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與大尉

船長與大尉

《船長與大尉》這本書講述了二十世紀初,塔塔林諾夫船長和他的探險隊乘“聖瑪麗亞”號前往北極探險,後失蹤罹難。空軍中尉薩尼亞為解開探險隊失蹤之謎,克服重重困難,從許多無頭信件、散失在民間的遺書遺物中了解到探險隊在航行途中的新發現及遇難經過,終於使真相大白於天下· 小說故事生動,情節曲折,語言流暢,可讀性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船長與大尉
  • 作者:卡維林
  • 是否出版:是
  • 出版日期:1959
關於作者,故事梗概,精彩賞析,

關於作者

卡維林(1902-1989),蘇聯俄羅斯作家。生於音樂家家庭。畢業於東方語言學院和列寧格勒大學文史系。早年曾參加“謝拉皮翁兄弟”團體,一九二○年開始寫小說,寫過幻想小說、偵探小說,注重寫作技巧,力求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點,俄羅斯無產階級作家聯合會(“拉普”)的作家曾指責他為“形式主義者”。長篇小說《船長與大尉》(1938~1944)頗受青年讀者的歡迎,曾獲史達林獎金。以後的作品主要有:《一本打開的書》(三部曲,1949~ 1956),中篇小說《七對不乾不淨的人》(1962)和《斜雨》(1962),長篇小說《在鏡子面前》(1971),文學回憶錄《在古老的房了里》(1971),三部曲《燈火通明的窗戶》(1975)和長篇小說《兩小時的散步》(1978)、《兩面畫像》、《離別情》等。卡維林的作品大多描寫知識分子的生活與鬥爭。故事情節曲折緊張,結構巧妙,人物個性鮮明,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故事梗概

前蘇聯作家溫尼阿明.亞歷山大羅維奇.卡維林的長篇小說《船長與大尉》講了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蘇聯空軍大尉薩尼亞歷經艱險尋找多年失蹤的北極探險船和船長,最終解開了失蹤之謎。小說貫穿了沙俄時代、十月革命和衛國戰爭,其間也包含有莫斯科和列寧格勒被圍困的情節。
薩尼亞負傷後被送往後方,途中火車遭到德軍轟炸;他的愛人——失蹤的探險船長的女兒卡佳得到的訊息既不詳也不祥,卡佳在被圍困的列寧格勒思念著薩尼亞:
“冬夜,在飢餓的城市裡,在一間寒冷的屋子裡,在一盞光線很弱,正在同來自屋角落的暗影作鬥爭的,小煤油燈的黃色燈光微微照亮的小廚房裡,這是心兒在叩擊,這是心兒在祈禱。願我的愛情拯救你!願我的希望保佑你!讓愛情和希望飛到你的身旁,看看你的眼睛,把生命呼入你那僵硬的嘴唇里!把臉緊貼在你腿上沾滿了血污的繃帶上。告訴你:這是我,是你的卡佳!無論你是在天涯,還是在海角,我都要來到你身旁。不論你發生了什麼意外,我都要和你相守在一起。……”

