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的傳說

舜的傳說

舜的傳說是山西省運城市的民間傳說故事。

2011年5月23日,舜的傳說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本名:姚重華
  • 別稱:舜,虞舜,帝舜,大舜
  • 字號:字都君,號有虞氏
  • 所處時代:上古時代
  • 民族族群:華夏
  • 出生地姚墟
  • 主要成就:五帝之一;舉八元八愷;放四凶;命官職;治洪水;巡天下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I-90
  • 申報地區:山西省沁水縣,山東省諸城市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歷史源流,主要內容,傳承意義,

歷史源流

舜生於今永濟縣的諸馮村。他姓姚,因眼裡有雙瞳,故名叫重華。母親生下他不久就去世了,父親娶了繼室,生一男一女,男的叫象,女的叫闊首,就是舜的異母弟妹了。
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名氣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聞名的。因為能對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揚。過了10年,堯選舜為即位人選,便將兩個女兒嫁給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與全家和睦相處,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才幹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堯得知這些情況很高興,賜予舜絺衣(細葛布衣)和琴,賜予牛羊,還為他修築了倉房。 舜得到了這些賞賜,瞽叟和象很是眼熱,他們又想殺掉舜,霸占這些財物。瞽叟讓舜修補倉房的屋頂,卻在下面縱火焚燒倉房。舜靠兩隻斗笠作翼,從房上跳下,幸免於難。後來瞽叟又讓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卻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將舜活埋在裡面。幸虧舜事先有所警覺,在井筒旁邊挖了一條通道,從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時間。瞽叟和象以為陰謀得逞,象說這主意是他想出來的,分東西時要琴,還要堯的兩個女兒給他做妻子,把牛羊和倉房分給父母。象住進了舜的房子,彈奏舜的琴,舜去見他,象大吃一驚,老大不高興,嘴裡卻說:“我思舜正鬱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順父母,友於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誠懇謹慎。
歷山上的舜帝廟歷山上的舜帝廟
舜離家到歷山耕種,其原因就是他父母對他的虐待。儘管如此,他還是時刻不忘父母養育之恩,不計前嫌。有一天,他看見一隻母斑鳩帶著一隻小斑鳩在飛,那母斑鳩不時捕捉飛蟲來餵小斑鳩,十分劬勞。舜感動了。他想念著哺育自己的父母,便情不自禁地唱起《思親操》歌曲來:"陟彼舜山兮崔嵬,有鳥翔兮高飛。瞻彼鳩兮徘徊,-----沒張兮思我父母。力耕日與月住如馳,父母運兮吾將安歸。"意思是:
登上那崔嵬的歷山,
見兩隻斑鳩在空中飛旋。
日與月啊如梭如箭,
思念父母啊有家難還!
舜確實是個大孝子,二十歲時就以孝名聞於天下。
運城市北門行三十里,有鳴條崗,崗上有一座舜帝陵廟。河東人民稱它舜帝廟。據《蒲州府志》和《解州州志》載:這座廟始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明嘉靖年間因地震毀壞,萬曆年間依舊規模重建,經清代多次修繕,至今保存尚好。舜帝廟分外城、陵園、皇城三個部分。

