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記廬山詩

《自記廬山詩》是北宋文人蘇軾創作的一篇散文,是一篇別具一格的遊記。該遊記以詩話的形式記述了作者游廬山的情景,將其在廬山創作的五首詩串入文中,以精美的詩句插繪了廬山的奇麗風光,把談詩與記游熔為一爐,述懷抒感,充滿了詩情畫意,全文樸素自然,說理透徹,優柔自如。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自記廬山詩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東坡志林》卷一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蘇軾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自記廬山詩
1初入廬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見,殆應接不暇,遂發意不欲作詩。已而見山中僧俗2,皆云:“蘇子瞻來矣!”不覺作一絕云:“芒鞍青竹杖,自掛百錢3游。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4。”既自哂5前言之謬,又復作兩絕云:“青山若無素,偃蹇6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憶清賞7,初游8杳靄9間。如今不是夢,真箇是廬山。”
是日有以陳令舉10《廬山記》見寄者,且行且讀,見其中雲徐凝11、李白12之詩,不覺失笑。旋13入開元寺14,主僧求詩,因作一絕云:“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15辭。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往來山南北十餘日,以為勝絕不可勝談,擇其尤者,莫如漱玉亭16、三峽橋17,故作此二詩。最後與摁老18同游西林19,又作一絕云:“橫看成嶺側成峰,到處看山了不同2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仆廬山詩盡於此矣。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仆:古時男子謙稱。
2、僧俗:出家為僧,在家為俗。
3、百錢:晉朝的阮修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暢飲。
4、故侯:故秦東陵侯召平,秦亡後為布衣,稱為“故候”,他種的瓜稱“故侯瓜”。這裡是蘇軾自指。
5、自哂(shěn):自嘲。
6、偃蹇(yǎn jiǎn):高傲的樣子。
7、清尚:清潔高尚。
8、初游:《東坡全集》中作“神遊”。
9、杳靄(ǎi):雲霧瀰漫的高處,指廬山。
10、東令舉:即陳舜俞,湖州人,舉制科第一,熙寧年間,以不奉行青苗法被廢黜,蘇軾通判杭州時與他相交甚密。
11、徐凝:中唐詩人,其詩為自居易所重。其《廬山瀑布》詩云:“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12、李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望廬山瀑布》詩云:“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3、旋:隨即。
14、開元寺:在廬山南麓,原為南唐李中主書堂,後為寺。清聖祖更名為秀峰寺。寺西有二瀑,世稱東西二瀑。
15、謫仙:李白詩才奇絕,世稱謫仙人。
16、漱玉亭:在星子縣西,位於廬山開元寺後,宋僧若愚建。同三峽橋、西林同為廬山名勝。瀑布落龍湫,流經於此,縈亭而出,有如漱玉。
17、三峽橋:建於北宋祥符七年(1014年),原稱棲賢橋,現名觀音橋。
18、摁老:即廬山東林寺長老常總法師。
19、西林:即西林寺,廬山三大名寺(西林,東林、大林)之一,晉太元中僧慧永建。
20、了不同:一點也不相同。在《東坡全集》中,此句為“遠近高低各不同”;詩題為《題西林壁》。

白話譯文

我蘇軾第一次進入廬山,看見山谷奇異秀麗,是平時沒有見過的,我的眼睛幾乎應接不暇,於是下定決心只是觀看不作詩詞。不一會就聽到山中僧侶和百姓說:“蘇子瞻來了!”不知不覺地沒有意識中作了一首絕句:“穿著草鞋拄著竹枝,掛著一百個錢在拐杖上到處遊蕩。可是奇怪深山老林,每個人都能認識我這個淪落的舊官吏。”隨後我又譏笑自己剛才的言論有錯誤,於是又作了兩首絕句:“青山就好像從來不相識,高傲的樣子與我一點也不親近。要認識廬山的真面目,改年就是故人。”另一首詩說:“自從過去就一直想靜靜地欣賞,經常做夢神遊在飄渺雲彩之間。現在不是在做夢,真地來到了廬山。”
這一天,有人把陳令舉所作的《廬山記》寄給我,我一邊走一邊讀,看見其中有的地方提到徐凝、李白贊詠廬山瀑布的詩,不由覺得好笑。開先寺的住持求我作詩,我就作了一首絕句:“玉帝讓銀河垂下來一股水流,自古以來只有像貶謫下凡神仙一樣的李白所作的詩最好。飛流濺起水花不知有多少,何不給徐凝洗一洗他的臭詩。”
在山中南來北往地遊覽了十多天,我認為山中的名勝奇絕,多不勝數,擇其最好的,要數漱玉亭、三峽橋,所以作了《廬山二勝》(即《開先漱玉亭》、《棲賢三峽橋》)兩首詩。最後與著名高僧常總老一起遊覽西林寺,又作了七絕詩一首《題西林石壁》:“橫看成嶺側成峰,到處看山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所做的廬山詩,全部都在這裡了。

