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康擬希瓦格蜓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芒康縣城東山的晚石炭世(賓夕法尼亞亞紀)時期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芒康擬希瓦格蜓
- 外文名:Paraschwagerina markamica Chang, 1982
- 形成時代:晚石炭世(賓夕法尼亞亞紀)
- 產地: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芒康縣城東山
芒康擬希瓦格蜓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芒康縣城東山的晚石炭世(賓夕法尼亞亞紀)時期化石。
芒康擬希瓦格蜓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芒康縣城東山的晚石炭世(賓夕法尼亞亞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殼大,紡錘形。8圈,最初4圈包卷很緊,長紡錘形,其後殼圈的包卷驟松,外形呈紡錘形。軸率2.5:1。旋壁由內向外厚度漸增,蜂...
莽錯湖擬希瓦格蜓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芒康縣莽錯湖的晚石炭世(賓夕法尼亞亞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巨大,長圓柱形,中部平或微凹,兩極鈍圓。7圈,最初4圈包卷緊,外部3圈放鬆。旋壁在內圈很薄,外圈上厚約0.10~0.11毫米。隔壁在內圈褶皺較強,褶曲半圓形,排列較規則;外圈上褶曲寬鬆,排列尚...
江下擬希瓦格蜓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芒康縣邦達鎮江下的晚石炭世(賓夕法尼亞亞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大,長柱形,中部微拱,兩極鈍尖。8圈,最初4圈包卷很緊,外部4圈稍松。軸率約3.93:1。旋壁較薄。隔壁強烈褶皺,外部4圈上褶曲三角形,可達殼室之頂。旋脊微小,見於緊卷的內圈。軸積在內圈...
芒康新希瓦格蜓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芒康縣靈芝橋的二疊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小,橢圓形,兩極圓鈍。10圈,最初3圈呈球形,其後各殼圈都為橢圓形。軸率1.45:1。旋壁較薄,由緻密層及細纖蜂巢層組成。隔壁不褶皺。第一旋向副隔壁在最初5圈未見,第6圈開始出現。在第9圈上,第一旋向副隔壁見到8...
海通新希瓦格蜓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芒康縣海通的二疊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小,亞圓形,兩極鈍圓。11圈,軸率1.27:1。旋壁薄,由緻密層及細蜂巢層組成。第一旋向副隔壁的下垂部分少,一部分與擬旋脊相連,另部分卻不相連。二個相鄰的副隔壁的間距大。擬旋脊低,呈三角形。初房圓,外徑0.11~0.20...
芒康擬希瓦格蜓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芒康縣城東山的晚石炭世(賓夕法尼亞亞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大,紡錘形。8圈,最初4圈包卷很緊,長紡錘形,其後殼圈的包卷驟松,外形呈紡錘形。軸率2.5:1。旋壁由內向外厚度漸增,蜂巢孔纖細。隔壁在緊卷的內圈微弱褶皺,一般在側部,外圈上褶曲寬鬆,高度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