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良寬詩碑亭
- 別稱:中日詩碑亭
- 位於:川峨眉山清音閣下方的清音橋畔
- 風格:日本亭式建築風格
位置簡介,歷史來源,
位置簡介
詩碑亭為日本亭式建築風格,是一座圓形草頂的涼亭,亭的正中懸掛一匾,上書“中日詩碑亭”幾個大字。詩碑亭的兩旁,各立方形石碑二塊:一塊刻有良寬大師的肖像及其生平簡介,另一塊刻著峨眉山下橋樁東流圖和峨眉山下橋樁來由。
歷史來源
說起這座平凡的“中日詩碑亭”,還有一段不平凡的真實故事:1825年夏,峨眉山山洪暴發,峨眉山上有一座木橋被沖毀,其中一根橋樁便沿河而下進入岷江。然後,這根橋樁穿過三峽,出東海,北上日本,在漂流了6000多公里後,於當年冬漂到了日本新瀉縣海邊的宮川濱。
巧的是,這根長8尺7寸、粗2尺9寸的木樁被當時日本著名的高僧和詩人良寬大師拾起,他看到上面有五個篆刻漢字“峨眉山下橋”,知道是來自佛教聖地,便視為寶物珍藏起來,並在上面題詩一首:“不知落成何年代?書法遒美且清新;分明峨眉山下橋,流寄日本宮川濱。”由此,良寬大師還萌發了朝聖峨眉的心愿,但始終未能如願。
1986年中日友好漢詩協會成立,為了促進兩國的友好往來以及文學領域的交流,也為了完成高僧良寬的心愿,1990年才在此投資修建了詩碑亭和亭前的索橋。“中日詩碑亭” 亭額,是日本日中友好漢詩協會會長柳田聖山題寫的,亭內有一塊黑色石碑,正面鐫刻的便是良寬大師的那首《試題峨眉山下橋樁》詩,背面鐫刻的則是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唱和良寬和尚的詩文:禪師詩句證橋流,流到宮川古渡頭。今日流還一片石,清音長共月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