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五言古詩。這首詩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寫浩瀚的長江的氣勢及大禹治水的功績。第二部分由寫長江轉到寫洞庭、青草二湖湖水侵蝕農田,造成“水族窟穴多,農人土地窄”的情況。第三部分寫作者希望大禹“復生”,通過興修水利,實現“滲作膏腴田,踏平魚鱉宅。龍宮變閭里,水府生禾麥”的願望。這首詩巧用比興,全詩想像奇特,氣格豪邁,筆力雄健,一氣呵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江從西南來,浩浩無旦夕
長波逐若瀉,連山鑿如劈。
千年不壅潰,萬姓無墊溺。
不爾民為魚,大哉禹之績。
導岷既艱遠,距海無咫尺
胡為不訖功,余水斯委積。
洞庭與青草,大小兩相敵。
混合萬丈深,淼茫千裏白。
每歲秋夏時,浩大吞七澤
水族窟穴多,農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嘆,禹豈不愛惜。
未究其由,想古觀遺蹟。
疑此苗人頑,恃險不終役。
帝亦無奈何,留患與今昔。
水流天地內,如身有血脈。
滯則為疽疣,治之在針石
安得禹復生,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劍,重來親指畫。
疏流似剪紙,決壅同裂帛。
滲作膏腴田,踏平魚鱉宅。
龍宮變閭里,水府生禾麥。
坐添百萬戶,書我司徒籍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蜀江:長江。
⑵元旦夕:不分早晚。
⑶不爾:要不是這樣的話。
⑷民為魚:比喻人民被淹在水裡。《左傳》昭公元年:“微禹,吾其魚乎!”
⑸導岷(mín):疏導岷江。《尚書·禹貢》里說:“岷山導江。”岷山主峰在四川松潘縣西北,岷江發源於此,流經灌縣、成都、眉山、樂山等地,至宜賓入長江。相傳大禹疏導長江,從岷江開始。
⑹距海無咫(zhǐ)尺:從洞庭湖到達東海已不很遠。咫,周代的八寸。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⑺胡為:為什麼。
⑻訖(qì):完結。
⑼洞庭與青草:兩個湖名。青草湖向來與洞庭湖並稱,青草在南,洞庭在北,中有沙洲間隔,在今湖南省岳陽縣境內。
⑽淼茫(miǎo máng):形容水大,一望無際。
⑾七澤:相傳楚有七澤,雲夢澤是其中之一。這裡說“吞七澤”,是極力形容水勢浩大。
⑿邈(miǎo):遠。
⒀苗:種族名,古有“三苗”、“有苗”之稱。
⒁疽疵(jūcī):瘡瘤一類的疾病。
⒂針石:這裡指用石針刺治瘡瘤,即“針砭”療法。
⒃水官伯:水官之長。
⒄滲作膏腴(yú)田:指大水排除後,殘水透人土中,成為肥沃田地。
⒅閭(lǘ)里:鄉里
⒆司徒籍:司徒,古代管全國土地、戶口、物產、財賦的官。在唐代,就是“戶部”。

白話譯文

長江從西南流來,日日夜夜地吼叫。
後浪遭趕蓿前浪,奔過鑿好的水道。
幾千年沒有壅塞潰央,老百姓沒有淹在水中。
要不然人民都會變成魚鱉,偉大啊,大禹治水的功勳!
老遠地疏導岷江,眼看要通到東海。
為什麼沒有完工,余水在這裡聚匯?
洞庭和青草兩湖,氣勢一樣的雄偉。
渺渺萬丈的深淵,茫茫千里的大水。
每年的夏秋兩季,仿佛要吞沒七澤。
永族的窟穴越多,農民的土地越窄。
連我都感到惋惜,大禹豈沒有遺憾!
不知是什麼原因,憑遺蹟尋找答案。
也許是苗民反抗,不肯把任務趕完。
犬禹也沒有辦法,才留下這種禍患?
水流在天地中間,就象人身的血管。
凝滯了便長膿瘡,要治療就得針砭。
怎能使大禹復活,掌握治水的大權。
手提著倚天長劍,再一次親臨指點!
引水象剪破薄紙,央壅象撕裂綢帛。
淤出肥沃的田地,踏平魚鱉的窟宅。
把龍宮變成村莊,讓水府生長禾麥。
白增加百萬戶口,記入政府的表冊。

