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關

舊關

又名故關,歷史上又稱為井陘關、井陘口、土門關。著名的險關要隘。舊關原來屬於陽泉市平定縣槐樹鋪鄉,2000年12月,原柏井鄉和槐樹鋪鄉(除舊關、新關村)合併組建而成柏井鎮,原槐樹鋪鄉的新關、舊關兩個村劃歸娘子關鎮管轄。地處太行山中段,距陽泉市中心54公里,北距娘子關9公里,是內長城的重要關隘之一。在平定縣城東九十里的平定與井陘縣界的萬仞叢中,為戰國時期所築趙長城的重要關卡,冀晉通衢中最具戰略地位的衝要。舊關歷來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史籍對它不乏記載和描述。《呂氏春秋》說:“天下九塞,井陘其一。”《魏書·地形志》載:“石艾縣(今平定)有井陘關。”《太平寰宇記》說:“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陘,故謂之井陘。”清光緒《平定州志》說:“故關在州東九十五里,即漢韓信下趙井陘口是也。”舊關創建無考,復修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關城今不存。在石太鐵路未建成之前,這裡是通往京城的大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裡成為晉冀兩省間公路交通的要衝;尤其是太舊高速公路建成後,舊關更成為山西省改革開放的前沿。

基本介紹

簡介,範圍,廣義,狹義,地位,

簡介

井陘關,要隘名。即井陘口,又稱土門關,古九塞之一。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陘縣北井陘山上。又縣西有故關,乃井陘西出之口。古為太行八陘之一,是太行進入華北平原的重要關隘。秦漢時為軍事要地。公元前229年秦王翦伐趙、公元前204年,韓信破趙的“背水戰”、公元396年拓跋魏伐後燕,均據此隘。《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塞?大汾、冥阣、荊阮方城、餚、井陘、令疵、句注、居庸。”高誘註:“井陘縣,六國時趙地秦始皇十八年,王翦興兵攻趙,下井陘。漢高帝三年,韓信、張耳東下井陘,擒成安君(陳餘),即此地也。陘山,在縣東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進陘......井陘口,今名土門口,縣(獲鹿縣)西南十里。即太行八陘之第五陘也。”唐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詩:“萬里鳴刁斗,三軍出井陘。”清譚嗣同《井陘關》:“無限蒼茫懷古意,題詩獨上井陘關。”
“井陘”是太行山內一條隘道。《呂氏春秋》、《淮南子》稱“井陘”為天下九塞之一,所以它自古著名。最初漢朝在此口置關,稱石研關,它與南面的壺關、天井關合稱“上黨三關”(因與上黨郡連界)。後來改名土門關。唐以後稱土門關或井陘關不一,明清時都稱井陘關。《述征記》謂“井陘”為太行八陘中第五陘。(1.太行山自北而南,由山麓全山脊,險峻不可攀越。古人謂獨有八處相通微徑,稱為八陘。它們是:1.軹關陘, 2.太行陘,3.白陘,4.滏口陘,5.井陘,6.飛狐陘,7.蒲陰陘,8.軍都陘。)

範圍

廣義

所謂井陘關,有廣義之稱和狹義之謂。廣義的井陘關,是就地域而言,即井陘縣全境。它包括西故關、娘子關和東土門關。所謂“古稱險要,固畿南一大關鍵”的說法和史載“車不得方軌,騎不能成列”的羊腸一線之險,便是就此而言。而狹義的井陘關,一般則是指故關(又叫固關,漢唐時代及以前便曾設為關隘,屯兵宿戌。明正統二年修復,改名故關)後代又稱固關,稱呼不一,因時而變。因固關是西北入冀之鎖鑰,故有“依籍特重”的說法。

狹義

同時,狹義的井陘關,又多指土門關而言(現在的土門關在獲鹿縣境),《唐書·地理志》稱:“鎮州獲鹿有井陘關,又名土門關。”所謂土門重地,東扼滹水燕趙,“而遠通秦晉,誠東西之咽喉,而往來之衝要也。……幾與潼關蒲坂等”的說法,便是指此而言。而故關和土門關,又統稱為井陘口,即井陘關,不過是關分為二而已。
需要說明的是, 《辭海》(一九七九年版)稱:“井陘關,又名土門關,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陘北井陘山上。”明顯是錯了。土門關不是在井陘縣北,而是在縣東,且是在今鹿泉市境內。

地位

井陘關在歷史上的地位極其重要,它不僅是歷來兵家必爭的要地,而且也是東西交通的必經之道。在古代交通工具不發達的情況下,其地位便益加突出,久享“燕晉通衢”的盛譽。就是在大力發展經濟建設的今天,其地位也只能不斷提高。特別是石太鐵路電氣化的建成,更顯示了它在四化建設中的重要性,只不過其含義稍有不同而已。
井陘關地理位置井陘關地理位置
井陘關四面環山,關前太平河終年流淌,關內丘緩道寬,直達華北平原,關上險峰疊翠,環境優美。原有四座關樓,分別坐落在因關而生的東、西土門村村口處,現存閣樓三座,即東土門西閣,西土門東、西閣,皆用條石砌基、拱券門洞,門洞上有磚砌樓閣。清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題寫的石刻“三省通衢”門額,嵌於東土門西閣的西券門上。西土門東閣券門嵌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題刻的“山輝川媚”四字,西閣券門上嵌有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題刻的“山陝通衢”四字。閣樓下有秦漢時代修建的石砌古驛道近300米。那些被歲月和車馬踏磨得崎嶇不平、光滑殘破的塊塊巨石,作為歷史的見證,仍無聲地向遊人述說著關門所經歷的悲壯。
自秦漢至明清,史書記載發生在井陘關的戰爭多達17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漢將軍韓信指揮的“背水之戰”。漢高祖三年(前204年),韓信率軍攻趙,在井陘關外破釜沉舟,背水而戰,士兵因無退路,捨命與趙軍拼殺,最終擊敗趙軍大獲全勝,在中國軍事史上留下了以少勝多、名垂千古的戰例。現在井陘關附近尚有“韓信山”,山上有鑿石而成的旗桿眼和作戰拋石處等多處遺蹟可尋,有關傳說故事多達50餘則。站在關口,雖不見當年的金戈鐵馬、滾滾烽煙,仍能體察古代戰場的殘酷和悲壯。關口閣樓附近的古戲樓遺蹟、歷代重修關門的碑記、文人墨客的碑刻詩文、照壁牆、韓信廟和關帝廟等遺蹟,常使遊人撫今思昔、流連忘返。
井陘關作為“太行八陘”之第五陘的東出口,既是秦漢以來的軍事要塞、屯兵重地,也是晉、陝、冀三省經濟文化交往的交通樞紐和郵遞驛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