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讀音作chōng,我國古代姓氏。其姓氏淵源說法不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舂姓
- 拼音:chōng
- 注音:ㄔㄨㄥ
- 來源:源於姒姓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淵源一,淵源二,淵源三,淵源四,淵源五,淵源六,淵源七,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舂,讀音作chōng(ㄔㄨㄥ)]
姓氏淵源
淵源一
源於姒姓,出自遠古時代東夷族動物圖騰舂鉏,屬於以圖騰崇拜為氏。“舂鉏”,即古代鳥名“䳚瞗”,即今天的白鷺,在典籍《爾雅·釋鳥》中有注釋:“鷺,齊魯之間謂之舂鉏。”在典籍《博雅》中也有說明:“獨舂,䳚瞗也。”由於白鷺在水邊等候捕魚時久,會輪流單腿懸起休息,因此又稱為“獨舂”。白鷺,又稱鷺鷥,是一種非常美麗的水鳥,“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古人對它的讚美,成為意境深邃的詩情畫意。白鷺天生麗質,身體修長,有很細長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長,腳趾也是如此,全身披著潔白如雪的羽毛,猶如高貴的白雪公主。白鷺在動物分類學上為:鳥綱-鶴形目-鷺科-白鷺屬,是世界上的珍稀物種。白鷺屬分五個種,即: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和岩鷺。
遠古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東夷族人就在膠東半島沿海地區生息繁衍,後大禹治水成功,受舜禪,即天子位(公元前2140年),立國號為夏後氏,劃分天下為九州,派諸侯管轄。其中的青州在東海到泰山一帶,就是今膠東半島。大禹賜封本族人有邰的兒子、開國功臣旻灌為侯,令他去東嵎夷地(今膠東半島)選址建國。旻灌在青州的萊夷(萊州,今山東萊州城北三十里處)定都建城。由此,膠東大地上有了第一個封國“過國”(今山東萊州城北過西村),旻灌成為過國第一代國君,其族人為國為氏,以“舂鉏”為圖騰,多稱過氏。過國土地肥沃,旻灌鼓勵國民致力農牧桑事,並經常向禹帝進納貢品,主要是山桑蠶絲(柞蠶絲),成束成堆的蠶絲用船載著,由汶水,通過三濟水,再轉入黃河送到位於冀州的夏王朝國都。旻灌不僅治國有方,還在沿海設定軍隊(過西軍營),防禦𧴖族的貊人(𧴖貊族,東北地區少數民族,其國史稱扶餘)來犯。夏禹對旻灌十分寵信,賜給他龍服、龍旗、龍儀仗的榮耀,過國的地位在夏王朝中十分顯赫。古老的過國族人以“舂鉏”為圖騰,國人中亦有以圖騰崇拜為姓氏者,稱舂鉏氏,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舂氏、鉏氏。
該支舂氏、鉏氏與過氏一樣,皆源出姒姓,是中華民族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淵源二
源於樂器,出自西周時期的舂牘樂師,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舂牘,是一種古代樂器,即先秦時期稱之為“築”的樂器。在典籍《周禮·春官·笙師注》中記載:“舂牘,以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兩空髤畫,奏以兩手築地。因稱築。”“舂牘”(築)的樣子如同今天的木琴,不過是用竹管,以不同的粗細、長短排列而成,多為八~十六支,因其敲擊引發空腔竹管的震盪頻率不同,產生不同的音調,用以演奏宮樂。舂牘樂師就是專職演奏“舂牘”的伶人,亦稱“舂師”、“築師”。在著名的歷史事件“荊軻刺秦王”中,有位知名的高漸離,是荊軻的好友,擅長演奏“舂牘”即史書中記載的“擊築”。他立誓為荊軻報仇,在“築”中夾注了鉛塊。後來他為秦始皇“擊築演奏”時突起發難,用“築”砸向秦始皇。可惜高漸離是個盲人,以聽力判斷秦始皇的所在位置出錯,因此失敗被殺。
在史籍《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荊軻行刺敗後,秦並天下,立號為皇帝。於是逐太子丹,荊軻之客,皆亡。高漸離變名姓為人庸保,匿作於宋子。久之,作苦,聞其家堂上客擊築徬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從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竊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擊築,一座稱善,賜酒。而高漸離念隱畏約無窮時,乃退,出其裝匣中築與其善衣,更容貌而前。舉座客皆驚,下與抗禮,以為上客,使擊築而歌,客無不流涕而去者。宋子傳客之,聞於秦始皇。秦始皇召見,人有識者,乃曰:‘高漸離也。’始皇喜其善擊築,重赦之,乃矅其目,使擊築,未嘗不稱善。稍益近之,高漸離乃以鉛置築中,復進得近,舉築撲秦皇帝,不中。於是始皇遂誅高漸離,終身不復近諸侯之人。”在許多史書中,皆稱“築”為“一種擊弦樂器,頸細肩圓,中空,十三弦。”這是錯誤的,“築”是一種打擊樂器,不是彈撥樂器,根本就沒有弦。
