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調查

1930年10月底,毛澤東在新余市羅坊鎮裡,找到從興國縣送來當紅軍的傅濟庭、李昌英、溫奉章、陳偵山、鐘得五、黃大春、陳北平、雷漢香8位農民進行座談,詳細調查了興國縣永豐區的土地革命情況。調查會為期一周,毛澤東作了詳細記錄,以後,根據調查所掌握的資料,整理並寫下了《興國調查》這篇光輝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國調查
  • 發生時間:1930年10月
  • 發生地點: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羅坊鎮
  • 主要人物:毛澤東和8位興國籍農民
事件背景,事件經過,事件結果,

事件背景

1930年5月,為了解城市商業情況和土地革命進展情況,毛澤東對地處贛粵閩三省交界的尋烏進行了較細緻徹底的調查,感觸和收穫極大,但也意識到其中“沒有分析中農、僱農、流氓”以及“舊有土地分配中沒有把富農、中農、貧農分開”的缺點。此外,也為了解1929年4月以來《興國土地法》頒布後,興國以及贛南地區土地鬥爭的真實進展和問題,進一步梳理思路,總結土地革命的經驗,1930年10月底,在新余羅坊,毛澤東找來了興國縣永豐區傅濟庭等八位新入伍農民,開了一個星期的座談會,獲得了許多一手資料。

事件經過

毛澤東非常重視這次調查。他事先擬定了調查綱目,在方法上,主要是開調查會做討論式的調查,自己主持、做記錄,會中逐一發問並展開討論,結論是由他提出並徵得八位同志同意後寫下,有些僅敘述了答話並未做出結論。
調查會開始時並不順利。八位同志第一次出遠門,為人老實,初聞領導找他們調查,心中充滿疑懼,畏首畏尾沒有人願意率先開口。毛澤東深刻理解受訪者的身份特性,待他們像“請來的老師”又像朋友。他細心地準備了茶水果點,從輕鬆簡單、貼近生活的話題入手,逐步坦陳自己的調查意圖,以隨和謙遜的態度、嫻熟的調查技巧和通俗易懂的話語,使與會的八位農民深受感染,逐漸消除了侷促感和畏懼感。最後,“調查會是活潑有趣的,每天開兩次甚至三次,有時開至很夜深,他們也並不覺得疲倦”。
調查會進行了一星期,後因敵人對羅坊發動進攻而結束。通過訪談,毛澤東獲得了大量關於土地革命中人民生活、生產和土地鬥爭的一手資料,對這一時期興國永豐區的經濟、政治、軍事、社會等方面現狀有了較細緻全面的了解。

事件結果

調查會結束後,毛澤東寫下了《興國調查》這篇光輝著作。詳細調查記錄了大革命前後興國永豐區的政治、軍事、經濟各階級階層的歷史和現狀,以及土地革命鬥爭,八個家庭的情況等,全文四萬餘字。分為:八個家庭的觀察;舊有土地關係;鬥爭中的各階級;現有土地分配狀況;土地稅;蘇維埃;農村軍事化等七章三十六節,內容豐富,史料翔實,為全黨理論聯繫實際,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作出了表率。樹立了調查研究的光輝典範。毛澤東通過興國調查,為紅軍誘敵深入,粉碎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圍剿”戰略行動作了準備;通過調查,進一步加深了解了農村的基礎概念;解決了土地革命時期農村各階級的政治思想工作路線,明確了革命的依靠、團結、孤立、打擊對象,得出了正確的階級估量,使黨在土地革命中制定正確的路線有了科學的依據,印證了他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主張和科學論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