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芙蓉樓序
- 創作年代:現代創作
- 文學體裁:駢體辭賦
- 作者:楓葉清秋
作者簡介,楓葉清秋簡介,楓葉清秋作品,背景資料,賦文展示,賦文,評論,專家點評,評論部分,賞析部分,注,
作者簡介
楓葉清秋簡介
女,1976年出生,從事教育工作。祖籍河南,新疆人。楓葉清秋文筆優美、婉麗,散文韻味清芬,現代詩歌委婉含蓄,格律詩詞格調高雅。辭賦家錫東刀客贊道:“楓葉清秋文筆雋永,詩文遣詞造見頗見功力,不愧為女才子。”
楓葉清秋作品
在紅袖添香和百度空間設有個人文集。其代表作有,散文:《玲瓏心語》、《放飛靈魂》、《燭窗小語》;格律詩詞:《七律·挽陳曉旭》、《長相思》、《九張機》;現代詩歌:《緊握冷為月色前的溫暖》、《飄在六月里的思緒》、《我的,流淌著的紅色的河》;辭賦:《芙蓉樓序》、《秋子賦》。
背景資料
★芙蓉樓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濱,其原建於古鎮江城內三山(日精山、月華山、壽丘山)中的月華山上。為東晉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猶存。近年來為了開發風景名勝資源,發展旅遊事業,於1992年將這座歷史名樓遺址重建。總體建築由芙蓉樓、冰心榭、掬月亭及湖中三座石塔組成,它們之間由曲折回廓相連,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案。
★芙蓉樓依山傍水,軒昂寬敞,別致雅典,瑰麗無比,是文人騷客登臨品茶、吟詩的勝地,登樓眺望,遠山近水,一覽無遺。唐代大詩人王昌齡曾在古代“芙蓉樓”寫下了著名的詩篇《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故芙蓉樓名揚天下,蜚聲古今。
◆《芙蓉樓序》中所寫的芙蓉樓,並非是鎮江的芙蓉樓,而是坐落在沅、舞水匯流之處的湖南洪江市黔城鎮的芙蓉樓。這個芙蓉樓為古典園林建築,占地4250平方米,北廓臨江,依林踞阜。築疊巧思、錯落有致,被譽為“楚南上游第一勝跡”,是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之處。芙蓉樓一色青瓦屋面,屋頂泥塑丰姿多彩,地方風味濃郁,它雖無皇家園林之氣勢,蘇州園林之精緻,卻也飛檐卷垛,儲蓄淡雅,清秀宜人。
賦文展示
賦文
◎《芙蓉樓序》 作者:楓葉清秋
雄溪古城,湘西小鎮。沅江盤繞,巫水中分。山寺吞吐星月,村煙接送晨昏。夜郎半閉,不知天外世界;春夏無心,歸入此中乾坤。峰巒疊翠,花木繁蔭。柳舞江畔,日蒸霞雲。鷺鷥灘上,風卷蘆葦飛絮;螺絲塘邊,燕歸桃李層林。漁樵互答於夕陽,童子相戲于田埂。青鳥已去,蓬萊幻景難再;農夫歸來,桃源幽徑可尋。
岩壁石階,曲折里弄;青瓦木舍,巧奪天工。庭院深重,趁明月可聞輕聲笑語;軒窗淺薄,臨小街隱現窈窕玲瓏。有慧眼依水籌劃,起小樓擬名芙蓉。得天成,取一江風月;比嫵媚,擁兩岸花紅。
