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位於東經82°33′47″--83°53′21″,北緯44°31′05″--45°09′35″,東西長102.63千米,南北寬72.3千米。四至界限:東以烏蘇、精河縣界線為界,北以博州塔城地界為界,南部則以312國道、北疆鐵路、兵團農五師82團、90團、91團行政界線為界,西部則為博樂市和阿拉山口的荒漠林區。在行政區劃上地跨新疆博州精河縣、博樂市和阿拉山口口岸區,保護區總面積400.62萬畝,其中:水域面積131.36萬畝;林地面積234.11萬畝;草地面積9.83萬畝;未利用地面積25.32萬畝。規劃保護區核心區面積158.2萬畝;緩衝區面積161.09萬畝;實驗區面積81.33萬畝。艾比,蒙古語意思為“向著太陽”。因為是鹹水湖,人們又俗稱其為鹽湖。
到20世紀40年代末,湖面由鼎盛時期3000平方公里縮小到1200平方公里;
1950年以來湖面持續縮小,1987年縮至最小,為500平方千米,湖水平均深度1.4米,最深處達3米。引起區域生態與環境急劇變化。
1988年以來,艾比湖流域降水普遍增多,2000年湖面一度到800平方千米(吳素芬等,2001)。
2000年6月,艾比湖濕地成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2007年4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艾比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我國西北部邊陲,地處大西洋西風氣流的主要通道——阿拉山口,整個濕地處於阿拉山口的風道區。
艾比湖
艾比湖濕地是準噶爾盆地西南緣最低洼地和水鹽匯集中心,艾比湖海拔189米,是準噶爾盆地最低點,
博爾塔拉河、精河、奎屯河,分別從西、南、東三個方向注入艾比湖,成為湖水的主要來源。湖面呈橢圓狀,面積600平方公里,水深平均2米左右,湖面海拔189米。
集水面積50 621.0km2,補給係數97.0。湖水主要依賴地表徑流補給,主要入湖河流有奎屯河,四棵樹河、精河、阿卡爾河、大河沿子河、博爾塔拉河和時令河23條,河流年總徑流量37.46×108m3,其中5.6×108m3入湖,而31.86×108m3被引入灌區、滲漏地下和消耗於地面蒸發與植物蒸騰。入不敷出,湖泊萎縮,1950年以來湖面縮小了548.0km2。其中僅1988年6月~1989年5月水量收支盈餘0.56×108m3,使湖面增至651.0km2(楊川德,1990年)。
湖表滷水密度1.079,pH值8.49,礦化度112.4g/L;晶間滷水密度1.237,pH值6.91,礦化度377.73g/L,屬中→新生代構造斷陷形成的硫酸鈉亞型鹽湖。鹽類礦床主要是石鹽、芒硝。其中石鹽主要以小鹽湖或鹽灘形式分布在湖南、東南部湖灘,沙泉子鹽灘最大,長10.0km,寬1.0km,面積10.0~15.0km2,平均厚0.35m,以石鹽為主,伴生芒硝、無水芒硝、石膏和鎂鹽等。芒硝主要分布在湖北、南部,其中北部原生芒硝沉積帶,長10.0km,寬1.0m,層厚0.05~0.10m,白色球粒狀,質地純淨;南部湖灘地帶有次生芒硝沉積,面積不大,但鹽層集中,質量好,利於小規模開採。儲量石鹽1.25×108t,KCl200×104t,硫酸鈉700×104t,硫酸鎂1.07×108t,B6×104t,Br2×104t,I400×104t。目前,建有艾比湖鹽化總廠,生產原鹽、粉精鹽、加碘鹽和水氯鎂石等系列產品。
湖區屬中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年均氣溫7.8℃,1月平均氣溫-16.0℃,極端最低氣溫-36.4℃(1955年1月3日);7月平均氣溫25.0℃,極端最高氣溫41.3℃(1987年7月31日);多年平均無霜期190d,日照時數2 722.6h;降水量90.9mm,最大年降水量163.9mm(1958年),最小年降水量28.5mm(1957年);蒸發量1 662mm。湖盆西北部為著名的大風口──阿拉山口(又名準噶爾門),全年大風日數164d,最多185d,最大風速55.0m/s。
新疆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西長102.63千米,南北寬72.3千米四至界限:東以烏蘇、精河縣界線為界,北以博州塔城地界為界,南部則以312國道、北疆鐵路、兵團農五師82團、90團、91團行政界線為界,西部則為博樂市和阿拉山口的荒漠林區。
艾比湖保護區各類濕地面積占保護區總面積的45.5%。據記載,在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時期,艾比湖面積在3000至3500平方公里左右,最大水深90米。這個時期,湖內魚類豐富,呈現淡水湖的生態景觀;在晚更新世以後,湖面逐步縮小。
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為鹹水湖和具有獨特的濕地生態環境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
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約167種(國家級保護動物38種,自治區級18種),其中鳥類111種,約100萬隻,是鳥類重要的棲息繁殖遷徙濕地。野生植物385種,其中,胡楊、艾比湖沙拐棗、艾比湖樺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2種。該保護區是中國內陸荒漠物種最為豐富的區域,植物種類占全國荒漠植物種類的62%。
