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民俗

色彩民俗,人們賦予色彩以特殊的文化內涵和象徵意義的民俗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色彩民俗
  • 所屬學科:人文學
歷史起源,色彩象徵,

歷史起源

起源甚早。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穴里發現有紅、褐、黑等色繪的野牛、野豬、野馬等。
中國的山頂洞人在死去的同伴身邊撒上赤鐵礦粉屑,希望給死者再生的鮮血和生命。中國神話中的女媧煉五色石補蒼天也反映了先民對石和色彩的崇拜。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陶器表面有大量用紅、黑、白、褐等色彩繪製的人面紋和魚、蛙、鳥、鹿等動物形象以及幾何紋,說明當時人已懂得運用色彩來裝飾自己的生活。色彩民俗的產生、發展、演變受到自然環境、歷史傳統、審美習慣、生活形態、生產方式等的制約。

色彩象徵

色彩被民眾的價值判斷所左右,被賦予特定含義,並由此產生色彩崇拜、色彩禁忌。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色彩民俗分類體系和象徵體系,這些內部知識的文化邏輯使繁雜的色彩世界變得井然有序。不同國家和民族有不同的色彩象徵體系。
希臘人視白色為最純潔完美的色彩。埃及人將白色視為神聖的太陽神的理想像征。蒙古族和藏族以白色為聖潔、高貴、吉祥的象徵。漢族卻視白色為不祥的象徵色,行喪禮時的服飾等均用白,稱葬禮為“做白事”等。中國古代相當多的色彩具有倫理內涵並與政治相聯繫。如孔子把色彩分為正色、雜色、美色、惡色,這些顏色決定了君臣、父子、男女的嚴格界限。
各朝代對色彩的審美把握也不同:秦朝崇尚黑色的深沉、威嚴,漢代賦予紅色較高的地位,南朝以白為尊,隋代紫、白為上,唐代以後黃色為帝王的專色。以色彩標識社會等級構成了色彩習俗的重要內容。在中國民間習俗中,老百姓從自身生活出發,賦予色彩以不同的象徵意義,如紅色象徵熱情、溫暖、幸福,黃色象徵華麗、興奮、甜蜜,綠色象徵和平、青春、安全,藍色象徵永恆、沉靜、理智,黑色象徵崇高、嚴肅、堅實等。
中國民間的塗染、浸染、扎染、蠟染、印染等染印形式表現出來的色彩和民俗語言中的色彩辭彙,記錄了人們認識色彩、運用色彩、享受色彩的豐富內容。不同民族、不同場合都有對色彩的禁忌習俗。如漢族喜慶場合忌用黑色和白色,藏族婚禮場合忌用黑色等,都是該民族民眾普遍遵守的習俗慣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