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希曼審判》是一本2022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 德博拉.E.利普斯塔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艾希曼審判
- 作者:[美國] 德博拉.E.利普斯塔特
- 譯者:劉穎潔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1日
- 頁數:212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4788571
- 叢書系列:人文與社會譯叢
《艾希曼審判》是一本2022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 德博拉.E.利普斯塔特。
《艾希曼審判》是一本2022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 德博拉.E.利普斯塔特。內容簡介 1960年5月,納粹戰犯、“最終解決方案”重要執行者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被捕。隨後,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對其進行了一場全球矚目的審判。在世界面對種族滅絕這一仍在持續的行為並思考倖存者命運的時候,這場審判成為全世界...
《艾希曼》是匈牙利、英國聯合製片的96分鐘劇情影片。該片由Robert Young執導,Snoo Wilson編劇,托馬斯·克萊舒曼等主演,於2007年9月22日在巴西上映。該片講述了二戰後,聲名狼藉的納粹軍人阿道夫·艾希曼在歐洲躲藏了差不多五年後,又移民到了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但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摩薩德的特工始終沒有放鬆...
《世紀審判》是保羅·安德魯·威廉士執導,馬丁·弗瑞曼、本·勞埃德-休斯、安東尼·拉帕格利亞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是為紀念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0周年而拍攝,講述1961年對納粹高官阿道夫·艾希曼的世紀審判電視轉播以及電視直播背後的幕後製作團隊如何克服種種障礙,記錄納粹的證詞。劇情簡介 《世紀審判》這部電視電影講述...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倫理的現代困境》由賀君照田主編,其中有譯有評,最近幾輯尤注意中西歷史交叉延入"現代性"的曲折與展開。作者介紹 1963年出版。阿道夫·艾希曼1906年生,曾在屠殺猶太人中扮演重要角色,戰後化名逃往阿根廷,1960年被以色列特工抓獲,1961年在耶路撒冷對其舉行了刑事審判。阿倫特作為《紐約客》的特派...
阿倫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結語後記)楊布路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1961-1965 阿倫特:集體的責任 肖萊姆阿倫特:關於《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的往來書信 雅思貝爾斯:關於艾希曼審判 ——接受法朗西斯·蓬迪的採訪(海寧 譯)雅思貝爾斯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關於同標題的阿倫特著作與彼得·魏斯的談話(海寧譯)米爾格蘭姆:服從的...
“平庸之惡”英文為The Banality of Evil,是一個哲學術語,是指在意識形態機器下無思想、無責任的犯罪。一種對自己思想的消除,對下達命令的無條件服從,對個人價值判斷權利放棄的惡。概念 平庸之惡的概念,是由猶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漢娜·阿倫特提出來的。1961年4月11日,以色列政府對艾希曼的審判在耶路撒冷進行,...
關於米爾格拉姆的研究如何與納粹軍官阿道夫·艾希曼的審判相吻合,以及該實驗如何強化了漢娜·阿倫特所說的“平庸之惡”:“艾希曼的審判是一場電視審判,它確實向新的美國公眾重新介紹了大屠殺的整個概念。米爾格拉姆非常相信漢娜·阿倫特將艾希曼視為官僚機器中的一個齒輪的觀點,對美國人和對德國人民一樣適用。”後人...
《漢娜·阿倫特》是由瑪格雷特·馮·特洛塔執導的傳記片,芭芭拉·蘇科瓦和珍妮·麥克蒂爾出演。該片講述了在美國居住多年的著名猶太女哲學家漢娜·阿倫特受《紐約人》邀請為阿道夫·艾希曼的審判撰稿而引發的故事。劇情簡介 1960年,以色列宣布抓捕到前納粹德國高官、素有“死刑執行者”之稱的阿道夫·艾希曼,並於1961...
1960年的一天,在阿根廷一條僻靜的街道上,以色列特工彼得·馬爾金成功將納粹頭子阿道夫·艾希曼擒獲,完成了其特工生涯中最漂亮的一項任務。本月初,這位傳奇特工在美國紐約去世,享年77歲。在他身後,留下了很多耐人回味的故事。 [2] “摩薩德歷史上最出色的特工 播報 編輯 原名茨維·米利赫曼(Zvi Malchin)的彼得·馬爾金...
6.正義審判:艾希曼被執行死刑/139 第八章 絕世神偷——以色列核子彈是偷出來的 1.內憂外患:對核武器極度地渴望/144 2.法國停供:不得不成立“偷鈾小組”/148 3.策反行動:成功偷取400磅濃縮鈾/150 4.鉛塊行動:公然偷走200噸氧化鈾/154 5.夢想成真:以色列有了自己的核子彈/158 第九章 上帝之怒——追殺...
審理艾希曼 艾希曼設計針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方案導致大約600萬猶太人死於納粹大屠殺。1960年,以色列間諜機構“摩薩德”在阿根廷抓獲艾希曼。1961年,時任以色列最高法院法官的蘭多獲任牽頭一個由3名法官組成的審判小組,審理艾希曼一案。這起案件審理過程由以色列電台轉播,受到民眾密切關注。艾希曼最終獲罪,被處以絞刑。...
地點:特萊西恩施塔特,一個獨特的被阿道夫·艾希曼稱為“模範集中營”而宣傳的地方,隱藏著其真實面目——毒氣室前的最後一步而誤導著世界和猶太人民。一個男人:班傑明·穆勒斯坦因,特萊西恩施塔特猶太議會的最後一任主席,被流放的落難英雄,從1938年至戰爭結束期間被迫與艾希曼日復一日地談判,而到了艾希曼被審判...
關於艾希曼審判是最突出的例子。我們看到,她不但從中挑戰廣大社會的慣常的善惡觀念,“美化”屠夫和公敵,而且把矛頭直接指向受害者團體——自己所屬的種族團體——猶太委員會以致全體猶太人,終至於眾叛親離,這需要何等超邁的道德勇氣!她固然不是那類埋首於專業的麻木的學者,但也不是那類與時俱進的聰明的學者...
———潘克赫斯特的審判(1913,英國)如何追求人權?13.公立學校將黑人學生和白人學生分開是否正當?———布朗審判(1954,美國)如何克服種族歧視和不平等?法務部門積極推進社會改革是否妥當?14.能否追究艾希曼對反人道罪行的責任?———艾希曼審判(1961,以色列)大屠殺的悲劇發生在什麼體制里?15.偵查機關作出的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