創作背景

《自記廬山詩》寫於元豐七年(1084)農曆四月。作者於元豐七年(1084)奉調汝州,四月發黃州,自九江抵興國,取高安,訪子由。過九江時遊覽了廬山。此文即游廬山所作,主要記述在廬山作的幾首詩,記敘十分簡約。最後一首詩,因帶哲理意味而廣為流傳。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自記廬山詩》是一篇記游文章。從寫作方法上著,它與其它文章不同,文章有詩有文,詩以文連綴,文以詩貫穿,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一篇饒有趣味的“詩話”。從內容上看,它沒有直接描寫廬山“山谷奇秀”的自然景觀,而是著力從作者的耳聞目睹的思辨,引發深刻的哲理,達到一種新的意境。
文章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寫了蘇軾初入廬山的情感。“仆初入廬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見,殆應接不暇。”文章起筆便開門見山,初見廬山的感受便躍然紙上,使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令人心馳神往。“平生所未見,殆應接不暇”又給人一種作者將揮動如椽之筆細緻刻畫這一“勝絕”景致的感覺。然而,作者卻出乎預料地發出了“遂發意不欲作詩”的感嘆,使讀者百思不得其解。可接下來,作者筆鋒一轉,在“山中僧俗皆云:‘蘇子瞻來矣”’時,寫下了“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可怪深山裡,人人知故侯”的詩句。這首詩是一幅自畫像。蘇軾於元豐二年(1079)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不得簽書公事後,既無公務,又不敢多作詩文,也不敢多與人交往。黃州沒有什麼名勝,但江南的黃州諸山也是景色佳麗,風雨雲月,陰晴朝暮,千姿百態。因此,蘇軾經常拄著拐杖,載著酒食,乘舟泛遊,聊以自慰。“自掛百錢游”說的是晉朝阮修,常步行旅遊,將錢掛在手杖上,遇到酒店,便獨自酣飲。“故侯”指秦東陵侯召平,秦亡後變為平民,在長安城東種瓜為生。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到,蘇軾以阮修為榜樣。以東陵侯自比,是想說明他的處境,同時也反映了他被貶官後的複雜心理狀態。這首詩不僅刻匱了被貶後的蘇軾,也自圓了“遂發意不欲作詩”,還為以後的借廬山寫意鋪平了道路,可見作者行文的嚴謹及深厚的文字功底。蘇軾是有抱負的,他沒有停留在“自掛百錢游”的“故侯”角色上,所以,他“自哂前言之謬”。然而,謬非言之無物,只不過是拋磚引玉,引出了“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和“自昔憶清賞,初游杳靄間。如今不是夢,真箇在廬山”的詩句,同時也提出了本文要解決的問題。這兩首詩是說,今天真的見到了廬山,但是,如果同廬山紊無往來,它就會非常高傲,不和你親近;要認識它的本來面目,就必須過去就是它的老朋友。現在雖然來到了廬山,而且“不是夢”,但是不和廬山深交,就不可能認識它。文章到這裡可算是第一段的結束。這一段著重寫了要想了解廬山,就必須同廬山交朋友的道理,引出要想了解一件事情,就必須接觸它,了解它,分析它的議論。
接下來是文章的第二段。文中的陳令舉是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博學強記,舉制科第一,因反對王安石的青苗法而被廢黜。與蘇軾友善。作者在廬山群峰中遊覽名勝時,得陳令舉的《廬山記》,邊走邊讀。其中提到了徐凝的描寫廬山瀑布詩“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不覺忍不住笑了。廬山瀑布是廬山的景致之一,古人常以此為素材做詩。李白有“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為後人所傳頌,這是他反覆體驗,細心觀察的結果。而中唐詩人徐凝則用自己寫廬山瀑布詩來與人爭高低,自認為是得意之作,自然讓作者所笑。當他進入開元寺時寫下了“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辭。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的詩句。蘇軾做此詩,將論,蘇軾在這裡對徐詩的貶斥有點過分。對於詩和詩人的評論,往往因人而異,就拿徐凝來說吧,白居易就認為他的詩比張祜(唐代詩人)的詩好。由於蘇軾不喜歡徐詩,所以對徐詩貶斥有點過火。
文章的第三段是全文的精華部分。“往來山南北十餘日”的蘇軾,一路見聞,“不可勝紀”,雖然作了如漱玉亭、三峽橋等詩,但最著名的也是“仆廬山之詩盡於此矣”的是與宋代名僧、廬山東林寺主常總游西林寺時寫下的《題西林壁》的七言絕句:“橫看成嶺側成峰,到處看山了不同。不識廬山真面日,只緣身在此山中。”詩的前兩旬描繪了廬山的千姿百態,接著作者抓住側看橫看山形多變這點發議論:事物是複雜的,具有多方面的性質,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局部·身在廬山中往往看不到廬山的全貌或常在廬山,反而熟規走睹,感覺不到廬山的優美。以此比喻為人處事,要對客觀事物的總體有正確認識,得超越個人狹小範圍,擺脫偏見。詩先寫多角度看山,似電影鏡頭不斷轉移,形象具體藤變換流動,從而悟出道理,是用比興手法而非空泛說理,理有情致,詩有辭采,構成千古傳誦、膾灸人口的佳作。《題西林壁》一詩天然渾成,不落臃琢跡象。它不是以形象取勝。而是以理趣見佳,讀起來其理趣一時令人無從捉摸,覺得“言有盡而意無窮”,其原因就在於它善於從人們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發掘出了一些頗富哲理的思想。
全文以文為線,以詩闡發議論,起伏迭宕,結構嚴謹,取材貼切麗富於變化.‘題西林壁>一詩可以說是在文中起到了蕊龍點睛的作用,充分體現了蘇軾寫《自記廬山詩》的真正目的,使讀者從中得到裨益。

名家點評

蘭州大學文學院講師楊許波:實際上蘇軾“往來山南北十餘日”,初入廬山,廬山像一個高傲、尊貴的陌生人,“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十幾天的山中游賞,讓他從不同的角度,領略了廬山的風采,由陌生人到“故人”;由不識、耍識到有識,這是一個過程。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嘉祐二年(1057)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量移諸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於常州。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