在舂牘樂師(舂師、築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舂氏、築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淵源三
源於羋姓,出自漢朝時期的零陵郡舂陵縣,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舂陵縣,源為戰國時期楚國屬地即零陵,到西漢時期為南陽郡治下的一個縣,到東漢時期降級為舂陵鄉,歸屬於零陵郡永州唐興縣,即今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柏家坪。舂陵,是湖南南部地區歷史上最古老的城池。據史籍《漢書》記載:“長沙王發第十三子劉買,封於舂陵鄉,屬長沙郡,後屬零陵郡之泠道。買卒,子戴侯熊渠嗣,熊渠卒、子仁嗣。元帝時,仁乞封避瘴毒,治遷南陽。”劉仁後來將封地遷至南陽地區的白水鄉,重建舂陵城池,仍為舂陵侯。後來的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實際上就是劉買的第五世孫,由於他生命起源於舂陵,因此在後來稱他的子弟兵為“舂陵軍”。
東漢時期居於舂陵縣之住民中、以及中舂陵軍的士卒將領中,有以居地名稱為姓氏者,稱舂氏,世代相傳至今。
淵源四
源於兵器,出自古代攻擊型兵器舂,屬於以器物名稱為氏。舂,是一種沉重而長大的兵器,亦稱為“牙杵”,就是後人俗稱的“狼牙棒”。舂以打、沖、砸、擊、搗為主要運作要領,是一種十分恐怖而殺傷力極大的冷兵器。因其沉重且有牙刺,多由剽悍的勇士使用,稱舂士、舂人、舂卒等。例如《水滸傳》中的霹靂火秦明,使用的兵器就是“舂”。
在舂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使用的成名兵器為姓氏者,稱舂氏,世代相傳至今,也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淵源五
源於姬姓,出自遠古時期黃帝大臣雝父,屬於以器物稱謂為氏。雝父,就是雍父,是古代傳說中黃帝的臣子,他發明了農耕經濟時代共要的工具之一“臼杵”,用以處理穀物,黃帝大喜,賜其雍邑。這在清朝學者雷學淇所校輯的《世本》中有記載:“ 雍父作臼杵,舂也。”漢朝時期學者宋衷也早就有編註:“雍父,黃帝臣。”
在雝父的後裔子孫中,大多稱雍氏,亦有稱臼氏、杵氏、舂氏者,世代相傳至今,亦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淵源六
源於官位,出自上古時期官吏舂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舂人,是古代王朝中負責掌管舂米以及糧食加工的官位,隸屬於地官府司管轄。這在典籍《周禮·地官》中有記載:“舂人,官名。舂人掌共米物。”
在舂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或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舂人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舂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淵源七
源於古南夷,出自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八蠻”之旁舂,屬於以器物名稱為氏。八蠻,古代稱謂南方的八蠻國。在典籍《周禮·夏官·職方》中就記載:“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其八蠻,在典籍《禮記·王制》中就有記載:“南方曰蠻。”唐朝初期著名的大儒孔穎達疏引《爾雅》漢李巡註:“一曰天竺,二曰咳首,三曰僬僥,四曰跛踵,五曰穿胸,六曰儋耳,七曰狗軹,八曰旁舂。”後來的漢籍史書中以“八蠻”來泛指外族。旁舂,就是所謂“八蠻”中的一支,由於分布在東南地區,南朝史學家沈約稱之為“東夷”。後來的宋朝學者李昉在《太平御覽·夷部·東夷》中這樣記載:“<臨海水土志>曰:夷州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畫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種荊為蕃鄣。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舅姑子歸男女,臥息共一大床。交會之時,各不相避。能作細布,亦作班文布,刻畫其內,有文章,以為飾好也。其地亦出銅、鐵,惟用鹿矛以戰鬥耳。磨礪青石,以作矢鏃、刃斧,環貫珠璫。飲食不潔。取生魚肉,雜貯大器中,以鹵之,曆日月乃啖食之,以為上餚。呼民人為‘彌麟’,如有所召,取大空材,材十餘丈,以著中庭。又以大杵,旁舂之,聞四五里,如鼓,民人聞之,皆往馳赴會。飲食皆踞相對。鑿木作器,如狶槽狀,以魚肉腥臊安中,十十五五共食之。以粟為酒,木槽貯之,用大竹筒長七寸許飲之。歌似犬嗥,以相娛樂。得人頭,斫去腦,駁其面肉,留置骨,取大毛染之,以作鬢眉發編,具齒以作口,自臨戰鬥時用之,如假面狀。此是夷王所服。戰得頭,著首。還,於中庭建一大材,高十餘丈,以所得頭差次掛之。歷年不下,彰示其功。又甲家有女,乙家有男,仍委父母往就之居,與作夫妻,同牢而食。女以嫁,皆缺去前上一齒。”“以大杵,旁舂之”,就是當地少數民族使用召喚民眾、集會祭祀、度節歌舞的木鼓,因此稱其為“旁舂”,主要是佤族、高山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喜愛的民族樂器。