若夫文人到此,應忘寵辱;墨客登樓,只興詞曲。然則李白乘舟,欲寄愁緒於明月;江寧送友,暗藏冰心於玉壺。身形羈絆,長嘆天涯之客;楚地桀驁,終非帝王之都。因得意,雖襤褸可為霓裳;遇窮途,則繁華亦是廢墟。長門賣賦,萬卷華章不齒螻蟻;廟宇屈服,無數風流皆向塵土。問太白脫靴雙足安在,笑少伯臨陣半策有無。
嗟夫!斯人已去,樓閣依舊。山勢威嚴,難阻浮雲聚散;水姿婉約,正宜攜侶重遊。望斷暮色炊煙,屈指春風;閒步小橋流水,點數清秋。詩文綢繆,遜卻苗人一曲俚歌;興意湍飛,原因農家半碗谷酒。至於孤月西山,暝色幽遠;寒星漁火,對影江波。萬籟俱靜之中,聽取宇宙奧妙;百形澹泊之時,開悟自然心得。
美矣!興矣!休矣!戀我故園風月兮,清朗不沾煙塵;願我家鄉黎民兮,純樸永得康樂。無奈淺陋,美輪美奐不足勾勒;有幸知音,點字點文堪求指責:
江流明月月依山,深巷星風更漏殘,寒暑常隨身左右,鄉關已到夢邊緣,
樓頭秋雨思楓葉,岸上春潮湧杜鵑,錦繡珍饈非我用,孤舟只在水雲間。
評論
《芙蓉樓序》用語纖巧,對仗工整,韻律悠揚。文中有畫意,文中有詩情,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專家點評
◎剖析新疆楓葉清秋女士《芙蓉樓序》 點評者:聞韶樂
評論部分
一、《芙蓉樓序》開篇一句“雄溪古城”即是錯誤。黔城芙蓉樓,古在金鰲山下的沅江邊,有湘西著名文學家、南明永曆八年甲午科舉人、貴州桐梓縣教諭、貴州湄潭縣知縣、黔陽縣孝廉方正向文煥(字亦庵,號天章)的散文,清光緒二年欽加同知銜署理黔陽縣事陳忠煐撰《重修芙蓉樓碑記》作證,如陳忠煐所撰《重修芙蓉樓碑記》開篇云:“嘗考邑之芙蓉樓,唐人王少伯謫龍標尉時,建於東關外。當日少伯以琴書自隨,命蒼頭拾敗葉以爨,洞蠻長跪乞詩,是其清操善政,與都人士之翕然向化,悉於此見。”《重修碑記》現存芙蓉樓碑廊內。既然芙蓉樓在東關外的金鰲山下,也就是在沅江邊,那么,“雄溪古城”即不成立。應該叫“沅水古城”。現在的黔城芙蓉樓,在城西北的潕水河邊,那么叫“潕水古城”也是成立的。與“雄溪古城”對接的“湘西小鎮”,是成立的,勿需贅言。
二、接下來的,就是“沅江盤繞,巫水中分。”沅江,是清水江、潕水河在黔城匯流之後的稱謂,是故黔城又有“潕尾沅頭”的稱呼。而“巫水”,有兩種說法。一雲源自雪峰山的城步出,經過綏寧、會同,到達洪江,與沅江匯流,即現在所俗稱的巫水,又名巫溪、雄溪、洪江;一雲源自苗嶺出,經過潕陽河段(鎮遠施秉),至玉屏縣,進入湖南新晃縣、芷江縣,在懷化榆樹灣踅而朝南,往黔陽縣城,與清水江匯流,始稱沅江,即現在俗稱的潕水,又名潕溪、潕水河、潕陽河、舞水、巫溪、巫水、無水等別稱。後一種說法,出自清朝同治十三年《黔陽縣誌》中《五溪考》、《潕水考》。按照《潕水考》的說法,楓葉清秋《芙蓉樓序》中的“巫水中分”是成立的。巫水,中分了黔城鎮、小江村。小江村是華天集團新購欲建的供休閒度假的精緻別墅小城。
