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山革命烈士陵園

興隆山革命烈士陵園

興隆山革命烈士陵園座落於隴右名山──興隆山風景區腹地,始建於一九八六年十月,占地三萬八千六百二十八平方米,整個陵園由牌坊門、革命烈士紀念碑、墓群、烈士紀念亭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隆山革命烈士陵園
  • 始建於:一九八六年十月
  • 占地面積:三萬八千六百二十八平方米
  • 位置:興隆山風景區
  • 類型:烈士陵園
簡介,地理位置,歷史沿革,

簡介

革命烈士紀念碑高二十五點七米,碑座四周刻有獻詞,碑座東南刻有"蘭州解放紀略"。紀念碑後是革命烈士群墓,這裡掩埋著在解放蘭州及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三百一十四名烈士遺骨。西南方建有無名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周圍掩埋著六百一十五名無名烈士遺骨。紀念亭正中建有複製的早期革命先烈張一悟烈士墓碑,碑高二米八五。

地理位置

興隆山革命烈士陵園座落於隴右名山──興隆山風景區腹地,始建於一九八六年十月,占地三萬八千六百二十八平方米,整個陵園由牌坊門、革命烈士紀念碑、墓群、烈士紀念亭組成。

歷史沿革

蘭州戰役是解放大西北的關鍵一仗。由於國民黨馬步芳準備長期盤踞蘭州,所以在十里山、馬家山、竇家山、古城嶺、皋蘭山、營盤嶺、沈家嶺和狗娃山一帶修築了無數鋼筋混凝土碉堡、地堡和塹壕、鐵絲網、地雷群等工事。要接近碉堡,必須經過三道寬、深均約七、八米的塹壕,中間還要穿越縱橫交錯的鐵絲網和互相連線的地雷群。在機槍的掃射和轟鳴的炮火中,解放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流血犧牲。但是,革命戰士以解放全中國、解放全人類的鋼鐵意志,在槍林彈雨中衝殺。
在竇家山戰鬥中,守軍是馬步芳的"王牌師"八十二軍一○○師二團和其警衛部隊青海省保全一團。人民解放軍十九兵團六十三軍一八九師以五六六團和五六七團三營實施主攻,五六五團配合主攻,五六七團一、二營為二梯隊。二十五日十點二十分,我強大的炮火向竇家山守敵發起進攻。但是炮火只摧毀了敵人的前沿工事和防禦設施,而地堡工事的火力點射出的彈雨壓得戰士們抬不起頭來。五六六團二連副連長王勇祿冒著彈雨抓起兩個手雷,沖向地堡。敵人用機槍向他掃射,他身體多處受傷,便艱難的匍匐爬行,身後留下一條殷紅的血跡。實然,他猛的一躍而起,把手雷扔進了地堡,暗堡炸毀了,部隊前進了,可王勇祿倒在血泊中。五六六團一營三連戰士周萬順是竇家山戰鬥的紅旗手,在進攻中,胳膊負傷,鮮血直流,他仍然舉著紅旗向前衝去。敵人槍炮集中射向紅旗,紅旗上出現的十幾個彈孔,旗桿也被打斷,周萬順多處受傷,全身是血,在將要倒下的時刻,將紅旗插在竇家山山巔。這場戰鬥,消滅敵人三千餘人,保證了六十三軍主力沿西蘭公路直插蘭州東門。
在古城嶺戰鬥中,守軍為馬步芳一○○師,解放軍十九兵團六十五軍一九三師和一九四師兩個團但任主攻任務。戰鬥開始後,一九三師五七七團三連一直衝在全團最前面,為全團鋪平了前進的道路,後來該連榮獲"尖刀插入古城嶺"榮譽。在通向古城嶺敵人核心工事的道路上,一九三師五七九團九連七班班長盧振聲在奪取的碉堡里向敵人猛烈掃射,前面的敵人一片片的倒下了,後面的敵人又撲了上來。盧振生躍出碉堡,正要舉槍射擊,不料在背後敵人的鬼頭刀下壯烈犧牲。戰士董茂秀在部隊發起進攻前,只吃了兩個洋芋,當他戰鬥了一天,傍晚連續拚死兩個敵人後,將刺刀插入另一個敵人胸膛,卻沒有力氣將刺刀拔出來,連同敵人一起倒在陣地上。至八月二十六日清晨,古城嶺戰鬥結束,殲敵兩千六百人。
在馬家山戰鬥中,守軍是馬步芳的主力八十二軍一○○師二九九團一個營,二九八團一個山炮營。解放軍以十九兵團六十五軍一九三師但任主攻任務,一九四師但任助攻,在爭奪第二道外壕時,雙方往返拉鋸二十餘次,激烈爭奪幾小時,解放軍才得以打退敵人。為加速戰鬥進程,二十五日中午十二時許,一九三師預備隊五七九團和五七八團加入戰鬥。五七九團楊順文帶領一個班,一連炸掉了敵人兩個地堡,占領了山頭,打退了敵人多次反撲,全班戰士壯烈犧牲。
楊順文臂上負傷,混身是血。這時又有一百多個敵人沖了上來,瘋狂的向他掃射,一發子彈射中他的頭部,他抱著機槍掃射著撲向敵群。嚇的敵人滾下山脊,楊順文也流盡最後一滴血,倒在血旗下。
……
解放後,人民民眾將他們就地安葬。僅榆中境內就有十七處。一九八八年十月,榆中縣人民政府在興隆山臥龍灣建立革命烈士陵園,將分葬在各處的九百一十五名烈士合葬在這裡。2005年,縣民政局在度將陵園進行了修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