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譜法(化學分析法)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又稱層析法或色層法,是一種利用物質的溶解性、吸附性等特性的物理化學分離方法。其分離原理是根據混合物的各組分在互不相溶的兩相(稱為固定相和流動相)作用的差異作為分離依據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色譜法
  • 外文名:chromatography
簡介,分類,薄層色譜法,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超臨界流體色譜法,

簡介

色譜法能解決那些物理常數相近,化學性質類似的同系物異構體等複雜多組分混合物的分離分析問題,既能鑑定化合物又能做定量測定。而且色譜法的儀器裝置不複雜,操作較方便。此外它還具有分離效能高、靈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定量結果準確和易於自動化等優點。已成為有機物、石油產品、環境保護等汽車材料及相關領域的一種分析方法。

分類

色譜法按流動相和固定相的狀態分為氣相色譜、液相色譜、薄層色譜、凝膠色譜、超臨界流體色譜等。色譜儀按使用領域不同分為分析用色譜儀、製備用色譜儀、流程色譜儀等。按兩相狀態分類見表。

薄層色譜法

薄層色譜法一種平面色譜法。將擬分開的混合物點在用固定相均勻塗布的薄片上,用合適的展開劑在密閉的層析槽中進行展開,被分離化合物在薄層上被展開,形成色譜帶。
薄層色譜法特點:方法簡單,操作簡便,除光密度計外,不需特殊設備,分離效果好,時間較短,一塊板上可同時分離許多樣品。除低沸點物質外,各種有機和無機化合物都可以進行分離。用於有機物等分離分析。樣品用量一般為幾至幾百微克,是較實用有效的微量分離分析方法。

氣相色譜法

氣相色譜法縮寫GC。是英國生物化學家A.T.P.馬丁等人在研究液液分配色譜的基礎上,於1952年創立的一種分離方法,它可分析和分離複雜的多組分混合物。GC是用氣體作為流動相的色譜法,用於測定能氣化或能轉化為氣體的物質或化合物。又可分為氣固色譜(GSC)和氣液色譜(GLC):前者分離的對象主要是一些永久性的氣體和低沸點的化合物;而後者的分析對象主要是能氣化的有機物質。
目前氣相色譜法已成為一種分析速度快、靈敏度高、套用範圍廣的分析方法。如氣相色譜與質譜(GC-MS)聯用、氣相色譜與傅立葉紅外光譜(GC-FTIR)聯用、氣相色譜與原子發射光譜(GC-AES)聯用等。在汽車材料套用中主要用於油料、塗料、塑膠等相關化學組分的分離和分析。

高效液相色譜法

高效液相色譜法 縮寫HPLC。又稱高壓液相色譜法,是用液體作為流動相的色譜法,於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分離分析技術。它利用了經典液相柱色譜法原理,引入了氣相色譜的理論,並採用高壓輸液泵、高效分離柱、高靈敏度檢測器與計算機控制系統等裝置,因而具備分離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檢測靈敏度高(最低可達10g/mL)、流動相選擇範圍寬、從流出組分中製取純品方便和套用廣泛等特點,成為現今色譜法中一種嶄新的分離技術。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儀器設備費用昂貴,操作嚴格,這是它的主要缺點。
高效液相色譜法已套用在汽車材料中有機物分析。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 縮寫SFC。是以超臨界流體作為流動相的一種色譜方法。所謂超臨界流體,是指既不是氣體也不是液體的一些物質,它們的物理性質介於氣體和液體之間。超臨界流體色譜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嶄新的色譜技術。由於它具有氣相和液相所沒有的優點,並能分離和分析氣相和液相色譜不能解決的一些對象,套用廣泛,發展十分迅速。據估計,至今約有全部分離的25%涉及難以對付的物質,通過超臨界流體色譜能取得較為滿意的結果。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在汽車材料中可用於油料中化學組成的分離和分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