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辯證法概論(修訂版)

自然辯證法概論(修訂版)

《自然辯證法概論(修訂版)》是2018年2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國林、肖峰、陶建文。

基本介紹

  • 書名:自然辯證法概論(修訂版)
  • 作者:吳國林、肖峰、陶建文
  • ISBN:9787302495543
  • 定價:49.80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2月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為自然辯證法概論,主要用於研究生相關課程的教學。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研究對象是自然界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自然辯證法的創立與發展同哲學與科學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科學、技術及其與社會的關係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總結。
本書主要作為研究生自然辯證法課程的教程,同時也可供相關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的創立及其在中國的傳播
二、 自然辯證法與馬克思主義的關係
三、 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內容
四、 學習自然辯證法的意義
閱讀文獻
思考題
第一篇馬克思主義自然觀
第一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第一節自然界的物質性
一、 實在的含義
二、 量子力學的測量問題
三、 時間、空間與物質
四、 量子態: 一種新的資源
五、 人工自然觀
六、 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
第二節自然界物質的系統性與層次性
一、 系統的含義與描述
二、 部分、整體與突現
三、 結構與功能的關係
四、 層次的含義與層次的基本規律
閱讀文獻
思考題
第二章自然界的系統演化
第一節序、信息與熵
一、 演化的基本概念
二、 經典信息、量子信息與實在
三、 熵與熵增原理
第二節自然界的自組織演化的條件
一、 貝納德對流
二、 自組織演化的條件
第三節自然界演化的複雜性
一、 混沌及其基本性質
二、 複雜性的基本特點
第四節歷史上的自然觀
一、 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
二、 數學自然觀
三、 機械自然觀
第五節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及其發展
一、 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
二、 生態自然觀
閱讀文獻
思考題
第二篇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工程觀
第三章馬克思主義科學觀
第一節科學的本質特徵
一、 經驗特徵
二、 理性特徵
三、 實踐特徵
第二節現代西方科學哲學家對科學本質特徵的研究
一、 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觀
二、 整體主義科學觀
三、 證偽主義科學觀
四、 歷史主義科學觀
五、 建構主義的科學觀
閱讀文獻
思考題
第四章技術觀
第一節技術的界定及其本質
一、 技術的一般定義
二、 技術與科學
三、 技術的本質
第二節技術的演化發展
一、 技術發展的動力機制
二、 技術演化的過程
閱讀文獻
思考題
第五章工程觀
第一節工程的內涵
第二節工程的特徵
一、 工程活動具有系統性和複雜性
二、 工程具有特定的實現目標
三、 工程與環境相互影響
四、 工程是一個動態過程
五、 工程需要最最佳化
六、 工程包含不確定性與風險性
第三節科學、技術與工程的關係
一、 科學、技術與工程之間相互聯繫、相互滲透
二、 工程與科學、技術的區別
閱讀文獻
思考題
第三篇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與工程方法論
第六章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論
第一節演繹、歸納和辯證思維方法
一、 演繹法與科學約定論
二、 歸納法及歸納問題
三、 演繹與歸納的辯證關係
第二節科學解釋的方法
一、 演繹律則解釋模型
二、 歸納統計解釋模型
第三節問題猜想的創新思維方法
一、 創新思維方法的起點——懷疑與懸置
二、 波普爾的問題猜想法
三、 科學猜想的非邏輯思維方法
第四節科學事實
一、 經驗事實和科學事實
二、 科學事實的特點
三、 科學事實的作用
第五節科學實踐
一、 科學觀察與科學實驗
二、 科學觀察的含義及類型
三、 科學實驗的含義及功能
四、 基本的科學實驗類型
五、 科學儀器的作用
第六節觀察實驗中的認識論問題
一、 觀察和實驗的理論負荷
二、 觀察的客觀性
閱讀文獻
思考題
第七章技術方法論
第一節技術方法的一般研究
一、 技術認識的方法論基礎
二、 技術研究的一般過程
第二節技術活動的方法
一、 技術思維及其特點
二、 技術活動的一般方法
第三節技術解釋
一、 技術規則的解釋
二、 技術客體的解釋
閱讀材料
閱讀文獻
思考題
第八章工程方法論
第一節工程方法的內涵和外延
一、 工程方法的含義
二、 工程方法的分類
第二節工程的系統方法
一、 工程活動的兩重性
二、 工程的系統性
第三節工程系統方法論
一、 工程系統方法論概述
二、 工程的系統方法論
三、 層次分析法
四、 工程環境分析法
五、 工程評估方法
閱讀文獻
思考題
第四篇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工程與社會論
第九章科學、技術與工程的社會關聯
第一節作為社會建制的科學、技術與工程
一、 作為社會建制的科學
二、 作為社會建制的技術
三、 作為社會建制的工程
第二節科學、技術和工程的社會共同體
一、 科學共同體
二、 技術共同體
三、 工程共同體
第三節科技和工程的社會運行
一、 科學、技術、工程在社會中的整體化
二、 R&D中的科技與工程的一體化
閱讀文獻
思考題
第十章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
第一節科技發展的社會效應
一、 科學技術與現代社會的特點和走向
二、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三、 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的變遷
第二節科技發展的社會建構
一、 科技發展的社會推動
二、 科技發展的社會評價
三、 科技發展的社會選擇
四、 科技發展的社會調節
五、 科技發展的社會制約
第三節科技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一、 科技與社會的雙向互動
二、 科技與社會協調發展的度量分析
三、 科技興國與國興科技的和諧統一