主要內容

那時,堯帝選拔賢才,四岳之長就向堯帝舉薦了舜。於是堯帝就選他作自己的繼承人,並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配給舜作妻子。堯帝賞賜給他一大批牛羊,還給他修了高大的倉庫。舜由一個窮人一下子富了起來。
他的父母和弟弟,一聽到舜富了,就頓起不良之心,設計陷害,要把舜的財產奪過來。一天,他們借修倉庫為名,想用一把火把舜燒死在倉庫里;沒想到舜穿的是娥皇、女英給他的風衣,舜從大火中飛走了。一天,他們又借掏井為名,想投石下井把舜淹死在深井裡;沒料到舜穿了娥皇、女英給他的龍衣,又從井底遊走了。一計不成,二計失敗,他們又借吃飯為名,酒中下毒,想要把舜毒死;然而舜有蛾皇、女英保護,事先讓他服了仙藥,毒酒下肚,也安然無事。
原來舜的異母妹妹生性善良,當她聽到父兄要陷害舜的訊息時,便悄悄告訴給二位嫂嫂,這就使得娥皇、女英能夠從容對付惡人的詭計,幫助舜死裡逃生。而舜呢,寬宏大量,不計舊惡,他一如既往,對父母孝順,對弟弟友愛。不過,經歷過這番風波之後,舜更把二妃當作自己生死不渝的伴侶了。這些富有神話色彩的傳說,均見《列女傳有虞二妃》。
後來,舜為天子,巡視南方,死在蒼梧之野(今湖南九嶷山)。娥皇、女英聽到舜死南方的訊息,便立即動身前往探視,她倆一路走,一路哭,淚水灑在竹子上,竹子就呈現出許多斑點,後人稱這種竹子為湘妃竹,也叫斑竹。她倆到了湘江,渡江時遇暴風,船被打翻,二妃被淹死。
出運城北門行三十里,有鳴條岡,岡上有座舜帝陵廟,河東民眾稱它為舜帝廟。據《蒲州府志》和《解州州志》載:這座廟始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明嘉靖年間因地震毀壞,萬曆年間依舊規模重建,經清代多次繕修,至今保存尚好。舜帝廟分外城、陵園、皇城三個部分。皇城內有戲樓、卷棚、獻殿、正殿、寢宮;東西兩翼有廊房和鐘、鼓二樓。正殿內有舜帝頭戴冕旒的塑像(今已毀)。寢宮為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的住處。舜帝廟結構宏偉,布局合理,總共占地面積一百五十畝,是我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用占地一百五十畝的陵廟來祭祀一個上古時代的君王,而且千秋百代,永垂不衰,這除了舜都蒲坂位於河東這個原因之外,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就是舜有大功於民。
當堯帝把自己的女兒--蛾皇、女英許配給舜以後,在長期的考察中,知道舜不但寬厚仁慈,而且英明能幹,於是就讓他擔負重要職務,獨當一面。堯帝讓他做掌握天下土地和人民的司徒,他以美好的道德教育人民,使人民做到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上下都和睦相處。堯帝讓他做總管天下百事工役的司空,他把諸事辦得井井有條,絕無荒廢。堯帝讓他出使四面兄弟部落,他同兄弟部落的關係處得十分融洽。堯帝派他單獨到深山老林或邊遠地區去巡視,在狂風暴雨中他不迷路,碰到虎包、豹豺狼他不畏怯。
當舜五十歲時,堯帝把天下大事託付給他。他總攝大權,統領百官,作了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他向堯帝推薦了高陽氏蒼舒、叔達等才子八人,謂之"八愷";接著又舉薦了高辛氏伯奮、促堪等八位能人,謂之"八元"。這十六位賢人幫助他輔佐堯帝,把天下管理得很好;他在舉賢任能的同時,又把使勢倚強、橫暴不法的"四大凶神"作了懲處。把號"窮奇"的共工流放到幽州,把號"渾沌"的歡兜發配到崇山,把號"桃杌"的鯀囚貶到羽山,把號"饕餮"的三苗驅逐到三危(今甘肅敦煌),於是天下大治大安。堯帝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時間對他進行考察、培養和試用,直到完全可以放心了,這才把天下正式禪讓給他。
舜受堯禪,在蒲坂(今永濟)即帝位,就以蒲坂為都,為有虞氏。舜帝即位,因政績卓著,傳說天上有五星化為五老,游於蒲坂,舜以師道尊之。今永濟有"五老峰"和"五星湖",就是這個故事的遺蹟。
那時洪水泛濫,舜帝命禹治理,禹治水有功,就拜禹為司空,總理百官。他又請懂得稼穡的后稷管理農業,契管理教育,皋掏管理司法,垂管理手工業,益管理出澤,伯夷負責天下的典禮,夔制譜作樂,龍傳達君主命令:謂之"九官"。
