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分為三篇:
第一篇是“行刑社會化:全球視域下的自由刑發展趨勢”。行刑社會化是自由刑發展的重要趨向。本篇選擇英國、美國、日本、德國與我國的台、港、澳為樣本國家與地區,本著全面、準確反映當代發展的原則,使用最新資料,對“四國”、“三地”刑罰目的、刑罰執行目的、刑種制度、刑罰執行制度及實踐、社會矯正制度及實踐進行了介紹與梳理,揭示了自由刑發展共性內容。
第二篇是“行刑社會化:一個分析中國自由刑變革趨勢的合理框架”。本篇分三點解釋為什麼要選用行刑社會化作為分析中國自由刑變革趨勢的工具:第一,從行刑社會化的內涵看,行刑社會化具有對自由刑發展趨勢推斷的功能,在這裡我們不僅分析重新解釋了行刑社會化的概念,認為行刑社會化是描述自由刑發展趨勢的概念。第二,從行刑社會化趨勢產生與發展動力看,行刑社會化具有存在的一般性。當代世界人權思想、刑罰人道孕育著行刑的社會化,教育刑理論與再社會化理念催生了罪犯重返社會思想,受刑人擁擠與監禁成本的提高導致監禁刑的開放與社區矯正的擴展。第三,從改革看,行刑社會化在中國發展具有必然性。在當代中國的自由刑改革中,目前正在進行的“監獄——企業”分離的改革不僅重要,而且應該稱為自由刑改革的“阿基米德支點”,隨著“監獄——企業”分離,我國的刑罰,特別是自由刑將面臨一次長久、持續的改革。這一改革的大方向就是開放監禁刑、推進社區矯正。
第三篇是“自由刑變革的方向與進度:行刑社會化框架下的分析”。本篇提出了推進自由刑變革的四項原則,即關注促進罪犯重返社會目標的原則、以維護刑罰公正為前提的原則、以保證社會安全為必須的原則、將監禁刑改革與限制刑創新做一體化考慮的原則,並提出自由刑變革推進邏輯:試錯的邏輯與文化推進優先的邏輯。在此基礎上提出如下自由刑變革建議:設立假釋委員會、實行假釋聽證制度、建立專門的能夠承擔假釋觀護工作的機構、明確“促進罪犯重返社會”的監獄行刑目標、建構罪犯危險評估體系、與社區矯正工作對接、推行工作釋放措施、建立再犯可能預測制度、設立專門的能夠承擔緩刑考察工作的機構、設立緩刑聽證程式、明確社區矯正的目的、建立社區矯正中的罪犯危險評估體系、逐步引入與發展個別化的矯正項目、引入社區服務刑、引入恢復性司法的精神。
本書有兩個基本立場:其一,行刑社會化是描述自由刑發展趨勢的概念,因而其價值在於用以分析自由刑進化方向,因而本書將行刑社會化置於“用”的地位。從而為自由刑改革分析找到一個較高的學術視點;其二,將監禁刑執行變革與社區矯正推進納入同一平面總體考慮,從而避免監禁刑執行改革與社區矯正推行中的單邊主義傾向。這一立場對於今天的自由刑改革意義非凡。這一立場將有利於監管資源整合,使其效益最大化。
本書主張行刑社會化是在刑罰執行開放與罪犯危險控制之間尋求一種動態平衡,反對將行刑社會化理解為單純的監禁刑執行開放、增設非監禁刑或者推進社區矯正,因此,行刑社會化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行刑社會化主張監獄開放刑罰執行,另一方面主張建構罪犯危險評估系統;行刑社會化一方面主張推行社區矯正,建立專門隊伍,擴大緩刑、加大假釋力度、考慮增設社區服務刑,另一方面主張建立與監獄聯接的罪犯危險評估系統。同時,行刑社會化要考慮刑罰的公正,從而保證行刑的開放與社會的開放一致。這一主張有助於避免兩個極端:其一,盲目擴大監禁刑開放度、盲目推進社區矯正,從而破壞刑罰的公正,增加社會的不安全因素。其二,因循守舊,因擔心監禁刑開放導致的社會不安全,而放棄自由刑變革推進,從而導致因刑罰進化後滯於社會發展制約社會進步。這是一種對行刑社會化的全新理解,其不僅具有實踐價值,是自由刑變革的基本路徑,而且具有理論上的價值。這應當是本書的主要學術貢獻。
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展開相當意義上意味中國內地自由刑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回首改革開放初,監獄連名稱都不向社會公布,而今罪犯不僅可以從監獄探親回家,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將在社區內服刑。刑罰變化雖悄然卻驚人。
這種趨勢是否還要發展下去?其是否是刑罰發展的規律?基於上述疑問,同時還有我們不成熟的見解,2002年我與我的同事、學友攜手以“行刑社會化研究”為題申報了“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並一舉拿回課題。
課題組的陣容是比較強大的:高文研究員一直處於犯罪與監獄理論研究前沿,近年一直跟蹤北京、上海兩地社區矯正試點工作,占有刑罰執行理論研究的強大信息優勢;馮衛國博士是我國第一位以行刑社會化為題作博士論文的學者,在行刑社會化研究上居先占之威;杜菊教授、韋華教授多年耕耘刑罰理論,行走於刑法學科交叉邊際,尤精於假釋、緩刑與管制,有老到圓熟之長。
課題所掘的材料也是比較新穎與可靠的:偶聞法務部預防犯罪研究所魯蘭博士再渡扶桑,我便聯繫魯蘭博士,約她撰寫了日本的行刑社會化狀況;山東大學柳忠衛教授不僅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讀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時就研究過美國的行刑社會化,時隔lO後在中國人民大學讀博士仍對美國行刑社會化保持濃厚的興趣,我便約他寫有關美國的行刑社會化狀況;而我本人近年一直蒐集有關英國的行刑社會化資料,自感所蒐集的材料不僅全面,而且比較新。
在我們看來,行刑社會化是反映刑罰執行發展趨勢與方向的概念,因而,我們在力圖準確描述行刑社會化發展趨勢的同時,更希望以其為工具窺望我國的自由刑變革方向。對赤裸的人而言,未來是不可知,但是,當人發現規律,人有了思維工具,人就不再赤裸,人就可以根據規律判斷、預測未來,未來對人而言就不再是完全不可知的了。挖掘“行刑社會化”課題的中國意義、刑罰價值是我們將課題最後定名為《自由刑變革行刑社會化框架下的思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