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地基性-超基性雜岩帶評價研究

《興地基性-超基性雜岩帶評價研究》是由地質礦產部西安地質礦產第四研究室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朱生英、葉良和、楊合群、洛長義、朱寶清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地基性-超基性雜岩帶評價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960249[07911]
  • 第一完成單位:地質礦產部西安地質礦產第四研究室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60249[07911]
項目名稱
興地基性-超基性雜岩帶評價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地質礦產部西安地質礦產第四研究室
主要完成人
朱生英、葉良和、楊合群、洛長義、朱寶清
研究起始日期
1992-04-01
研究終止日期
1995-04-01
主題詞
興地;基性;超基性;雜岩;評價
任務來源
01

成果摘要

本專題為“八五”國家科技攻關三零五項目下設課題的一個專題,代號85-902-興地基性-超基性雜岩帶所處大地構造環境屬塔里木地台邊緣裂谷帶。將雜中晚元古早期裂谷活動形成的興地河基性超基性岩帶,中晚元古晚期裂且乾布拉克-團結村偏鹼性超基性岩帶,以及更晚期形成的岩漿碳酸鹽岩侵入體。將研究區劃分為4個成礦遠景區,即興地河銅鎳(鉑)成礦、且乾布拉克-團結村蛭石、磷灰石、次透輝石(稀土、稀有)、金剛石(Ⅱ)、提克布拉大黃銀釩(金、鉑族)成礦遠景區(Ⅲ)、大小金溝礦遠景區(Ⅳ)。並在其中劃分出5個預測區,其中A類預測區1個即興體銅鎳(鉑)預測區;B類預測區2個即且乾布拉克-大西溝-中途站稀剛石預測區,和提克布拉大黃貴金屬預測區;C類預測區2個即興地Ⅰ號區和團結村北山Ⅰ、Ⅱ號岩體磷灰石預測區。通過對重點找礦評價的興研究,認為它由源自地幔的橄欖拉斑玄武岩漿上侵分異而形成,具備岩成礦的地質條件;Sm-Nd等時線年齡1209±37Ma表明其形成於中元古代δ34S3.83-5.20‰判斷岩漿侵位過程中曾同化了殼源硫,有利於銅鎳;礦石組構表明硫化物液相熔離始於岩漿結晶早期,很有可能進一步聚。對興地Ⅱ號岩體進行地、物、化綜合找礦,發現10處礦化點及深部3,地表礦化點分布與物化探異常分布一致,構成岩體北、中、南三條礦常帶。圈定出隱伏礦體靶區10個,預測銅鎳資源量11.35萬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