閱讀文獻
思考題
第十一章科技與人文
第一節科學發展的社會效應
一、 人猿揖別的標誌
二、 人的社會進化的手段
三、 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礎
四、 人的生存條件改善的依託
第二節科學技術的人文問題
一、 科學技術與人的善與惡
二、 科學技術與人的尊嚴
三、 科學技術與人的自由
第三節呼喚兩種文化的融合
一、 從科技與人文到兩種文化
二、 從分裂到融合
三、 走向融合的路徑
閱讀文獻
思考題
第十二章工程的社會人文向度
第一節工程與社會
一、 工程的社會性與“社會史”
二、 工程與科技的緊密結合
第二節工程與人文
一、 從工程的人文向度到工程善
二、 工程倫理與工程的人文教育
閱讀文獻
思考題
第五篇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與創新型國家
第十三章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技術思想
第一節毛澤東的科學技術思想
一、 科學技術促進生產力發展
二、 向科學進軍
三、 開展民眾性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
四、 自力更生與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
五、 建立宏大的工人階級科學技術隊伍
第二節鄧小平的科學技術思想
一、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二、 科學技術為經濟建設服務
三、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四、 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
五、 進行科技體制改革
六、 學習和引進國外先進科學技術成果
第三節江澤民的科學技術思想
一、 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
二、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三、 科學技術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決定因素
四、 重視和關心科學技術人才
五、 科技體制改革和科技法制建設
六、 科學技術倫理問題是人類在21世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第四節胡錦濤的科學技術思想
一、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二、 加強科學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三、 深化科學技術體制改革
四、 重視科學技術和環境的和諧發展
五、 選擇重點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
六、 大力發展民生科學技術
第五節習近平的科學技術思想
一、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必須堅定不移走科技強國之路
二、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是關鍵
三、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
四、 必須大力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科技人才
五、 綠色科技是人類建設美麗地球的重要手段
閱讀文獻
思考題
第十四章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的內容與特徵
第一節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的歷史形成
一、 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科學技術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 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科學技術思想的與時俱進
三、 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的內涵
第二節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的基本內容
一、 科學技術功能觀
二、 科學技術戰略觀
三、 科學技術人才觀
四、 科學技術和諧觀
五、 科學技術創新觀
第三節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的主要特徵
一、 時代性
二、 實踐性
三、 科學性
四、 創新性
五、 自主性
六、 人本性
閱讀文獻
思考題
第十五章創新型國家建設
第一節創新型國家的內涵與特徵
一、 創新型國家的基本內涵
二、 創新型國家的特徵
第二節創新型國家建設的背景
一、 世界新科學技術革命使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發生重大變革
二、 科學技術競爭成為國際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
三、 我國已具備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科學技術基礎和條件
四、 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同世界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第三節核心技術及其與產業創新的關係
一、 核心技術與產業創新的含義
二、 核心技術之源
三、 核心技術驅動產業創新
第四節中國特色的國家創新體系
一、 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二、 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知識創新體系
三、 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國防科學技術創新體系
四、 各具特色和優勢的區域創新體系
五、 社會化、網路化的科學技術中介服務體系
第五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中國特色的創新型國家
一、 自主創新的內涵及類型
二、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目標
三、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總體戰略方針
四、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對策
閱讀文獻
思考題
附錄常見邏輯符號與推理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