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州一塔,位於洱源縣右所鎮溫水元井村後山腳下,1988年被確定為大理州第一批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通高15.4米,為十一級密檐式方形塔,塔身為紅磚砌成,塔形如崇聖寺三塔的千尋塔。按塔的風格和《一塔寺募捐啟》載,舊州一塔應該為宋朝大理國後期的建築,塔後為寺,寺與塔交相輝映,曾經成為人們禮佛朝拜的重要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舊州一塔
- 地理位置:洱源縣右所鎮溫水元井村後山
發展歷史,主要景點,
發展歷史
舊州,六詔時為浪穹、鄧賧、施浪所在地,南詔時為浪穹州,大理國時設鄧賧郡。著名的“火燒松明樓”、“柏節夫人”等歷史故事均發源於此,至今還保留有“漁潭會”、“火把節”等傳統民俗,是洱源縣歷史文化比較厚重的地方之一。
舊州南接大理,北通劍川麗江,東連鶴慶,西臨鳳羽,又是歷史上茶馬古道上的重鎮,有大理段氏第十一世總管段寶立於明洪武三年,現存年代較早的白文碑《段信苴寶摩岩碑》(又稱《舍田碑》);有被譽為“鄉規民約典範”,清朝御史楊南金為警勸同鄉用泉水各洗其心的“洗心泉碑”;有嘉靖四年,雲南副御吏王啟等為御史楊南金立的“高節牌坊”;有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後經多次補修,寬13米,高10米,厚1.42米的“舊州照壁”等等文物古蹟。
從舊州村穿過崎嶇的鄉間小道,便看見立於溫水元井村後的舊州一塔,塔呈土黃略帶硃砂色,纖瘦而秀麗,同周圍山坡的綠色形成極大的反差,舊州一塔突兀在山坡上,成為溫水元井村最明顯的地標建築。
主要景點
塔為密檐式十一級方形塔,銅葫蘆形寶頂,底座石基,塔身為青磚砌成。此塔造型與大理三塔極為相似。屬大理國時代的古塔。
塔底座正方形、長寬各5.5米,高2.2米。塔身最下層長寬各2.5米,全塔高15.4米。舊時,塔每層皆有小佛龕一個,內裝小石佛像,文化大革命時被損壞,1982年修葺過。1988年列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其與象鼻塔、制風塔遙相呼應,勢如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