創作背景

長慶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在長安接受了杭州刺史的任命。因宣武軍作亂,汴路不通,便繞道襄、漢,經蜀江至洞庭湖口,目睹湖水泛濫,淹沒民田,因而作了這首詩抒發感想。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全詩以詩人自己所了解到的民間故事為基礎,先寫洞庭湖的歷史成因:是當年大禹治水時疏浚長江水道時留存下來的。詩人認為,現在長江浩浩蕩蕩從西南劈開大山直瀉而下,就是因為大禹治水的功勞,使得長江河道千餘年來不再有堵潰之禍,老百姓也不再有水患之苦。要是沒有大禹,百姓都成為魚了,因而大禹的功勞是多么大啊!但詩人接著也對大禹的功勞提出了懷疑。在詩人看來,大禹既然能將大水從岷江導流而到洞庭湖,距離不可謂不遠,離海也近在咫尺了,但他沒有繼續疏通下去讓其一直到海,卻將長江之水屯積於此。現在洞庭湖和青草湖大小相當連在一起,水深萬丈,水寬千里,遠望一片白茫茫。每到夏秋季節發大水的時候,湖水上漲將周圍的七個湖泊都連在一起,水中的魚蝦倒是有了很大的活動空間,但農民可耕種的土地卻大大減少了。但是詩人又覺得不能這樣怪大禹,因為詩人自認為不及大禹之賢德,大禹當初之所以沒有按詩人現在所想的去做,肯定有其難言之隱。但因為時代久遠,詩人也不可能想出真正的原因,只是在觀察古人留下的遺蹟中展開了自己的想像,他懷疑當初可能是此地的苗人比較頑劣,不願與中原地區連為一體,而想憑藉此天險保全自己的種族和文化,因而沒有按照大禹的想法去做,疏導水路的工作就到此為止了,而大禹也沒有辦法,從而給後人留下了隱患。接著詩人寫了從根本上去除水患的一些想法。在詩人看來,“水流天地內,如身有血脈”,水流一旦受到阻滯,就變成了如人身上的毒瘡和贅疣一類的東西,就要對症治病。但是需要再得到如大禹一樣的賢能之才為大唐王朝來治水。如有大禹這樣的人再生,他將可以手提倚天劍,重新規劃治水工程,使疏導水流、掘開堵滯就像剪紙、撕布一樣容易,這樣一來,千里洞庭就變成了膏腴良田,原來魚鱉所居之所也就被踏平了,從此“龍宮變閭里,水府生禾麥”,而大唐也可由此增添居民百萬戶,戶部的統計表上也可相應地增加人口數了。
這首詩把傳說與現實結合起來,把現實與理想結合起來,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精神。詩人在寫兩湖水患中,前後四次提到大禹,把眼前的災害同大禹的功績聯繫起來,同希望大禹“復生”聯繫起來,同美麗的幻想聯繫起來,既寫了當時的情況,又寫了詩人的理想。詩中將兩湖與禹王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寫,有寫實,有想像,內容豐富,氣勢磅礴。詩的語言平實質樸,有較強的形象性;多用比喻,如“鑿如劈”、“如身有血脈”、“似剪紙”、“如裂帛”等。

名家點評

清·乾隆皇帝唐宋詩醇》卷二十一:“議論奇辟,筆力亦渾勁與題稱。集中此種絕少,頗近昌黎,其源亦從杜甫《劍門》一篇脫胎。”
清·趙翼甌北詩話》卷四:“香山有過洞庭湖詩,謂大禹治水,何不盡驅諸水直注之海,而留此大浸估湖南千里之地,若去水作陸,又可活數百萬生靈,增入司徒籍。豈禹時苗頑不用命,遂不能興此役耶?此書生之見,好為議論,而不可行者也。……香山但發議論以聘其詩才,而不知見笑於有識也。”
清·何焯白香山詩集》:“東注尚乾余里,群山萬壑瀦為洞庭,有川必明澤,安得疑禹功之不盡,書生語只可隔壁聽也。或藉以比小人之難去耳。”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