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州山谷寺覺寂塔隋故鏡智禪師碑銘》是唐代獨孤及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舒州山谷寺覺寂塔隋故鏡智禪師碑銘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獨孤及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舒州山谷寺覺寂塔隋故鏡智禪師碑銘
桉前志,禪師號僧璨,不知何許人。出見於周隋間,傳教於惠可大師,摳衣於鄴中,得道於司空山。謂身相非真,故示有瘡疾;謂法無我所,故居不擇地。以眾生病為病,故至必說法度人;以一相不在內外不在其中間,故足言不以文字。其教大略以寂照妙用攝群品,流注生滅觀四維上下。不見法,不見身,不見心,乃至心離名字,身等空界,法同夢幻。亦無得無證,然後謂之解脫,禪門率是道也。上膺付囑,下拯昏疑,大雲垂陰,國土為化。謂南方教所未至,我是以有羅浮之行,其來不來也,其去無去也。既而以袈裟與法,俱付悟者,道存形謝,遺骨此山,今二百歲矣。皇帝即位後五年,歲次庚戍,及剖符是州,登禪師遺居,周覽陳跡,明徵故事。其茶毗起塔之制,實天寶景戌中別駕前河南少尹趙郡李公嘗經始之;碑版之文,隋內史侍郎河東薛公道衡、唐相國刑部尚書贈太尉河南房公琯繼論撰之。而尊道之典,易名之禮,則朝廷方以多故而未遑也。長老比邱釋湛然,誦經於靈塔之下,與磵松俱老,痛先師名氏未經邦國焉,與禪眾寺大律師釋澄俊,同寅葉恭,亟以為請。會是歲嵩岳大比邱釋惠融至自廣陵,勝業寺大比邱釋開悟至自廬江,俱纂我禪師後七葉之遺訓,日相與嘆塔之不命、號之不崇,懼像法之本根墜於地也,願申無邊眾生之宏誓,以抒罔極。揚州牧御史大夫張公延賞以狀聞,於是七年夏四月,上沛然降興廢繼絕之詔,冊謚禪師曰鏡智,塔曰覺寂,以大德僧七人灑掃供養。天書錫命,暉煥崖俗,眾庶踴躍,謂大乘中興。是日,大比邱眾議立石於塔東南隅,紀心法興廢之所以然。及以為國中國之有佛教,自漢孝明始也,歷魏晉、宋齊,施及梁武。言第一義諦者,不過布施持戒,天下惑於報應,而人未知禪,世與道交相喪。至菩提達摩大師,始示人以諸佛心要,人疑而未思。惠可大師傳而持之,人思而未修。迨禪師三葉,其風浸廣,真如法味,日漸月漬。萬木之根莖枝葉,悉沐化雨,然後空王之密藏,二祖之微言,始燦然行於世間,浹於人心。當時問道於禪師者,其淺者知有為法,無非妄想;深者見佛性於言下,如燈之照物。朝為凡夫,夕為聖賢,雙峰大師道信其人也。其後信公以教傳宏忍,忍公傳惠能、神秀。能公退而老曹溪,其嗣無聞焉。秀公傳普寂,寂公之門徒萬人,升堂者六十有三。得自在慧者一曰:“宏正,正公之廊,廡龍象又倍焉,或化嵩洛,或之荊吳,自是心教之被於世也,與六籍侔盛。嗚呼!微禪師,吾其二乘矣,後代何述焉?庸詎知禪師之下生不為諸佛,故現比邱身以救濁劫乎?亦猶堯舜既往,周公制禮,仲尼述之,游夏宏之,使高堂后蒼徐孟戴慶之徒,可得而祖焉。天以聖賢所振為木鐸,其揆一也。諸公以為司馬子長立夫子世家,謝臨川撰慧遠法師碑銘,將令千載之後,知先師之全身、禪門之權輿、王命之丕顯。在此山也,則揚其風,記其時,宜在法流。及嘗味禪師之道也久,故不讓。其銘曰:
眾生佛性,莫非宿植。知誘於外,染為妄識。如浪斯鼓,與風動息。淫騃貪怒,為刃為賊。生死有涯,緣起無極。如來憫之,為辟度門。即妄了真,以證覺源。啟迪心印,貽我後昆。閒生祥師,俾以教尊。二十八劫,迭付微言。如如禪師,膺斯宏宣。世溷法滅,獨與道全。童蒙來求,我以意傳。攝相歸性,法身乃圓。性身本空,我無說焉。如如禪師,道既棄世。將三十紀,妙經乃屆。皇明昭賁,億兆膜拜。凡今後學,入佛境界。於取非取,誰縛誰解?萬有千歲,此法無壞。
作者簡介
獨孤及(725—777)唐文學家。字至之,河南洛陽人。先世為匈奴獨孤氏。潁川郡長史獨孤通理之子。天寶末,舉洞曉玄經科,曾任左拾遺、禮部員外郎、常州刺史等職。與李華、蕭穎士等同以古文著名,長於議論,對崇尚駢偶藻麗的文風不滿。也能詩。有《毗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