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臭氧檢測設備在我國已廣泛套用於環境空氣品質監測、污水處理、醫用消毒等領域,跟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隨著工業化規模的擴大致使工業排廢日趨嚴重,造成環境空氣品質惡化,中國國家環保部門對環境空氣氣態污染物(SO、
NO2、
O3和CO)的監管力度加大,要求連續檢測,實時顯示、輸出,設備帶有自動校準功能。
對空氣中臭氧含量測定採用多種方法,在實際套用中非常麻煩(由於臭氧標準氣體極不穩定,且不便於貯存),同時量值傳遞和溯源得不到有效保證,中國國內環境監測設備生產廠家如大秦機電、聚光科技、先河環保、藍盾光電子、武漢天虹等公司的臭氧發生檢測儀器由於其檢測原理、產品標準的不同,其性能參數(量程、檢測上下限、重現性、線性、零點漂移、量程漂移、回響時間等方面)存在較大差別。因此,制定了國家標準《臭氧校準分析儀》(GB/T 37397-2019)。
編制進程
2016年1月4日,國家標準計畫《臭氧校準分析儀》(20153564-T-604)下達,項目周期24個月,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TC124(
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上報,TC124SC6(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析儀器分會)執行,主管部門為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2019年12月1日,國家標準《臭氧校準分析儀》(GB/T 37397-2019)實施。
制定依據
國家標準《臭氧校準分析儀》(GB/T 37397-2019)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GB/T 1.1-2009)規則起草。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單位:濟南市大秦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黑龍江省計量檢定測試院、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濟寧市計量測試所、蘇州市計量測試研究所、烏蘭察布市產品質量計量檢測所、武漢天虹環保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寰達生物科技有限公、
青島科技大學、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山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國防科技工業套用化學一級計量站、廈門市計量檢定測試院、德州市產品檢驗檢測研究院、山東恆量測試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靜海區計量檢定所、黃島區計量測試所、青島華通檢測評價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岳宗龍、周澤義、安潔、薛巍、許峰、朱全心、崔磊、楊樹根、趙秀健、鄭偉、陳海、孫文、金伯程、任少俊、趙堂印、馬雅娟、許愛華、張愛亮、董璇、任志偉、朱美花、井傳發、梁彬、胡德棟、荀其寧、丁臻敏、趙建軍、馮子宸。
標準目次
前言 | |
---|
1範圍 | |
---|
2規範性引用檔案 | |
---|
3術語和定義 | |
---|
4儀器分類 | |
---|
5要求 | |
---|
6試驗方法 | |
---|
7檢驗規則 | |
---|
8標誌、包裝、運輸和貯存 | |
---|
附錄A(規範性附錄)臭氧標準氣體的溯源方法 | |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臭氧校準分析儀》(GB/T 37397-2019)規定了臭氧校準分析儀的術語和定義、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誌、包裝、運輸和貯存。該標準適用於臭氧校準分析儀。
引用檔案
GB/T 2008 包裝儲運圖示標誌 GB/T 2829-2002 周期檢驗計數抽樣程式及表(適用於對過程穩定性的檢驗) | GB/T 11606-2007 分析儀器環境試驗方法 GB/T 13384 機電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 JB/T 5995 機電產品使用說明書編寫規定 |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臭氧校準分析儀》(GB/T 37397-2019)有利於規範臭氧檢測裝置的生產,提高整體質量、使產品性能得到有效保障、有標準可依;解決量值準確傳遞和有效溯源等問題,為國家的臭氧檢測行業提供發展導向,避免走彎路,推動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