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顯鎮(舒城縣五顯鎮)

五顯鎮(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轄鎮)

舒城縣五顯鎮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五顯鎮,隸屬於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地處舒城縣西南部,東與合肥市肥西、廬江2縣接壤,南與桐城市為鄰,西北連線金安區、霍山縣、安慶市岳西縣,南距舒城縣區70千米,東距省會合肥100千米,區域總面積98.1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五顯鎮戶籍人口為37762人。

解放後,設五顯鄉;1984年,由五顯鄉改為五顯鎮;1992年,撤區並鄉,五顯、滑水、景山3個鄉鎮合併為五顯鎮。截至2020年6月,五顯鎮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五顯村。

截至2019年末,五顯鎮有工業企業3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0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顯鎮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
  • 地理位置:舒城縣西南部
  • 面積:98.11 km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五顯村
  • 電話區號:0564
  • 郵政編碼:231366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萬佛湖萬佛山
  • 車牌代碼:皖N
  • 人口:37762人(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貿,金融業,郵電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交通,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解放後,設五顯鄉。
1958年9月,五顯鄉改為五顯公社。
1983年,由五顯公社改為五顯鄉。
1984年,由五顯鄉改為五顯鎮。
1992年,撤區並鄉,五顯、滑水、景山3個鄉鎮合併為五顯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五顯鎮轄1個社區,石關、上河、下河、虬沖、大路、清塘、景山、梅山、顯揚、光明陳院、五顯、韋窪、江沖、羅山、余畈16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五顯鎮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街道社區、石關村、上河村、虬沖村、下河村、大路村、清塘村、景山村、梅山村、顯楊村、光明村、陳院村、五顯村、韋窪村、羅山村、江沖村、余畈村,鎮人民政府駐五顯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五顯鎮地處舒城縣西南部,東與合肥市肥西、廬江2縣接壤,南與桐城市為鄰,西北連線金安區、霍山縣、安慶市岳西縣,南距舒城縣區70千米,東距省會合肥100千米,區域總面積98.11平方千米。
五顯鎮

地形地貌

五顯鎮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地形大部為丘陵,一般在海拔70—74米,最高點位於三尖寨頂,海拔764米;最低點位於萬佛湖邊,海拔68.3米。

氣候

五顯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季風顯著,日溫差變化不大,光照充足,雨量豐富;年平均氣溫15.6℃,極端最低氣溫-10.3℃;極端最高氣溫40.5℃,年積溫4600℃—4900℃;生長期年平均206天,無霜期年平均192天,最長218天,最短167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850小時,年總輻射129.3千卡/平方厘米;無霜期年平均223天;年平均降水量1255毫米,5—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94%。

水文

五顯鎮境內河道屬淠溪杭水系。五顯河、滑水河自西向東綿延流至萬佛湖。

自然災害

五顯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災、澇災、風災、低溫、霜凍、雷擊等。雹災平均5年2遇,旱災5年1遇。風災多發生在夏季。

自然資源

2011年,五顯鎮有耕地16458畝。五顯鎮境內可採石料1000萬立方米、黃砂儲量500萬立方米;有毛竹、板栗、山野菜等植物資源。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五顯鎮總人口有3728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236人,城鎮化率16.7%;總人口中,男性19390人,占52%;女性17899人,占48%;以漢族為主,達37233人,占99.85%;有其它少數民族56人,占0.15%。2011年,五顯鎮人口出生率7.1‰,人口死亡率8.4‰,人口自然增長率-1.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83人。
截至2017年末,五顯鎮常住人口為23925人。
截至2018年末,五顯鎮戶籍人口為37949人。
截至2019年末,五顯鎮戶籍人口為37762人。

經濟

綜述

2005年,五顯鎮實現生產總值4859萬元,財政收入4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80元,工業產值3210萬元,入庫稅金260萬元。
2011年,五顯鎮財政總收入280.6元,比2010年增長6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00.24元,比2010年增長42%。
截至2018年末,五顯鎮有工業企業4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0個。
截至2019年末,五顯鎮有工業企業3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0個。

農業

2011年,五顯鎮農業總產值1.43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5%。五顯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五顯鎮生產糧食0.75萬噸,其中小麥802噸,玉米1121噸,水稻5220噸。五顯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茶、板栗、金銀花、葛根、毛竹、蔬菜。2011年,五顯鎮蔬菜產量0.96萬噸,主要品種有韭菜、大蔥、西紅柿、茄子、青椒、白菜等。五顯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五顯鎮生豬飼養量1.7萬頭,年末存欄0.68萬頭;牛飼養量1200頭,年末存欄700頭;家禽飼養量193.2萬羽。

