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林宰平學長函告倭氏晤談及德國哲學思想要略

《致林宰平學長函告倭氏晤談及德國哲學思想要略》是張君勱所著作品,出自於《張君勱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致林宰平學長函告倭氏晤談及德國哲學思想要略
  • 作者張君勱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張君勱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宰平學長兄左右:
捧讀四月三十日手教,欣幸無似,此弟之一年來所夢想而不得者,今而後乃知公之不我遐棄也。渡歐以還,將自己生世細細一想,覺十年來為經世一念所誤,躑躅政治,至今不得一當。其鍥而不捨乎,其棄之而別圖安心立命之所乎,此兩念往來胸中,不能自決。近月以來痛下工夫,斷念吾第二生命之政治已略決定,此在公之知吾生平者必聞而深駭。然要知此兩者不決,吾精神上受一種支解之刑,非惟一生終於無成已焉。此念既定胸境頓然開朗,去了一政治國,又來了一學問國,每日為此學問國之建設作種種打算。凡此類者所欲待商於公者,姑留待日後,今先為公道吾來耶納後之生活。耶納者,中德意志之大學市也,四面環山,城市宛在中央,山非甚高,可供仰瞰,自京西之八里崖而望八大處仿佛似之。山間茂林,蒼翠觸目。東南西北四方各一高聳之山巔,四巔上四古堡,置身其境者,若在西湖上雷峰、寶素兩塔,遙遙相望間。山腳下泉水盤旋,清澈可鑑,與玉泉山前之流泉相類,而流之長則遠過之。此弟所最愛,旁晚散步,則沿流而上下焉。此地不獨以山水著,人文之盛,冠德全國。德之文學宗匠二人葛德氏(Goethe)嘗為此邦總理,雪雷氏(Schiller)嘗寓於此,二氏鴻爪,尚留人間。昨與奧伊鏗氏週遊全市,指謂予曰,此葛德與雪雷並坐談天之石馬,此雪雷著(德國名劇,百里最賞之)之地焉。其他若菲希德(Fich te),若黑格爾(Hegel),鹹執教此間大學,教室間一一勒石記其年月。拿破崙戰時,德學生,以耶納大學為始。今市中石像塑一青年學生,左手執旗,右手執劍,即當日學生會為國效死之紀念。總之十九世紀初,德國文化運動、國民運動之中心,實耶納也。弟之來,不為山水,不為人文,蓋百年來全世界唯物主義之說,風行一世,而此山谷間白髮垂垂之老哲學家,預言物質文明之破產,提倡新唯心主義,以與世界奮鬥,其人為誰,奧伊鏗氏是也。去冬來游,立談之頃,大為所感,乃定計就而學焉。來此後館於奧氏之徒之家,距奧氏居不過五步,彼年已七十餘,已辭大學教職,弟日造其居,質疑問難,真摯誠懇,誠有道之士也。德唯心派之哲學自黑格爾氏後而中衰,時則法孔德之實證主義、英達爾文之進化論出色當行,而奧氏反對之,曰:“似此學說,人為自然界所驅遣,喪其內部所固有,非惟不合於求真,且必為世道人心之憂。”時人目為迂闊,自今視之,不啻預言矣。其學說大概:第一,世間實相(非絕對不認物界)不外心、物二者,貫澈此二者厥在精神生活;第二,昔日哲學(德黑格爾以來之學說)家以“思”為真理之源,奧氏曰“思”不過精神生活之一部,徒“思”不足以盡真理,盡真理厥在精神生活上之體驗;第三,人心易為外物所束縛,故當以精神生活克制之(然後人生乃能精瑩透澈),精神生活與為外物所束縛之心相爭競,故應有一種奮鬥工夫;一言以蔽之,以人生為中心。故與紙上空談之哲理,迥不相同,識以之言“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之所謂誠,即奧氏所謂精神生活也;之所謂以誠盡人性、物性者,即奧氏所謂以精神生活貫澈心物二者也。奧氏之所謂克制奮鬥,則又克己復禮之說也。其言與吾國先哲極相類,所不同者,在吾為抽象之論,在彼則有科學根據耳。歐洲經大戰之後,鑒於物力之有盡而人慾之無窮,唯物主義已在衰落,吾東方學子,方迷信物質萬能,此弟之所以來此,且欲以奧氏之言藥吾國人也。有志於此,不過半載,誠不欲以淺嘗貽譏大雅,而公乃屬以著譯之業,惟有惶恐不知所云。目前所讀諸書中,其一為奧氏之當代思潮論——奧氏不朽之作之一也。凡十九世紀之唯心、唯物,一元、多元,進化論,有機論,社會主義,個人主義,道德論,美術論,宗教論,鹹具於此一書,不獨現代思潮之大觀,而奧氏主張一一附見焉。俟返法後當著手翻譯以報公命。惟卒業或在一年以上,不敢知也,千萬望公勿登報聲明,免日後徒有廣告而無書之誚。更有請代告任公者其學會叢書中有奧伊鑒鏗傳一目,弟願擔任,擬分四章為之。第一,德國唯心派,哲學小史。第二,十九世紀後半唯物主義。第三,奧氏之學說及小傳。第四,奧氏著作內容舉要。交卷亦在來年。近方研究,不暇執筆為文。總之吾之學問國之建設,正在發端,千乞公等勿期其收速效而已。抑尚有一言請公轉達國中同志者,數年來以政治為飲食水火之君勱,已斷念政治矣。吾同志誠有出死入生之舉,以急國家之難,則弟之赴湯蹈火,決不人後。若夫現實之政譚,則敬謝不敏。吾且暫別加富洱、卑士麥、格蘭斯頓,而與康德、黑格爾為儔侶。萬里相思,惟公有以策勵而進之耳!匆匆不盡十一,敬頌著安。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張君勱(Carsun Chang,1887-1969),本名張嘉森,字君勱,又字士林,號立齋,祖籍江蘇寶山(今屬上海),是近現代中國歷史上一位具有多重面向的重要人物:他畢生追求民主,更因在《中華民國憲法》的起草和創製中的關鍵作用而被尊為“中華民國憲法之父”;他在五四後期肇端科玄論戰,首倡“新宋學之復活”,晚年致力於儒家思想復興的撰著和宣揚,被公認是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還是20世紀中國民主社會主義思潮最重要的理論代表人物,1930年代“國家社會黨”、1940年代“民主社會黨”的黨魁,“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民盟”)的首要發起人,國共之間所謂“中間力量”(“第三種力量”、“第三勢力”)的領袖人物。編者簡介:翁賀凱,1975年生,福建福州人,北京大學哲學系學士、碩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博士,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後,現為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中西政治思想史的教學與研究,兼任《政治思想史》(季刊)編委,主要著譯有《現代中國的自由民族主義:張君勱民族建國思想評傳》(專著,法律出版社,2010)、《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起源》(譯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