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舊石器
中國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除20世紀30年代一些中外學者曾做過零星調查、發掘外,這一地區的舊石器時代考古工作是在1949年以後才開展起來的,尤其是70年代以來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到目前為止,共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存十幾處,較重要的有舊石器時代早期的金牛山遺址、廟後山遺址,中期的鴿子洞遺址,晚期的西八間房地點。這些發現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分布上的空白,為研究這一地區同華北以及同鄰近國家古人類、古文化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線索。
華北化石舊石
華北地區指秦嶺、淮河以北的黃土高原、華北平原以及蒙古高原的一部分,行政區域大致包括山西、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河北、河南、 北京和天津等省、市、自治區的全部或一部。這個地區在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上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目前已知中國最早的舊石器遺存西侯度文化(距今約180萬年),亞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藍田人化石,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及遺址,都發現於這一地區。由於材料比較系統,現在流行的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編年表,就是以這裡的發現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
早在20世紀初,曾有過在華北可能存在早期人類化石的報導。1920年在甘肅省慶陽地區首次發現了有正式記錄的舊石器,1923年發掘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水洞溝遺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薩拉烏蘇遺址,1927年開始系統發掘早在1921年即已發現的周口店第 1地點(北京人遺址),1933~1937年又發掘了周口店第13地點、第15地點和山頂洞遺址。這些發現,使華北地區成為舉世矚目的古人類和舊石器文化研究的重要地區之一。
50年代以來,先後又有丁村、匼河、小南海、西侯度、藍田、峙峪、許家窯、虎頭梁、、下川、環縣、大荔、小長梁和東谷坨等遺址和地點相繼發現,使華北舊石器時代文化的序列日臻完善。
華中化石舊石
華中地區在這裡指江西、湖南和湖北三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這一地區是舊石器時代考古的空白點。自1956年以來才發現了舊石器時代早、中、晚各個時期的人類遺存。江西和湖南各只有一個地點,湖北省較多,既有人類化石也有豐富的文化遺物,重要的有早期的鄖縣人、鄖西人、石龍頭舊石器地點和中期的長陽人。上述遺存都是在洞穴堆積中發現的,並有動物化石伴出。此外,在湖北省隨縣、襄陽,還由地表採集到一些具有舊石器特徵的石器。由於缺乏中期的文化遺物和晚期的人類化石,這一地區尚未能建立起完整的舊石器時代的發展序列。
西南化石舊石
中國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從20世紀初期起,就有人在四川境內尋找舊石器,但收穫甚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西南各省、區相繼開展了調查、發掘工作,迄今已發現舊石器時代早、中、晚期的遺存50餘處。較重要的有早期的元謀人化石和觀音洞文化,晚期的富林文化和貓貓洞舊石器地點。從遺址類型看,本區曠野遺址稍多於洞穴遺址,但較豐富的遺存多見於洞穴遺址之中。
青藏舊石器
青藏高原位於中國的西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過去認為這裡不適於遠古人類居住。新的發現說明,從舊石器時代起,這裡便有人類活動。在霍霍西里、定日和申扎三個地點發現了打制石器,雖然都是從地面採集的,缺乏地層和動物化石的斷代依據,但這批石器在製法和器形上,與華北地區舊石器時晚期的遺物相似,從而推定它們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物。
東南化石舊石
中國東南地區,包括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台灣、廣東五省範圍。舊石器時代早、中晚期的遺存在這裡均有發現。早期以和縣人化石、中期以馬壩人化石為代表,它們在更新世人類的研究中地位均很重要。晚期的發現較多,但除長濱文化外大多數地點的材料比較零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