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0人,少數民族黨員40人,其中男黨員39人、女黨員1人。該村黨支部二00六年被評為先進黨支部。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8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57人。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496畝(其中:田1408畝,地2088畝),人均耕地3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3257.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9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70 畝,主要種植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350畝;荒山荒地4700.05畝,其他面積3331.9畝。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路。全村有277戶通自來水,有27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 %)。擁有電視機農戶6戶(占農戶總數的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農戶的數6戶, 其中擁有運動電話農戶5戶(分別占總數的2%和2%)。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 38公里,距離集貿市場38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4輛,機車40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1408畝,有效灌溉率為4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40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3 畝。
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有22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6.86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3.762萬元,占總收入的43.4%;畜牧業收入15.29萬元,占總收入的1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7頭,肉牛52頭);林業收入1.28萬元,占總收入的0.8%;第二、三產業收入17.834萬元,占總收入的12.1%。農民人均純收入533元,農民收入以水稻、茶葉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人(占勞動力的3 %),在省內務工2人,到省外務工7人。
該村現有農戶277 戶,共鄉村人口1138人,其中男性608人,女性530人。其中農業人口1138人,勞動力628人。該村以佤族為主,其中佤族1137人,其他民族1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人,占人口總數的0.4%,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1107人,參合率97%;享受低保91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38公里。建有公廁2個。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7戶,占農戶總數的2.5%。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204平方米,擁有教師3人,在校學生108人,距離鄉中學38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4人,其中小學生88人,中學生46人。
該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7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496.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2294個(勞均2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20萬元,有固定資產67.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2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交通不使,信息不通,科學文化技術含量低,文化、教育、衛生、水利等基礎設施薄弱。。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積極引進外來技術,調整產業結構,加大力度,發展種植業,主要從茶葉種植為主。力爭2015年達到戶均5——1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水稻,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77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無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水稻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