保護區內有脊椎動物160多種,鳥類100多種,魚類十種。其中國家級珍貴保護動物38種。
該濕地是各種皇馬野生動物的主要繁殖地、越冬地、停歇地和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的分布區,加之濕地又處在阿拉山口大風通道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徵,使濕地內的生物種群呈現明顯的多樣性特徵。
艾比湖是一個資源蘊藏豐富的湖泊。
艾比湖區中,有豐富的鹽、硭硝、硫酸鎂、硼、溴、碘等非金屬礦藏。鈉鹽儲量有1.25億噸,鉀鹽為200多萬噸,硭硝9700萬噸,硫酸鎂1億噸以上。這裡是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重要的食鹽、硭硝產地。早在清光緒二十八年,即1902年,清政府就以“官督商辦”的體制,在這裡開辦鹽業;民國年間,這裡的鹽業也十分興旺。
新中國成立後,艾比湖的鹽業發展突飛猛進。總曬場面積達到201.31公頃;能源、通訊、交通設施完備;提水、抽鹵、積鹽、運輸,已實現了動力化、機械化。年生產能力為:原鹽5萬噸,粉洗加碘精鹽1.5萬噸,產硭硝3萬噸,氯化鎂1000噸。鹽業已成為精河縣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艾比湖獨特的濕地生態環境,是數百種動、植物生息繁衍的場所,有著其生物資源的多樣性。在生物資源中,艾比湖中含有豐富的鹽硝資源和鹵蟲卵資源。
根據自治區編辦《關於成立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批覆》(新機編辦〔2008〕63號)精神,在新疆艾比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的基礎上成立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為州林業局管理的全額預算事業單位,相當於副縣級。
根據上述主要職責,艾比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內設6個職能科室,規格為科級。有綜合辦公室、資源保護管理科、科研宣教科、經營管理科、護林防火科、野生動植物救護中心等。
新疆艾比湖是我國西部的國門湖泊,是中國重要濕地,是準噶爾盆地西南緣最低洼地和水鹽匯集中心。艾比湖濕地自然保護區處在阿拉山口大風通道下,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該地形成鹽湖、沼澤、灘涂、石漠、礫漠、沙漠、土漠、鹽漠等多種地類,植被分布也由此形成旱生、鹽生、沙生、濕生、水生等多種植被群落。具有典型性和較高的保護價值。
艾比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地處準噶爾盆地西南緣,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條件,使這裡的野生動物、植物種類明顯多於周邊地區。野生動物中有國家一、二類保護野生動物49種,有國家保護植物12種,同時,這裡又是中國新疆西北部重要的鳥類遷徙地、繁殖地、越冬地。成為我國內陸乾旱區一座獨特的生物基因寶庫,這在我國乾旱荒漠區乃至亞洲荒漠區是極為稀有的。
一是生態系統多樣性。保護區內鹽湖、沼澤、灘涂、石漠、沙漠、土漠、鹽漠構成了複雜多樣的生境類型;植被類型多樣,主要有旱生、沙生、濕生、鹽生、水生等多種植物類型。
二是植物物種多樣性。因獨特的地理位置,保護區內植物同時受中亞、蒙古植物區系的影響,野生植物物種十分豐富,共有野生植物52科191屬385種,水生浮游植物7門57屬。
三是動物物種多樣性。艾比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大面積的濕地植被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豐富的棲息場所,是各種野生動物的主要繁殖地、越冬地。保護區共有野生動物50科167種,其中兩棲類2科4種,爬行綱6科10種,鳥綱28科111種,哺乳綱12科32種,魚綱2科10種,水生浮遊動物5類21種。
艾比湖及湖濱地帶處在阿拉山口大風通道,處於影響區域生態環境的敏感地帶,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一旦發生變化,必然會發生連鎖反應,不僅會影響到周邊環境的質量,且對整個天山以北的生態環境產生重要影響。
保護區生境、種群豐富,是研究艾比湖濕地生態系統發生、發展及演替規律的活教材,這裡寶貴的生物資源經歷了長期的進化、演化,成為我國乾旱區重要的物種基因庫。
博樂市區有到達艾比湖自然保護區的旅遊專線。
博爾塔拉的住宿比較方便,從經濟實惠的小旅館到高檔舒適的星級賓館一應俱全,可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如:博爾塔拉艾比湖大酒店、博爾塔拉賓館、博樂市中亞大酒店、博爾堪拉旅遊賓館、石化賓館等。
博爾塔拉的餐飲主要以蒙古族特色為主,其中阿拉騰餐廳頗有民族特色。另外那達慕宴賓樓昨常有名。
有陶器、玉器、樂器、吾維吾爾族民間印花布、維吾爾花帽等。
艾比湖的鹽、艾比湖的鹵蟲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野生動物有鵝、天鵝、野鴨、麝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