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葉恩等書》是康有為所著作品,出自於《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致葉恩等書
- 作者:康有為
- 作品出處: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前得福基兄書,匆匆複數言。續得惠伯書,備知惠伯忠義之忱,以保皇大義,倡辦始終,風動各地,此何待言。吾尤服福基兄“忍耐、任勞任怨”之言而深戒欲速中冷之弊,辦天下大事,實不外此。雖極小事,且當忍耐而任勞,況一國彌天之事業,救種之大舉乎?雖以孔明救漢,難成如此,況我等所處之時尤難乎?然但堅忍以擴充之,則三年之中,吾會已遍於全美,開至百埠,其效可見矣。
今者歸政之說日有所聞。近日有御史數人聯名奏請,而御史蔣式惺為仆舊識,請歸政而無罪,亦可見其暫轉矣。
歲暮攻榮祿之書在京師遍萬本,榮祿甚恐懼,不敢萌賊志。忍耐待之,必有復辟之好訊息也。觀樊增祥屢勸其廢立而不敢行,可見榮祿□□。□□熱心遠識,深可欽佩。其謂我□□應辦之事無人壓制阻撓,要辦即辦,可謂直捷了當。其末論民主分立之事,內自殘賊,徒授他人以漁人之利,真可謂一言破的,深中肯綮。
仆居印度,坐視印人之授英人以漁人之利,而徒自死二千餘萬人而已,豈不欲自益速為奴隸而已?故言大中國自立則可,言分立則萬萬不可。
頃者十二月廣東之亂,至今尚有德、美、英、法四國戰艦泊於珠江。若使事成,則今新年廣東真為一千九百三年屬於他國矣,況發奸者即為港督乎?觀呂宋阿甲鴉度之起兵,而今為美國之地,可以悚畏矣。廣西亂之難平,仆早言之,以其界在滇黔,萬山環抱。觀川楚之事三年披山乃能平,況適當大旱乎?然以之槍炮、電線之力大起則速平。觀四川、直隸、浙江、福建亂,鄧萊峰之堅,皆立盡矣。廣西能成,則去年春可成,今益難矣,徒塗炭人民而資法人藉口而已。不知內地事者,可為前車之鑑矣。
商會事承告各埠踴躍,可喜。仆之微意,專合大力成一銀行,則無事不可為矣。其生產莫如磁器。至總理之席,福基兄累為辭讓,想見謙抱。已與港中同志先推舉馮紫珊兄,蓋紫珊忠義有素,又有商才。前書已告福基兄,謂款集之後乃議公舉,甚是。然亦可略舉其人,以待眾望。鄙意更有奉告者,商會實□□舉總理,□□多人口,收集思廣益之計,皆謂美洲可公推□□□□公推一二人。港、澳、省城可公推一二人,合集眾才,必收公益。如歐美各小國組織內閣,必用六七人而後以一人總之,今可略用此意,如美洲中。仆前既與港澳議舉福基兄矣,商會年尾乃大辦,福兄暇,仍可來,不必因辭亂也。如謙泰兄之老成是眾心所屬,而橫濱則無□□□之殷實而熱心而有商才,與紫珊兄允為總理之妙選者也。如港澳中辦事多年,忠義熱心第一者,莫如何穗田、鄺壽文二人;而仆所知信,敢於經營此商會者,為故人梁鐵君一人為佛山□家。此君仆□□二十年,□在梧州辦鹽埠十年,為其兄發財廿萬。乃聞仆□難,則棄其鹽席每年千六百金,奮起勤王與惠伯之聞仆□□□□□□□□□。先從在日本,及仆游加拿大,則還港運動甚;後與仆游南洋,計晝夜無成功,至今日乃紛紛□言辦廣西事則遲矣。仆以此益服其才同人無比。與居數年,聽其論商務稍得,真可傾佩,而又操多□介事,既殷實,久於商場,年將五十,見識蓋大,閱歷最深。各埠人才固多,而□仆所深知深信,人才商才,最服此公。其為保皇會中事累年始終□□。但此公好辦實事而不好虛名,故向來與各埠未嘗通書,仆故未敢遽舉。然若港中商務大集之時,壽文等與諸總理辦事之時,仆欲舉梁鐵君為總理,以決諸商務。此君實有總理之天才,虛以過之者也。有此人生□,仆可信港中商務必能裕如也。鐵君與君勉、卓如、雲樵、君力等皆熟,仆近與久居,知其商才如此,□並章內大約鐵君與,美國人到埠□□□□□□。敬請。
義安
惠伯、為經、福基、章軒、謙泰、祐樞諸公鑒
各埠同志大鑒
更生頓 正月二十九日
何穗田□□□始終任其至難,始終一心,忠義無雙,□吾保皇會困數萬金,計今同志中實無其比。今因吾會所累牽,倒其銀號,實吾會同志所共愧者也。然亦不過去其數萬,而仇家敵黨疾其為保皇會事,妄造謠言□□□□□側家甚有造謠,請其□窮者,若不則港澳登新聞久矣。若有疑者,可托人一查,便知有無不實事。可在澳之官衙查之,可見其絕無此事,而出於謠言也。穗田家原有四十七萬,今與兄弟分,不過廿余萬,然至今尚是殷實富家也。更在奇者,因造穗謠,不造壽文之謠,無端生□,不知誰人妨之而生此支離。朱禮等在港,具知其詳,望諸公細察,其謠不生於商會之前,則可昭之矣。且用人者用其心術,故雖有富人而或不可靠者。張翼富數百萬而盜開平礦局數百萬,盛宣懷家富千萬而,必不以一錢。今雖有極富之人如盛宣懷,若吾舉總理□管庫,必舉穗田等,諱而不舉盛也。穗田曾傾家以為公,如此人者,豈論貧富?從何再得?況仍富乎?他人或疑之攻之,望諸兄力持。況穗田不綜小事,自有各總理任之。即管庫為最要事,穗田決不好理此瑣瑣。有數人為總理相參,有益而無弊,更從何處攻之?然則有攻之者,諸公可照理代為解釋之。為望我輩共事皆以義氣成交,不因其人之貧富。若昔者大富,保會日用其財,則相與待之,少有變故,即藉端攻擊,吾會義心之所為乎?即如仆在難之人也,卓如有難之人也,而諸公過待過信,絕無尋常,豈非謂其人而不為其境歟?人之相與最難者,始終如一理。昔聞章軒、祐樞兄之誓,私心至敬。如仆與諸兄之交,諸兄境遇之好,圖以欣望,聞為經兄發財而大喜。然若如福基兄生意平,仆之敬待而欲請為總理如故。如謙泰兄去泰巽後,弟即令君力為之謀,亦此意也。區區寸心無他,而同志忠義之交,必不因境遇之變而少變,亦與諸兄之相待同而已。故有會弟攻穗田者,雖散會亦不願為此□心也。如仆可攻,穗田他日□□諸兄矣。不待贅言,伏乞□□。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光緒五年(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再一次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藉機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受阻未上達。光緒十七年(1891年)後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收徒講學。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進行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自稱持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保皇會,鼓吹開明專制,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後,作為保皇黨領袖,他反對共和制,一直謀劃溥儀復位。民國六年(1917年),康有為和張勛發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不久即在當時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康有為晚年始終宣稱忠於清朝,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後,他曾親往天津,到溥儀居住的靜園覲見探望。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於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後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他也是書法家,北京大學教授陳玉龍曾評價:“縱觀20世紀中國書壇,真正憑深厚書法功力勝出,達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數康有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