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元相公書

《與元相公書》是唐代於邵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與元相公書
  • 作者:於邵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與元相公書
某月日,通直郎殿中侍御史內供奉於邵頓首。相公閣下:一昨外甥右威衛錄事參軍宇文實至,奉傳慰誨,不忘疵賤,仍及家私。造化之地,禮物雲隔,一言一盼。盡為曲貸,既出望外不知所酬,懷仁荷德,載兢載懼。伏惟相公膺斯夾輔,閔心保義,尹正天下,易哉為君。虞友五臣,黃師六相,匡救之分,心豈異乎?自經艱難,常處僻陋,外乏長策,內罹百殃,悲生於累,心亦盡矣。頃者羈齒隴上,迫諸寇戎,分為系虜,永絕殊俗。豈意朝廷勤為官之選,相公垂推已之美,席硯存愛,風塵念舊。不以蒙鄙,才無可觀,曾微浹年,再忝持憲。振拔泥滯,復為人知,恩深提攜,物無所棄。進慚其往之誡,退累則哲之明,彷徨失圖,罔知攸效。又自悲者,天倫之變,禍橫相次,家途淪胥,素業無托。他鄉異縣,至於流離,力未集事,死又無補,泣血仰天,復何可言?所以乘流則逝,尸祿苟活,國步未泰,斯何底寧?願言掃門,不可遂得,伏惟相公濟代推功,渴日行道,方將草創天下,經綸時變。大啟區宇,再垂衣裳,賾神滌慮,正在今日。無以外物虧損,遂為咎也。御衡持政,前計不迷。想廟堂之當安,全蒼生之始望。小人之幸,日月以冀。然後但見鴻鵠拂摩青冥,不知其極也。謹附監察御史蘇端啟事以乾。罪貽煩黷,伏增惶汗。

作者簡介

於邵(約713年—約793年)唐朝大臣、散文家。字相門。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市)人。天寶末(755年),舉進士。書判超絕,授崇文館校書郎。後歷任使府、起居郎、比部郎中、巴州刺史等職。於巴州逢凶年,夷獠數千,圍州掠眾,邵勵兵以拒,後遺使勸服,獠邀邵面降,邵儒服出城,於是解圍。節度使李抱玉聞之,授兵部郎中,西川節度使崔寧請留為支度副使。不久拜諫議大夫、知制誥,再遷禮部侍郎、史館修撰,為三司使。當時重大詔令,都出自他的手筆。因參與審理薛邕之案,不合德宗旨意,被貶為桂州長史。後任太子賓客,因與宰相陸贄不和,出為杭州刺史。久病請求告老,被貶衢州別駕,又轉江州別駕,卒,年81。邵待人長幼有序。潔身自好,尤其善於識別人才《舊唐書》本傳及《新唐書·藝文志》皆載,原有集40卷,今已不存。《全唐詩》存錄其《釋奠武成王樂章》等詩5首,《全唐文》有其文7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