在東夷旁舂族的族人中,很早就有稱旁氏、舂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舂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未列入當局“內政部”民政總署在2005年2月28日對台閩地區姓氏進行的統計程式,多以零陵、儋州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零陵郡:零陵、永州是兩個重要的古地名。永州在隋朝以前稱零陵。隋朝以後,永州、零陵成為一地二名。零陵得名於舜葬九疑。《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這裡所說的零陵,實際上就是舜陵,或者說是舜陵的別稱或美稱。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立零陵縣,也有紀念舜帝之意。三國時期孫吳國置郡,為黃蓋之族所建。唐朝初年廢黜。隋文帝統一中國後,按“存要去閒,並小為大”的原則,廢除州、郡、縣制,實行州、縣制。因郡西南有“永山永水”,將零陵郡改置永州總管府。永州這一地名和行政區劃名稱,已經存在一千四百多年了。1949年10~11月,永州各縣先後解放,永州專區於10月正式成立。1950年5月,永州專區改名零陵專區。1952年11月,衡陽、零陵、郴州三個專區合併為湘南行政區。1954年7月,湘南行政區撤銷,原零陵專區所屬各縣,除新田劃歸郴縣專區外,其餘縣全部劃歸衡陽專區。1962年12月底,恢復零陵專區,專員公署設零陵縣芝城鎮(今芝山區),轄八縣:零陵、東安、道縣、寧遠、江永、江華、新田、藍山。原零陵專區的祁陽、祁東二縣劃歸衡陽專區。1964年5月,劃零陵、道縣的十二個公社和九個國營林場,設定瀟水林區管理局。1968年9月,改零陵專區為零陵地區。1979年,零陵縣東風鎮改名永州鎮,由地區直接領導。1982年1月,改永州鎮為縣級永州市。1983年2月,祁陽縣重新劃歸零陵地區管轄。1984年6月,撤銷零陵縣,恢復縣級冷水灘市。至此,零陵地區轄永州、冷水灘兩市和祁陽、東安、雙牌、道縣、寧遠、江永、江華、新田、藍山等九縣。1995年11月21日,國務院以國函[1995]110號函批覆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零陵地區和縣級永州市、冷水灘市,設立地級永州市。原縣級永州市改名芝山區,原冷水灘市改名冷水灘區。地級永州市轄原零陵地區的九縣和芝山、冷水灘兩區,市委、市人民政府駐芝山區。1997年7~8月,市委、市人民政府先後遷駐冷水灘區。
儋 州:古稱“儋耳”。秦朝時期為象郡之外徼,又為離耳國。漢朝元封元年(辛未,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在海南島置珠崖、儋耳兩郡,儋耳郡領二縣:至來、九龍。漢始元五年(己亥,公元前82年)省儋耳併入珠崖郡,後並罷珠崖。漢永平十八年(乙亥,公元75年)儋耳降附,以潼伊為太守。三國時期吳赤烏五年(壬戌,公元242年)討平儋耳珠崖,以珠崖郡於徐聞。南齊時期屬越州。南朝梁大同中期(公元539~541年)置崖州於廢儋耳之地,即今儋州。南朝陳時崖州仍梁制。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崖州為珠崖郡,又折崖之西南地,置臨振郡。唐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改郡為州,將“儋耳郡”改為“儋州”。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為儋州。五代南漢時期儋州仍沿襲唐制,廢富羅縣。宋朝熙寧六年(癸丑,公元1073年)降為昌化軍。宋端平二年(戊戌,公元1235年)改為南寧軍。元朝時期為南寧軍,隸屬於瓊州。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為南寧軍,仍屬廣西,不久廢軍號,復為儋州,仍領三縣,但屬於廣東。明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以屬瓊州府,明洪武十九年(丙寅,公元1386年)以感恩改屬崖州。清朝初期瓊府管轄三州、十縣,三州就是儋州、崖州、萬州。民國時期均設州為縣,又稱儋縣。1950年人民解放軍解放海南島,至1992年儋縣建制一直沒有改變。199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儋縣,設立儋州市(縣級市)。儋州自建制以來,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堂號
零陵堂:以望立堂,亦稱永州堂。
儋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儋耳堂、瓊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