,體色為綠、黃綠、淡灰黃和紅褐色等。越冬幼蟲多為淡灰綠色,前胸背面有兩個黑褐色長斑,中、後胸背面各有4個黑色毛疣,腹節背面有6個黑斑。長約10毫米,淡灰綠至暗綠褐色,喙和觸角末端與體分離。

常用藥劑

巴丹 可濕性粉劑 克百威 甲氰菊酯

危害症狀

幼蟲吐絲將花、葉纏繞,取食葉肉,也常鑽入花心、嫩莖和蒴果內取食,可將種子吃盡,蒴果變黑脫落,植株枯黃。

發病特點

河南湖北一年發生4代,世代重疊,以蛹越冬。7月下旬至11月下旬成蟲出現,壽命約9天左右,成蟲有趨光性,飛翔力弱,白天多停息在芝麻葉背或雜草叢中,夜間活動產卵,卵散產於芝麻葉、莖、花、蒴果和嫩梢上,卵期6~7天。幼蟲有遷移習性,取食葉肉,並喜鑽入花心和蒴果內為害,多在蒴果期為害。幼蟲期約15天,老熟幼蟲在卷葉內、蒴果中或莖縫間結灰白色薄繭化蛹,蛹期約7天。完成一個世代需37~38天。

防治方法

(1)冬季清潔田園,徹底處理殘秸,消滅越冬幼蟲。
(2)加強田間管理,清除田間和田邊雜草,減少蟲源。(4)化學防治 在幼蟲發生初期噴藥。藥劑有:50%敵百蟲乳油600倍液;5%西維因粉劑每畝1.5-2.5公斤;50%巴丹可濕性粉劑100克,兌水75公斤;克百威(呋喃丹)3%顆粒劑,畝用2.2-4.4 公斤施入播種後覆土;功夫2.5%乳油2000-4000倍液;甲氰菊酯20%乳油20-30毫升,兌水50-75公斤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