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石器時代舞蹈紋彩陶盆
- 出土地點: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
- 館藏地點: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
- 所屬年代:石器時期
- 類別:陶器
- 級別:國家一級文物
- 出土時間:1973年
- 所屬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
- 所屬地區:北京
舞蹈紋彩陶盆一般指本詞條
新石器時代舞蹈紋彩陶盆於1973年出土於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墓地,為新石器時代前期陶器,為水器。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新石器時代舞蹈紋彩陶盆高14.1厘米,...
陶盆出土時已經殘破,經修復。陶盆大口收腹,平底,為泥質黃陶,施黑彩,以內彩為主。人形舞蹈圖案環繞一周,分為三組,每組五上孫家舞蹈紋彩陶盆人手牽手,頭圓形,...
內外壁均施彩。主題紋飾為舞蹈紋。共三組,五人一組手拉手歡樂地跳集體舞。中文名 馬家窯型舞蹈紋彩陶盆 出土時間 1973年 高 14厘米 主題紋飾 為舞蹈紋 ...
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紋飾具有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明顯特徵。【出土事例】:舞蹈紋彩陶盆 彩陶盆(3張) 出土於我國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的舞蹈紋彩陶盆,是新...
舞蹈紋彩陶盆 在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出土的馬家窯類型的舞蹈紋彩陶盆,是在接近盆口的內壁,描繪了三組拉手手小人的紋飾,每組5人,有頭飾,還有尾飾。拉手小人圖案在今...
《舞蹈》是“野獸派”畫家亨利·馬蒂斯於1910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現收藏於...比如馬蒂斯的這幅作品和我國青海馬家窯文化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就有驚人的...
新石器時代彩陶舞蹈紋的代表作如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出土的馬家窯類型舞蹈紋彩陶盆,其器內壁上用黑彩繪三組舞蹈紋,每組舞蹈者五人,手拉著手,踏歌而舞,於盆壁上均勻...
沉睡於地下達5000年之久的我國西北地區青海大通上孫家寨舞蹈紋彩陶盆的出土和其後青海宗日舞蹈紋彩陶盆的出土,在舞蹈界引起轟動不是偶然的,它是新石器時代馬家窯...
柳灣彩陶博物館分上 柳灣彩陶博物館分上下兩層 下兩層,外形酷似在青海出土的大通舞蹈紋彩陶盆。這種彩陶盆在大通縣上孫家寨遺址出土,盆的內壁上繪有3組舞蹈人...
特別是1995年,考古人員在青海省同德縣巴溝鄉團結村宗日遺址發現了一件雙人抬物紋彩陶盆和一件不同於1973年大通縣出土舞蹈紋的舞蹈紋彩陶盆。前者圖案在國內尚屬...
更為令人矚目的是1973年秋天,在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發掘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它為我們展示了大約五千年前舞蹈藝術的直觀形象。舞蹈在原始社會經歷了漫長的路程,但當...
原始時期的音樂和舞蹈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些樂舞與先民們的狩獵、畜牧、耕種、戰爭等多方面的生活有關。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寨出土舞蹈紋彩陶盆,是迄今所知可估...
青海柳灣彩陶博物館總占地面積5830平方米,展廳面積為1500平方米。柳灣彩陶博物館分上下兩層,外形酷似在青海出土的大通舞蹈紋彩陶盆。這種彩陶盆在大通縣上孫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