在壩河(今平利西河鄉楊嶺附近)的河岸上,有一處舜家糧倉。秋天到了,眼看就要秋收。後娘便分派舜去打掃修補糧倉,說要準備秋收屯糧。因受後娘的虐待,舜常常連飯都吃不飽。這一天,舜一早就來糧倉清掃修補幹活,已是日過中午還沒有吃上早飯,又累又餓,禁不住倒在倉樓上昏昏睡去。正當他睡得香甜之際,忽然被糧倉內燃起的熊熊大火驚醒。時值初秋,驕陽當空,偶爾還伴有陣陣河風吹來。舜見倉房起火,不知有加害陰謀,左衝右突,想補滅大火。怎奈這火借風勢,風助火威,眼看救火無望,不得不捨棄倉房逃命。可他萬萬不曾料到,唯一能出進的大門早已被後娘鎖上了。情急之中,忽聽房後有人大喊:舜哥哥請速上房頂從房後槐樹上避難!舜遁聲迅速順石梯上了後樓,翻上房頂,來到後檐,見恰有大槐樹一枝直伸後屋房檐邊上,仔細一看,原來是小妹敤手正在大槐樹上急得直向他招手。舜來不及多想,伸手揪住槐枝猛的一甩,一個千秋便盪上了大槐樹。這時,只聽得敤手小妹邊哭邊說:舜大哥有所不曉,這都是媽媽設下的計謀想加害於你。幸有大槐樹救你性命。你千萬不可出去,他們請了好幾個縱火大漢還守在前門上,要親眼看到房子燒燼才得放過。這裡我帶了乾糧給你充飢,你趕緊爬上樹頂躲過他們,等到天黑逃命去吧!舜側耳默聽,打心裡十分感激妹妹的真情實意與良苦用心,遂爬上樹頂躲藏起來,暫且不表。 卻說舜逃命之後遭數劫而大難不死,遂後時來運轉,貴為帝王,終成大器。一日,舜來到曾搭救過性命的大槐樹下,焚香叩拜,封贈大槐樹為萬年神樹。常年結籽,青皮不老。世人發現,槐樹無論是在酷熱的炎夏還是在寒冷的冬天,其皮常青,枝繁葉茂,年年結籽。據民間傳說,就是受過虞舜帝的拜封之故也!舜王碑的傳說 舜王碑,人稱“舜王龍碑”,上刻七個大字“帝舜有虞氏之陵”,原在三分石上,後遷至大陽溪邊的舜廟之側。遷移之因,也有一個傳說。  相傳帝舜時,九疑山出了九條孽龍,盤距在“蟠龍洞”、“九疑岩”,危害百姓生靈。帝舜聞之南巡,走了三湘四水,看了五嶺三山,終於來到九疑山間。他帶領百姓大戰三年,斬殺了九疑岩里四條龍;接著大戰三年,斬殺了蟠龍洞裡的四條龍。又大戰了三年,方斬殺了三峰石天湖池裡的老蛟龍。帝舜連續苦戰了九年,積勞成疾,終於病倒在三峰石下。在他臨終之時,大臣皋陶問他有何吩咐,他說:“不可厚葬,只要三峰石下選一黃土高地,瓦棺布衣掩埋即可。”最後他手指三峰石上的天湖池,龍駕歸天了。舜死後,人們刻了塊3000斤重的龍碑立在三峰石下。皋陶心想,此地太險惡,遷到大陽河邊為好。啟靈這天,碑太重,三十個壯漢都抬不動。這時,幾隻白鶴從天空飛臨,兩頭大象從地上走來。大象用鼻子捲起墓碑就走,白鶴在前面引路。當走到熊家山黃龍洞前時,突然,從洞裡出來一個白髮老人,笑著說:“生在帝王城,死在九疑山,白鶴來引路,大象來抬喪。”說完搖身變成一條黃龍,張牙舞爪,不讓葬在這裡。大象只好又向前走,過了馬蹄坳,穿過大桑塘,來到一座大石岩前。這大石岩十分奇特,高300丈,直上青天。岩形狀似龍,龍角龍眼龍鬚龍牙俱全。山下西邊有兩口龍泉。白馬仙人還將峰頂用亂石堆了一頂王冠,一條玉帶放在山上。這真是龍潛鳳棲之地。大象將龍碑一放,碑即入地3尺,端端正正立在中間。於是,將帝舜龍體下了石坎,砌上瓦棺,成群白鶴,眾四面八方銜來紫蚌殼,放滿瓦棺,這就是“瓦棺貝冢”的由來。  皋陶結廬為庵,一直守護在舜陵前。死後化作一棵青松,長在墓邊石岩上,像一位將軍威然屹立,侍衛著長眠地下的舜帝。
堯帝去世之後,舜帝辦事更加謹慎,他徵聘賢人輔政,立誹謗之木,設進諫之豉,讓人民提意見,以改正自己的過失。他又讓樂師制了九抬、九韶等古樂。因用簫笛演奏,故稱"簫韶"。這種古樂,雍容典雅,清揚婉轉,演奏起來,據說鳳凰也會飛來起舞的。舜帝本人也很愛音樂,他的古琴彈得好極了。有一次,他登上薰風樓,面對浩渺的百里鹽池,彈唱著自己譜寫的《南風歌》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譯成現代漢語是:
南風多么和薰啊,
可以解除老百姓的痛苦。
南風多么及時啊,
可以增加老百姓的財富。
舜帝到了晚年,因見自己的兒子不肖,便把天下禪讓給禹。

傳承意義

通過堯舜傳說和走親習俗這一文化紐帶,兩地民眾卻建立起了聯繫緊密的血緣關係。這種血緣關係,是當地信仰的衍生物。這種以信仰為基礎的血緣關係是超歷史的。當地有一種說法,羊獬、歷山兩地之間是不通婚的,因為本身已是親戚。其實,即便這種血親關係是真實的,按照中國傳統,“五服”之外就被視為血親中斷,可以相互通婚了。這種不通婚的說法,仿佛跨越了漫長的歷史,直接將現實生活與遠古的堯舜時代掛上了鉤。
這種血緣化的地緣關係,藉助信仰的媒介,顯示出強大的文化輻射力。走親不僅僅與羊獬、歷山兩地相關,而是將走親沿線所有村落都囊括在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