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裴矩傳

舊唐書裴矩傳

裴矩字弘大,是河東聞喜人,幼年時就成了孤兒,被伯父裴讓之撫養長大。長大以後,由於博學而很早知名。隋文帝擔任定州總管時,請裴矩擔任補記室,很親近尊重他。文帝即位後,遷升為吏部侍郎。大業初年,西域各番到張掖塞和中原互通貿易,隋煬帝派遣裴矩監管這件事。裴矩就訪問西域的風俗、險要、酋長、姓氏、家族、物產、典章制度等,入朝上奏。煬帝很高興,每天請他到皇宮,詢問西域的事情。煬帝駕臨東都,裴矩認為朝貢的蠻夷很多,勸告煬帝在洛陽徵調四方的奇技、雜戲,向戎狄誇耀強盛,整整一個月才停止。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舊唐書裴矩傳
  • 創作年代:唐
  • 作品出處:舊唐書·裴矩傳
  • 文學體裁:文言文
原文,譯文,

原文

裴矩字弘大,河東聞喜人,襁褓而孤,為伯父讓之所鞠。及長,博學,早知名。隋文帝為定州總管,召補記室,甚親敬之。文帝即位,累遷吏部侍郎。大業初,西域諸番款張掖塞與中國互市,煬帝遣矩監其事。矩乃訪西域風俗及山川險易、君長姓族、物產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悅,每日引至御座,顧問西方之事。帝幸東部,矩以蠻夷朝貢者多,諷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魚龍曼延、角牴於洛邑,以夸諸戎狄,終月而罷。又令三市店肆皆設帷悵,盛酒食,遣掌番率蠻夷與人貿易,所至處悉令邀延就座,醉飽而散。夷人有識者,鹹私曬其矯飾焉。帝稱矩至誠,曰:“裝技大識朕意,凡所陳奏,皆朕之成算,朕未發頃,矩輒以聞。自非奉國用心,孰能若是?”矩後從幸江都。及義兵入關,帝問技方略,矩曰:“太原有變,京畿不靜,遙為處分,恐失事機。唯鑾輿早還,方可平定。”矩見天下將亂,恐為身禍,每遇人盡禮,雖至胥吏,皆得其歡心。是時,帝既昏侈逾甚,矩無所諫諍,但悅媚取容而已。大宗初即位,務止奸吏,或聞諸曹案典,多有受賂者,乃遣人以財物試之。有司門令史受饋絹一匹,太宗怒,將殺之,矩進諫曰:“此人受賂,誠合重誅。但陛下以物試之,即行極法,所謂陷人以罪,恐非導德齊禮之義。”太宗納其言,因召百僚謂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從。每事如此,天下何憂不治!”貞觀元年卒,贈絳州刺史,謚曰敬。 (《舊唐書·裴矩傳》)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於隋而忠於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動則景隨矣。” (《費治通鑑·唐紀八》)

譯文

裴矩字弘大,是河東聞喜人,幼年時就成了孤兒,被伯父裴讓之撫養長大。長大以後,由於博學而很早知名。隋文帝擔任定州總管時,請裴矩擔任補記室,很親近尊重他。文帝即位後,遷升為吏部侍郎。大業初年,西域各番到張掖塞和中原互通貿易,隋煬帝派遣裴矩監管這件事。裴矩就訪問西域的風俗、險要、酋長、姓氏、家族、物產、典章制度等,入朝上奏。煬帝很高興,每天請他到皇宮,詢問西域的事情。煬帝駕臨東都,裴矩認為朝貢的蠻夷很多,勸告煬帝在洛陽徵調四方的奇技、雜戲,向戎狄誇耀強盛,整整一個月才停止。又命令市場店鋪都架設幃帳,盛滿酒食,派遣掌番率領蠻夷與漢人貿易,所到之處都讓邀請就座,吃飽喝足而散。有知情的夷人都私下譏笑他虛情矯飾。煬帝稱讚裴矩很忠誠,說:“裴矩很懂得我的心思,大凡所上奏的,都是我想好的,我沒有說出來,裴矩卻說了出來。除非用心治理國家,不然怎么能如此呢?”裴矩後來跟著煬帝到江都。等到義兵進入函谷關,煬帝向裴矩詢問方略,裴矩說:“太原發生變亂,京城不會太平,遙控處理,恐怕失去機會。希望您趕早返回,方可平定。”裴矩見天下將要發生動亂,擔心禍及自身,每每用盡禮節對待別人,即使是下吏,都得到他的歡心。這時,煬帝愈加昏庸奢侈,裴矩不力諫,只是巴結諂媚而已。唐太宗剛即位,就懲治奸邪官吏,有一次聽說許多案件都有受賄的人,就派人用財物去試探他們。有個官員接受了饋贈的一匹絲絹,太宗很生氣,將要殺了他,裴矩進諫說:“這個人接受賄賂,確實應該嚴懲,但陛下您用財物試探他們,接著施以極刑,這就是用罪來陷害別人,恐怕不合禮儀。”太宗採納了他的意見,召集百官說:“裴矩竟然能夠當廷辯駁,不肯當面順從。如果每件事能象這樣,何愁天下不能治理好!”裴矩死於貞觀元年,賜封為絳州刺使,諡號叫敬。(《舊唐書·裴矩傳》)
臣司馬光說:“古人說:君主英明臣子就會正直。裴矩諂媚於隋朝而忠誠於唐朝,不是他的本性發生了變化。國君厭惡聽到自己的過錯,那么忠誠就會變為奸偽;國君喜愛聽到正直的言論,那么奸偽就會變為忠誠。因此可知,君王是個計時的標桿,臣子是影子,標桿移動,影子就會跟著移動啊。”(《費治通鑑·唐紀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