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題壁慨然成詠

《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題壁慨然成詠》是唐代詩人宋之問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全詩吟詠了詩人在流放之地的孤獨之感,以及不能與摯友相會、不能回到朝廷的悲憤心情。這首詩雖即興而作,但情感充沛,語言流暢,生動感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題壁慨然成詠
  • 創作年代:初唐
  • 作品體裁:七言古詩
  • 作者:宋之問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至端州驛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題壁慨然成詠1
逐臣北地承嚴譴2,謂到南中每相見3
豈意南中歧路多4,千山萬水分鄉縣5
雲搖雨散各翻飛6,海闊天長音信稀7
處處山川同瘴癘8,自憐能得幾人歸9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端州:今廣東省慶市。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隱王二無競:即杜審言沈佺期閻朝隱、王無竟。唐代習慣用兄弟排行的行次與人名並稱,如杜審言排行第五,稱杜五宙言。其餘幾人的稱謂亦如此。
  2. 逐臣:被流放的臣子。嚴遣:嚴厲的懲罰。
  3. 南中:指嶺南。
  4. 歧路:岔路,十字路口。
  5. 縣:地方區域名,周代已有縣邑。唐代縣隸屬於州。
  6. 翻:翻轉,上下或內外交換位置。
  7. 稀:少。
  8. 瘴(zhàng)癘(lì):山川濕熱蒸郁之氣。人中此氣則生病,內病為之瘴,外病為為之癘。
  9. 自憐:哀憐自己,憐憫朋友。

白話譯文

我們這些有罪的臣子,受到了嚴厲的處罰,從北方流放到南荒,原以為在南荒大家還能夠經常見面。
誰料到南中會有這么多岔道,千山萬水使各個鄉縣重重相隔,哪裡還能見到朋友們的面呢?
我們由朝士而逐臣,一旦被禍,悽惶如許,恰似翻飛不定的浮雲飄雨,各各獨處一方,不僅無緣相見,而且音信難通。
中原人大多不適應嶺南偏僻地區炎濕的氣候,有的貶官就因此走上了不歸之路。

創作背景

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武則天臥病之機,率羽林軍發動政變,誅除武氏佞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逼迫武則天退位,迎中宗復辟。這是唐代歷史上的一大事件,當時影響所及,一批文人朝士因“傾心媚附”二張而盡數被貶至嶺南各遠惡諸州。作為武氏朝廷的詞臣的詩人,難逃此厄,被貶為瀧州參軍。他在赴貶所途中,經端州驛站停留,見到一起被貶而先期經過此地的同朝文友杜審言、沈佺期諸人在牆壁上留下的題詩,不由感慨萬分,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詩的開頭兩句平實追敘,道出來此“南中”的事由,也流露出與杜、沈諸人的友情及對他們的思念。當初,他們身受嚴厲的責罰,被貶嶺南,內心滿懷惶恐憂懼。唯可自慰的,只是到貶所後,雖屬淪落天涯,然尚有相晤之機,彼此可以同病相憐、排除煩憂。此處,“北地”與“南中”相對,一指朝廷,一指貶所。唐時嶺南尚屬蠻荒之地,窮山僻塞,交通不便,瘴癘流行,北人多視為畏途。故詩人突出地理方位,正是以京城的繁富安樂與南中的蠻荒僻遠作鮮明的對比,流露出對故鄉、對京洛的無限懷念和對前途的憂慮畏懼。三四兩句緊承“每相見”而述及目前的不相見。“每相見”是逐臣們的自我安慰和一廂情願,而眼前的事實卻很殘酷:空見筆跡而不見其人。南中歧路多,不獨千山萬水,更復分鄉分縣,要說相見,甚是不易。從自然到人事這兩個方面,都使詩人極度感傷失望。然後,“雲搖雨散” 承前“歧路多”,“ 海闊天長”承前“千山萬水”,繼續抒發感慨。末二句以瞻念前途,自問難歸總束全詩。
就這首詩而言,由見題壁而引發對友人的思念,進而表露被貶嶺南的愁緒,其情感發展由失望感傷、孤獨寂寞而悽苦愁慮、迷惘憂懼,真切地道出了被禍貶官的內心心理,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這首七言古詩平易曉暢,明白如話,於平易中見奇妙。詩的遣詞造句十分貼切自然,而且極富表現力;恰切地運用了雙聲、疊韻及重複,讀起來音韻和諧,錯落有致。全詩八句話,五十六個字,寫得波瀾起伏,跌宕生姿。

名家點評

明代葉羲昂《唐詩直解》:情苦語直,真正高情。
明代李攀龍《唐詩訓解》:此詩語意三轉而哀益深,可為趨時附勢若之戒。
明代唐汝詢《彙編唐詩十集》:此如五盤嶺,愈轉愈深,一字一淚。

作者簡介

宋之問(656—712年),一名少連,字延清,汾州(今山西臨汾)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進士。武后時官尚方臨丞、左奉宸內供奉。因詔事張易之被貶為瀧州參軍。不久逃歸洛陽,為修文館學士。中宗朝官考功員外郎,知貢舉,因受賄貶越州長史。睿宗時流放欽州,玄宗初賜死。其詩與沈佺期齊名,並工律體,時號“沈宋”。後人輯有《宋之問集》十卷,《全唐詩》編存其詩三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