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菁,1983年出生,湖北武漢人。1999~2003年就讀於北京大學物理系。2003年到2008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博雅特聘教授。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研究方向,主要成就,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99.09-2003.07 北京大學 本科
2003.09-2008.07 美國芝加哥大學 博士
工作經歷
2008.9 - 2011.08 東京大學數物聯攜宇宙研究所 粒子物理中心— 特聘研究員
2011.09-2012.06 義大利高等研究院高能物理中心—歐洲研究委員會特聘學者
2012.07-2015.06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第一研究室 — 副研究員
2015.07-2022.04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第一研究室 — 研究員 — 彭桓武理論物理創新研究中心執行委員會副主任
2022.04-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博雅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
粒子物理和粒子宇宙學(理論):
量子場論、群論拓撲學、模型構造唯象學、對撞機物理、暗物質、引力波物理、天體物理、宇宙學和實驗設計都有涉獵。最近主要聚焦於
•基於散射振幅的有效場論方法
•通過天文觀測探測引力波,超輕暗物質,拓撲相變,黑洞物理等重大基礎物理問題
•通過量子技術探測超高頻引力波,超輕暗物質,新粒子等
超輕暗物質和超高頻引力波的實驗探測(實驗):
•利用超導射頻諧振腔的方案
•利用量子放大器實現寬頻快速掃描
主要成就
主要關注於粒子物理理論和粒子宇宙學,對幾乎所有的相關分支:量子場論、群論、拓撲學、模型構造、唯象學、對撞機物理、暗物質、引力波物理、天體物理、宇宙學以及實驗設計都有涉獵。在頂夸克前後不對稱性,電弱對稱性破缺機制(複合Higgs粒子模型),宇宙早期重子數不對稱起源和暗物質方面都有著原創性的工作。研究範圍廣泛,長於和不同領域的人相互合作,在海內外擁有50多名不同的合作者,擁有良好的學術交流基礎和學術聲望。國際高能物理資料庫網站(http://inspirehep.net)顯示:截至2022年3月,目前已發表論文76篇,總引用4000餘次;發表Nature Astronomy一篇,Phys.Rev.Lett.十二篇,含編輯推薦2篇,H因子為34。其中9篇已發表論文分別被累計引用超過100餘次。
回國後主要關注於電弱對稱性破缺機制,宇宙早期正反粒子不對稱性起源,超輕暗物質和引力波探測,有效場論方法等領域的研究。其中關於基本粒子質量起源,宇宙早期正反粒子不對稱性起源和軸子等超輕暗物質探測問題上取得了重要進展,並因此榮獲全球華人物理天文學會2019年度亞洲成就獎,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相關一系列研究工作得到了國際國內同行專家們的極大興趣和認可。最近五年作為通訊作者發表Phys.Rev.Lett.七篇,應邀在SUSY2015,BLV2015,HEFT2019,HEFT2021等國際系列會議上做大會特邀報告。
獲獎記錄
2019年榮獲全球華人物理和天文學會頒發的亞洲成就獎。2020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20年8月11日,舒菁入選“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