臷

臷,漢字,1.古同“耋”。2. 更替。3. 古同“迭”,經常;累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臷
  • 部首:至 
  • 部外筆畫:6 
  • 總筆畫:12
基本字義,史料記載,

基本字義

臷 dié zhí
部首:至 部外筆畫:6 總筆畫:12
五筆86:FAGF 五筆98:FAGF 倉頡:JIMIG
筆順編號:121154121534 四角號碼:4315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1F7
--------------------------------------------------------------------------------
dié
1. 古同“耋”。2. 更替。3. 古同“迭”,經常;累次。
--------------------------------------------------------------------------------
zhí
1. 古國名。

史料記載

“臷”出現在《山海經》之“東山經”中的“臷民國”。原文是:有臷民之國。帝舜生無淫,降臷處,是謂巫臷民。巫臷民盼姓,食谷,不績不經,服也;不稼不穡,食也。愛歌舞之鳥,鸞鳥自歌,鳳鳥自舞。爰有百獸,相群爰處。百穀所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