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南旺

至南旺

《至南旺》是清代詩人施閏章創作的五言絕句。詩歌抓住汶水在南旺分流的地理特點,以從此河水不複流向家鄉,因而失去了唯一的慰藉,來抒寫、強化遊子的思鄉之情。全詩短短四句二十個字,構想巧妙,敘述真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至南旺
  • 創作年代:清
  • 作品出處:《學余堂集》
  •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 作者:施閏章
作品原文,詞句注釋,創作背景,文學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至南旺
客倦南來路, 河分向北流。
明朝望鄉淚, 流慨棗灶不到江頭。

詞句注釋

南旺:湖名。在山東省汶上縣西途三十裏運河東岸。汶水西南流注於此,分為南北二流,為運河的分水口。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由江西赴北京上任途經南旺時所作。

文學賞析

首句寫自己的行蹤是由南向北,客是詩人自稱墓辯霉。一個“倦”字,不光指自己因旅途勞頓而感覺疲倦,還流露出作者因離開南方的家鄉愈來愈遠而變得愈來愈濃的愁緒。次句寫至南旺後河水的流向。由於汶水在南旺分為南北二流,而詩人為赴京又不得不繼續沿著向北的支流航行,所以說“河分向北流”。這兩句詩表明河流的流棕催鴉想向與詩人望鄉的方向恰恰相反,為後兩句即景生情作了鋪墊。人在思鄉難歸時,每每移情外物,企望鴻雁傳書,清風送情。詩人也是如此,在思歸不得時,則期盼自己思鄉的熱淚能隨河水流向故鄉的土地。然而,明早起航後,河水又偏偏分流向北,自己的望鄉淚竟也流不到故鄉的方向,欲求這一點點安慰亦不可得,這是怎樣加倍地令人痛苦啊!唐人詩中也有借趨向相反的事物來反襯羈旅之愁,鄉國之思的。如杜審言曾被貶到南方偏遠的峰州,當他渡湘江南下時,曾寫下“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的詩句,表達了對京城的留戀。“明朝望鄉淚,流不到江頭”兩句,顯然是反其義而用之,更深切地表達了對故鄉的懷念之情。故沈德潛評此詩曰:“此言過南旺分水,水俱向北,淚滴水中,不復到江也。宛似唐人聲口”。然而,比起前人來,這兩句更顯得設意新巧,因為前人純是寫水,而此處望鄉淚滴落水中,則更見形象生動,使水更加情感化了,故而此詩更顯得深摯沉痛霉應芝,動人心弦。

作者簡介

施閏章(1618~1683) 字尚白,一字紀雲,號愚山,晚號矩齋,又號蠖齋。清初宣城(今屬安徽)人。父母早逝,養於祖母,事叔父如父,從同里名士沈壽民游,博覽群籍,善詩賦及古文辭。1649年(順治六年)中進士。順治八年授刑部主事。1656年(順治十三年)擢山東學政,取士“崇雅黜浮”,有“冰鑒”之譽。又修葺估擊孟廟、閔子廟、伏生祠墓等。在濟南居官五年,對濟南風物多所題詠。1661年(順治十八年)任江西參議並分守湖西道,為官幹練親民,公正無私,注意興學,深得民心,人稱“施佛子”。1667年(康熙六甩洪組仔年),清廷裁撤道使,被罷官,歸鄉閒居十年。1679年(康熙十八年),詔試博學鴻詞科,授翰林侍講,參加纂修明史。後充任河南鄉試正考官。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轉侍讀,病逝於官署。施閏章詩與萊陽宋琬齊名,並稱“南施北宋”,主東南詩壇數微乎罪十年。著有《學余堂集》、《矩齋雜記》、《蠖齋詩話》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