工業

2005年,五顯鎮實現工業產值3210萬元。
五顯鎮形成以家具製造、服裝加工、塑膠顆粒加工、鑄造、機械加工、建築材料生產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五顯鎮工業總產值為4.2億元。2011年,五顯鎮有工業企業64家,職工4133人。

商貿

截至2011年末,五顯鎮有商業網點105個,從業人數570人。2011年,五顯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7億元,比2010年增長21.5%;有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1.2億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五顯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3.3億元,比2010年增長25%;各項貸款餘額1.2億元,比2010年增長16%。

郵電業

2011年,五顯鎮郵政業務收入為102萬元,其中純收入60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35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五顯鎮有幼稚園2所,在園幼兒495人,專任教師46人;國小16所,在校生1788人,專任教師11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983人,專任教師90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五顯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824萬元,比2010年增長25%;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5%,比2010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五顯鎮有綜合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7個;有各類圖書室17個,藏書4萬多冊;業餘文藝團體2個,從事舞獅、舞龍、玩叉等民間文藝演出人員120人。截至2011年末,五顯鎮有體育場地2處;50%的村建有體育場所,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五顯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8個;設病床1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22張,固定資產總值23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83人,其中執業醫師25人,執業助理醫師12人,註冊護士25人。2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3萬人次。2011年,五顯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100%。

社會保障

2011年,五顯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51戶,人數110人,支出306000元,比2010年增長10%,月人均230元,比2010年增長10%;城市醫療救助25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00人次,共支出70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31戶,人數1670人,支出138萬元,月人均68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82人;社會福利費12萬元,比2010年增長15%;有敬老院1家,床位4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40人;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8萬元,使350人(次)困難民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3.54萬人,參保率95%。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五顯鎮有郵政局1冊;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5個,固定電話用戶0.4萬戶;行動電話用戶0.9萬戶;寬頻接入用戶0.1萬戶。
  •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五顯鎮有自來水廠1座,深水井2眼及成套淨化設備,年供水15萬噸;主要道路兩側鋪設排水管道3000米。
  •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五顯鎮有花壇50個,綠化面積0.3萬平方米。

交通

五顯鎮有105國道、317省道2條公路幹線過境。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五顯鎮因傳說五帝顯聖菩薩而得名。相傳在唐朝,在山清水秀的地方住著樸實忠厚勤勞的五位兄弟,父母俱喪,家境貧寒,皆未娶妻,但他們樂善好施,孝敬老人,深受百姓愛戴。某天,一位老太太乞討至五兄弟家。五兄弟問其故,老人嘆曰:我無兒無女孤身一人,今日得到飲食,明朝又何如!五兄弟見狀皆生憐憫之情,便道:我們父母皆亡,老人家是否願為義母。老人道:讓我為母倒好,但我人窮性癖,今後凡事須聽從我的吩咐方可,五兄弟齊聲應允。在以後的日子裡,老人不時刁難五兄弟,但大家皆言聽計從,孝順體貼。一日,老人命五兄弟割下正在孕穗的稻禾曬乾收藏。五兄弟認為這樣太可惜了。老人說:“我們有言在先,一切聽從母親吩咐”,“照辦”!五兄弟應允後便將稻苞割下曬乾收藏。時至冬令,皇上生下一驢頭怪子,貼出皇榜,令欽差大臣到處尋找藥方。皇榜曰:稻苞藥方,有即重賞。老人便叫五兄弟進京揭榜,五兄弟用稻苞醫好太子。皇帝召見,給予封官賞銀,可五兄弟卻不要任何封賞。皇上龍顏大悅道:你們兄弟獻寶(苞)有功,卻不要封賞,想是神仙下凡,朕封你們兄弟五人為“五帝顯聖菩薩”。這時,其義母又化為觀音老母,站在雲端呼喚五兄弟。五兄弟隨同觀音老母升仙而去。人們為了紀念他們,便在五兄弟的家鄉修建了五座廟,將五兄弟供為菩薩,取名曰“五顯廟”,五顯由此而得名。

風景名勝

五顯鎮主要景點有石關風景區、萬佛湖、大華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