精彩賞析

有很多有意思的書漸漸被人們遺忘,也許他們從來都不是主流,是不是經典,每個人自有自己的評價。很偶然的發現這本沉寂多年的書今年繼續加印,很難得,有些思想也許過時了,故事卻還是那個好故事。感興趣的朋友下手要快,卓越已沒貨,噹噹尚健在。
卡維林的《船長與大尉》
也許作者因為描寫了很多蘇聯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正面的宣傳,所以這本書會被人以政治宣傳的嫌疑給錯過,但是從整本書的情節和可讀性來說,卻是一本非常好的書,一本講述成長的故事,一本講述兩個孩子之間愛情如何長大的書,以及一本一個人生在困境中如何完美的小說。我無法用語言來準確形容我對《船長與大尉》的熱愛:迷人的書,神奇的書,扣人心弦的書,激動人心的書……有人說《船長與大尉》接近通俗文學,不能算是經典。請問什麼是經典?一本書經過漫長的歲月,一直有人閱讀,反覆地閱讀,一直念念不忘,一直銘記心頭,看見有人談論就像遇到知音一樣興奮……這樣的書,就是經典。一本書是不是經典不是所謂評論家信口說說所能界定的,而是由千千萬萬普通讀者用時間和心靈來界定的。《船長與大尉》絕對是普通讀者心目中的超級經典。
《船長與大尉》1959年版《船長與大尉》1959年版
70年代中期,我借到了一本限時歸還的破破爛爛沒頭沒尾的書,在書脊上模模糊糊地辨認出--“船長與大尉 上”。我匆匆地看完,匆匆地還掉,不知故事的開始,更不知故事的結局,好幾天心裡不好受。書里詩一般的語言,夢一般的少年戀情,薩尼亞和卡佳的未來,船長失蹤的秘密,從此縈繞在心裡放不下,一直到80年代初得到再版的《船長與大尉》才算了結。在我當年匆匆讀這本“破”書的時候,並不了解這本書曾經塑造了六十年代中國讀書青年的靈魂。
關於《船長與大尉》的故事情節,我想經過幾次再版已經深入人心,這裡就不再多說了。這本書為什麼會如此受到中國讀者發至內心的喜愛,我以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1,作者沒有刻意地偽善地宣傳某種特定的意 識形態,而是通過塔塔林諾夫船長去北極探險和薩尼亞抗擊侵略者、尋找船長失蹤秘密這樣動人的故事來打動人心,通過故事揭示書中人物的高貴品格,自然而然地宣揚了俄羅斯民族開疆拓土堅韌不拔的精神,這在某種程度上顛覆了蘇聯小說一向給人的誇張矯 飾的刻板印象。
2,有人說,浪漫和冒險是文學永恆的主題,也是吸引讀者的不二法門。《船長與大尉》巧妙地把浪漫元素和冒險元素揉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迎合了讀者的閱讀期待:薩尼亞的成長經歷、種種奇遇,他和卡佳的愛情,他的朋友與敵人,冒險尋找船長下落的過程,加上戰火、圍困、分離、重逢,曲折驚險而又合乎邏輯,懸念叢生而又自然貼切,把浪漫的愛情故事融進緊張刺激的冒險情節中,讓讀者心有戚戚,欲罷不能。
3,《船長與大尉》書寫了理想狀態的愛情,滿足了讀者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中國青年讀者對愛情的集體想像,滿足了他們潛意識裡對純潔的堅貞的浪漫的溫馨的愛情之極度渴望。卡佳在戰火中的列寧格勒呼喚愛人的那段話不知銘刻在多少人的記憶深處:“願我的愛情拯救你!願我的希望保佑你!讓愛情和希望飛到你的身旁,看看你的眼睛,把生命呼入你那僵硬的嘴唇里!把臉緊貼在你腿上沾滿了血污的繃帶上。告訴你:這是我,是你的卡佳!無論你是在天涯,還是在海角,我都要來到你身旁。不論你發生了什麼意外,我都要和你相守在一起。誰要是幫助了你支持過你,給你水喝,餵你飯吃,那她也就是我――是你的卡佳。如果死神降臨到你的頭上,你再沒有力量來和死神搏鬥,這時在你的心中哪怕只有最後的一滴點兒最微小的力量――那也就是我,我一定要把你救活。” 這樣真摯刻骨的愛情,恐怕已很難為現今我國的“情下中農”們所理解了,不過在當年……不提也罷。
4, 《船長與大尉》宣傳了積極、健康、向上的價值觀,類似“奮鬥,探求,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之類的警句比比皆是,很能達到別致的勵志作用。這種通過藝術手段深入人心的激勵比今天一個典 型明天一個模 范的口號式激勵更有效果,也更持續,甚至貫穿一個人一生的奮鬥探求道路。
5,《葉爾紹夫兄弟》有一種“社 會主義小資情調”,《船長與大尉》正好相反,跟社 會主義似乎沒什麼關係,而是通篇洋溢著舊沙皇俄國式的小資情調,貼上在社 會主義蘇聯的背景里,既格格不入,又絲絲入扣,形成一種奇妙的效果,令人印象深刻。整部書的語言優美流暢,很容易聯想起想起久違的白銀時代作品的優雅氣息,但又沒有白銀時代小說的陰暗感,而是充斥明朗、樂觀和進取的色彩,還有莊嚴的美感。
總之,這是一本奇特的書,跟其他蘇聯小說並不相類,能得到讀者如此的認可,一定有其獨到之處。
就我個人而言,喜歡《船長與大尉》的上半部甚於下半部,這是有原因的。卡維林在1938年開始創作《船長與大尉》,1944年完成。當卡維林構思這部小說的時候,絕對想不到三年後會發生慘烈的戰爭,連史達林臨到了戰前都想不到,何況他一個小小作家。戰爭的爆發完全打亂了卡維林原本的腹稿,結果就是最後的完成稿跟原先下半部的構思截然不同,這也造成戰前寫好的部分和戰時完成的部分,風格並不一致。
據說文革前曾經放映過改編自《船長與大尉》的蘇聯電影《兩個探險家》,而因為這部電影給小說增加了數不清的讀者。這引起我強烈的好奇,我想在當今發達的網路時代,什麼事都可能發生,小說既然早就看到了,電影還會遠嗎?
至於從沒讀過《船長與大尉》的年輕朋友,就算你不喜歡蘇聯文學也好,對蘇聯文學有偏見也罷,不妨先讀幾頁,保證你手不釋卷流連忘返,不信就試試……
(《船長與大尉》,於光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外國文學出版社,1982,200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