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羅布桑旺丹於1910年出生在蒙古人民共和國巴彥洪戈爾省烏力吉圖蘇木(原賽音諾彥汗盟葛根喇嘛謝必鄉)的一個牧民家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舍·羅布桑旺丹
- 出生地:蒙古人民共和國巴彥洪戈爾省烏力吉圖蘇木
- 出生日期:1910年
- 逝世日期:1983年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主要成就,出版著作,
人物簡介
50年代末,舍·羅布桑旺丹應邀前來我國,在北京大學東方語言系講學。在這期間應內蒙古師範學院的邀請到內蒙古自治區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門作了學術報告,介紹了蒙古研究蒙古語文的情況,並和內蒙古師範學院蒙文系師生舉行座談,交換了學習、使用和研究蒙古語文方面的觀點看法。他的《現代蒙古語》一書正是在這個時期在我國出版。
在上述眾多的論文和專著中,《現代蒙古語結構》第一卷、第二卷是用結構語言學方法研究蒙古語言的重要著作,是世界蒙古學領域中有影響的作品。對於這部著作,蒙古人民共和國科學院院士阿·羅布桑敦德布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說:“《現代蒙古語結構》一書是羅布桑旺丹院士畢生研究蒙古語語法的重要成果, 是經典著作, ⋯⋯首先在研究方法和方法學方面提出了與眾不同的見解。他這個方法不僅擺脫了死板守舊的老一套研究模式,而且把它變成本民族的獨立的科學體系。這必然引起蒙古學家和普通語言學家的關注”。舍· 羅布桑旺丹的這部著作發表以後, 在各國蒙古學家和普通語言學家當中引起了很大反響, 他運用結構語言學方法研究了蒙古語的結構, 提出許多新穎獨特的理論和見解。舍·羅布桑旺丹的早期論文集《現代蒙古語論文集》和1967——1968年出版的名著《現代蒙古語結構》,1986年由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分別出版。
舍·羅布桑旺丹院士, 為蒙古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他於1956年任教授, 1961年任蒙古科學院院士,1973年獲博士學位。為紀念他七十壽辰,蒙古政府曾授予他“國家功勳”榮譽稱號。
人物生平
八歲時讀私塾, 1924年在車車爾勒格滿都拉縣巴彥居力賀讀國小。1927年在烏蘭巴托文化教育部做秘書工作,在此期間他勤工儉學讀完中學。1929——1930年赴蘇聯布里亞特教師進修班學習。畢業回國後,先在烏蘭巴托市試驗重點中學任教,後在烏蘭烏德蒙文短訓班任教。其後在文化教育部、國家出版社、科學院、蒙古人民革命黨中央、蒙古作家協會臨時委員會等部門工作。以後的二十幾年一直在蒙古人民共和國國立大學任教,1983年逝世。
主要成就
舍·羅布桑旺丹雖然沒上過什麼正規大學,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奮發圖強的精神,走自學成才的道路,步入世界著名的學者行列之中。他一生的事業可分為教育工作和科學研究兩個方面。他致力於教育事業,忠心耿耿,勤勤懇懇,循循善誘,培養了大批蒙古語文研究人員和優秀教育工作者, 蒙古傑出的語文研究人員和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大多出自他的門下。他在蒙古語言學和普通語言學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為蒙古語言學和普通語言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這方面首先應提到的是他在1939年編撰的《蒙古語語法》。《蒙古語語法》一書當時被人們稱之為“羅老師的白皮書”。當時這部著作既是現代蒙古語初學語法書, 又是蒙古人民共和國各級學校的主要教科書。該書曾於1951年在我國張家口出版,1954年又在呼和浩特再版。這部著作之所以在國內外深受歡迎,其原因:一是該書內容十分適介於蒙古文學語言的實際情況;二是充分反映了當時蒙古語文研究的新成果。它不僅成為學校的教科書,而且也成為社會各階層學習蒙古語文的必讀書。對於這部著作,各國學者給予了高度評價。蒙古人民共和國著名語言學家阿·羅布桑敦德布說:“世界著名的‘羅老師自皮書‘在蒙古文化史上作出了特殊的貢獻,使作者一躍而跨入了蒙古語言學家的前列。這部著作可以與1305年的溯思吉斡節兒所著的蒙語語法—《蒙文啟蒙》相媲美。舍·羅布桑旺丹著的《蒙古語語法》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也是蒙古語文研究新的時期開始的標誌”。舍·羅布桑旺丹早期的又一巨著是《現代蒙古語》,1961年出版。這部著作的特點是力求用普通語言學理論解釋蒙古語言現象, 並注意反映書面語和口語之間的關係。在這一時期內,舍· 羅布桑旺丹還撰寫了很多論文,主要有:《什麼是句子》(1939年),《現代蒙古文學語言的特點》(1953 年),《關於發展繁榮蒙古語言文學的問題》(1953 年),《關於蒙古語副詞》(1956年),《關於劃分蒙古語詞類的問題》(1956 年),《論蒙古語複合句》(1956年),《關於蒙古語複合元音》(1957年),《關於新蒙文正字法問題》(1957 年)等。
出版著作
60年代後,他寫出的論文和專著主要有:《關於蒙古語方言問題》(1961年),《關於蒙古語詞尾不穩定輔音‘n’的問題》(1961年),《現代蒙古語辭彙中的某些問題》(1962年),《蒙古語喀爾喀方言清濁輔音的某些特徵》(1964年),《關於蒙古語詞的結構問題》(1964年),《論現代蒙古語音位學說》(1964年),《論古蒙古語音位學說》(1964年),《論蒙古語中的元音位置和重音》(1967年),《現代蒙古語結構》第一卷《語音和音位》(1967年)、第二卷《詞和附加成份》(1968年),《關於形態學問題》(1969年),《論八思巴文文獻里區別長元音和短元音的問題》(1967年),《關於現代蒙古語長元音的起源問題》,《論語言學中利用抽象方法的問題》(1972年),《論語言和言語》(1973年),《關於蒙古語語音和諧》(1975年),《關於衛拉特蒙文文獻的標音》(1975年),《關於現代蒙古語句子結構的研究》(1976年),《論語言的表層結溝和深層結構》(1978年),《關於蒙古語的重音》(1980年),《關於音節和詞》(1980年),《論現代蒙語元音體系》,《論蒙古語詞首的閉塞破裂清唇輔音‘ P ’ 和它的演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