三、“山寺吞吐星月,村煙接送晨昏。”山寺,在黔城鎮的城內,有龍標山頂的普明古寺,而在黔城鎮附近,東有金鰲山中的鰲山古寺、西南有蟠龍山中的蟠龍古寺。村煙,在黔城鎮附近,東有玉皇閣村,西有小江村,南有柳溪村、高橋村,北有株山村、蓮塘村。
四、“夜郎半閉,不知天外世界;春夏無心,歸入此中乾坤。”夜郎,即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建立的大國,其區域最廣的時候,涵蓋了湘西的南部,故古代黔城亦曾經隸屬於夜郎古國。“峰巒疊翠,花木繁蔭。柳舞江畔,日蒸霞雲。”風景描寫,差強人意。
五、“鷺鷥灘上,風卷蘆葦飛絮;螺絲塘邊,燕歸桃李層林。”關於鷺鷥灘,在黔城鎮附近,無此地名,疑是黔城鎮沅水下游的“鸕鶿灘”。鸕鶿灘,位於竹瓦溪與雄溪之間,系黔陽縣古代十二景之一,名為“鸕鶿春浪”。民國癸酉季秋,沅陵蕭兆芹客居黔城古城,寫有七律《黔陽八景》,其中《鸕鶿春浪》云:“風逐浪花浪涌波,鸕鶿灘泊客船多。瀑泉泛漲奔猶箭,洪水飛流快如梭。東去巨艫搖櫓下,西來小艇揚帆過。看將滾滾若潮汐,激石沖回漩似螺。” 螺絲塘,位於黔城鎮沅水幹流清水江上游托口的郊區,屬於朗溪下游。朗溪,又名為渠江。
賞析部分
“漁樵互答於夕陽,童子相戲于田埂。”生活情趣,一目了然。
“青鳥已去,蓬萊幻景難再;農夫歸來,桃源幽徑可尋。”懷舊心情儼然。
“岩壁、石階,曲折里弄;青瓦、木舍,巧奪天工。”山水、街道、建築,均有涉獵。
“庭院深重,趁明月可聞輕聲笑語;軒窗淺薄,臨小街隱現窈窕玲瓏。”展開想像翅膀。
“有慧眼依水籌劃,起小樓擬名芙蓉。”追根究底,憑弔歷史。
“得天成,取一江風月;比嫵媚,擁兩岸花紅。”有虛有實,相映成趣。
“若夫文人到此,應忘寵辱;墨客登樓,只興詞曲。”覽勝興懷。
“然則李白乘舟,欲寄愁緒於明月;江寧送友,暗藏冰心於玉壺。”觸景生情浮想聯翩。
“身形羈絆,長嘆天涯之客;楚地桀驁,終非帝王之都。”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
“因得意,雖襤褸可為霓裳;遇窮途,則繁華亦是廢墟。”悲憫之心,灼然可見。
“長門賣賦,萬卷華章不齒螻蟻;廟宇屈服,無數風流皆向塵土。”讀史明智閱人淨心。
“問太白脫靴,雙足安在?笑少伯臨陣,半策有無。”屈原、王勃,欣有傳人。
“嗟夫!斯人已去,樓閣依舊。”東坡、少游,又聞佳音。
“山勢威嚴,難阻浮雲聚散;水姿婉約,正宜攜侶重遊。”李太白、謝康樂,屐履安在?
“望斷暮色炊煙,屈指春風;閒步小橋流水,點數清秋。”王安石、馬致遠,快來浮白!
“詩文綢繆,遜卻苗人一曲俚歌;興意湍飛,原因農家半碗谷酒。”蒼頭拾敗葉以供爨,蠻女乞佳詩而跪人。古往今來,歷史重演。
“至於孤月西山,暝色幽遠;寒星漁火,對影江波。”借風光渡幻想,融景色入文章。
“萬籟俱靜之中,聽取宇宙奧妙;百形澹泊之時,開悟自然心得。”不輸於醍醐灌頂,當頭棒喝。
楓葉清秋女士的《芙蓉樓序》,洋洋灑灑,一氣貫通。雖然捉襟見肘,但也瑕不掩瑜。
注
專家點評是花月主人根據聞韶樂的新浪部落格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